嘎日迪
摘 要:小學漢語課是一門基礎學科,富有情感,極具個性,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創(chuàng)造性思維,在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方面具有獨特的作用。 因此,作為一線的漢語老師要積極探索漢語創(chuàng)新學習,讓學生在漢語教學學習中參與實踐,體驗快樂、成功、創(chuàng)新,從而實現(xiàn)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本討論了小學漢語教學中應加強的幾個問題。
關鍵詞:小學漢語;教學;改革
小學漢語課是一門基礎學科,富有情感,極具個性,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創(chuàng)造性思維,在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方面具有獨特的作用。因此,作為一線的漢語老師要積極探索漢語創(chuàng)新學習,讓學生在漢語教學學習中參與實踐,體驗快樂、成功、創(chuàng)新,從而實現(xiàn)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教學中應加強一下四個方面。
1 加強識字、寫字教學
小學低年級教學,必須扭轉把大把大把時間花在問許多價值不大的問題、逐段分析內容的狀況。在識字、寫字上,舍得花時間,設計一個個有趣、有效的教學活動,夯實識字、寫字、學詞教學。由于當前普遍重視學前教育,許多兒童入學前就識了不少字,少則一兩百,多則一兩千。建議教師在每堂識字課前,要調查、了解學情。在教學中,宜采取分層教學,給識字較少的孩子更多的學習、實踐的機會,真正做到“以學定教”,各得其所。要加強識字的復習、鞏固,口頭組詞,把新識生字編成兒歌、短文,放在語言環(huán)境中鞏固,效果很好。要重視寫字的指導。教師要以身作則,用規(guī)范、美觀的范寫進行指導,是個好辦法。正確的執(zhí)筆方法、寫字姿勢,要常抓不懈,直至每個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低年級是語文學習的啟蒙階段。多識字,寫好字,樂于在生活中自主識字,是低年級教學的重中之重,也是保底的教學目標。“抓好識字,基礎牢靠;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敝懈吣昙壴诮虒W中,則要鼓勵學生利用字典、詞典,自主識字、學詞,培養(yǎng)獨立識字能力,不斷提高漢字書寫水平。還要加強詞語的理解、辨析、積累、運用,使學生有足夠的詞匯量靈活運用于口頭和書面表達。
2 改進閱讀教學
閱讀教學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要從讀學寫,指向“學習語言文字的運用”。具體地說:一要明確階段性目標,防止“越位”或“缺位”。低年級重點是字、詞、句教學。要加強詞、句的理解和運用,還要在把課文讀正確、讀通讀順的基礎上,培養(yǎng)提取簡單信息的能力。中年級重點是詞、句、段教學。要在感知整篇課文的基礎上,加強對重點自然段、結構段的理解:歸納段意,理清段序,了解段式,培養(yǎng)對文本作出解釋以及分析、推斷的能力;還要加強句式應用、段式仿寫等運用語言文字的練習。高年級重點是句、段、篇教學。要培養(yǎng)對文本整體把握的能力和對內容、人物、語言、寫法等作出評價的能力,并增加遷移文中基本寫法的練筆??傊?,閱讀教學要階段性分明,兼顧得意、得言、得法。要摒棄目標泛化、只重內容、模式單一、收效甚微的閱讀教學,追求目標單純、言意并重、課型多樣、省時高效的閱讀教學。二要嘗試整合。鼓勵進行整合的閱讀教學實驗。如:單元整組教學、單元整體教學、比較閱讀、群文閱讀等。其共同點是,圍繞一個讀寫訓練點,整體把握內容,獲得閱讀感受,發(fā)現(xiàn)可資借鑒的寫法,遷移練寫,拓展閱讀。如果覺得上述做法步子太大,至少可以實踐講讀一篇,自讀一篇或多篇,并做一點動筆的練習。變一篇一篇地教學,為多篇地教學、一組一組地教學。這樣,既節(jié)省了教學時間,又提高了教學實效。
3 開放習作教學
只在有限的習作課上作文,是遠遠不夠的。要激發(fā)學生表達的欲望,拓展習作的材料、內容,鼓勵學生多動筆、勤動筆,隨時隨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用書面表達服務于日常的學習和生活。習作要向閱讀開放。習作材料主要有兩個來源,一個是生活,這一點盡人皆知;還有一個是閱讀,許多師生尚未意識到。要鼓勵、引導學生,把平日閱讀書報雜志的感受、想法以及聯(lián)想到的種種寫下來。這方面的材料同樣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習作要向各科教學開放。各科教學中的趣事、樂事、受啟發(fā)的事,一次有趣的實驗,一次成功或失敗的經(jīng)歷,都是不錯的作文材料。習作要向兒童生活開放。盡管當前小學生學習負擔重,自主活動的時間、空間有限,但是生活還是豐富多彩的。和小伙伴玩耍的快樂,歡度節(jié)假日的喜悅,做了好事的開心,做了錯事的悔恨……可以說,童年生活充滿了歡喜、得意、興奮、感激、傷心、思念、惋惜、向往……教師要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逐漸養(yǎng)成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多寫自己的童年生活,以珍藏美好的記憶。習作要向社會生活開放??梢越Y合愛心、公益活動動筆,可以為了平日溝通而寫,可以為了表達意見、訴求而作,可以為了記錄成長足跡編寫……習作教學要朝著“幫助學生養(yǎng)成使用語文的良好習慣”的方向,不斷開拓,不斷探索,不斷努力。
4 落實課外閱讀
現(xiàn)在最令我們欣慰的是,為數(shù)眾多的小學生,一到節(jié)假日就讓父母陪著去書店選書、買書,并養(yǎng)成了每天讀書甚至不讀幾頁難以入睡的習慣;然而,令我們遺憾的是,許多地區(qū)、學校、教師,仍然只忙著教教科書,“課標”規(guī)定的課外閱讀量,還未進入漢語教學的視野,還未視為漢語教師的天職。落實課外閱讀,首先要解決認識問題?!伴喿x是教育的核心?!睂W習語文需要大量閱讀。語文課本提供的閱讀量極其有限。“學好漢語,三分靠課內,七分靠課外?!薄罢n內得方法,課外求發(fā)展?!睂W習其他各門學科,也需要閱讀。例如,解數(shù)學應用題,前提是準確理解題意。再者,閱讀能開闊視野,增長見識,豐富知識,愉悅人生。為了給每個學生美好的前途和幸福的人生,漢語教師要自覺擔起推進兒童閱讀的責任,既做學生漢語學習的引路人,又做兒童閱讀的點燈人,讓閱讀成為習慣,陪伴學生一生。其次,要狠抓落實。“抓而不緊,等于不抓?!睕]有課時,改進閱讀教學擠時間;沒有圖書,利用圖書漂流、相互傳閱等辦法找書讀?!坝袟l件上,沒有條件創(chuàng)造條件也要上?!边€可采取師生同讀、親子共讀、交流分享、熱情激勵等措施,把兒童閱讀持久地開展下去。可以這樣說,課堂教學改革的效益是有限的,兒童閱讀的收獲是無限的。開展兒童閱讀,是一件造福億萬學生、惠及祖國未來的大好事。經(jīng)過我們的努力,要讓兒童閱讀進語文課程、進語文課堂、進教學評價,要把這件好事做好、做實,做出影響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