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成睿
(杭州師范大學錢江學院,浙江 杭州 310036)
現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現狀調研中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具有長期性的、深遠影響的重要工作,是現代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重要基礎,是培養(yǎ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合格建設者與接班人的重要活動。加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是新時期高校教學工作的難點與重點。受教材實時性、學生重視度等因素影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轉變工作重心,以校園文化的滲透作用為基礎促進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指導新時期高校校園文化活動,構建現代高校和諧校園。
高校校園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關系,高校校園文化能夠充實并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開展,以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渠道。而思想政治工作是引導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方向的中心,是保障校園文化氛圍建設的關鍵。針對我國現代高校大學生群體意識淡化、個人意識增強的現狀,現代高校應以校園文化為切入點、以思想政治工作為中心,雙管齊下開展大學生綜合素質教育工作,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標。以思想政治教育為內涵提高校園文化建設的全面性、系統性及可持續(xù)性,以校園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的相互作用,滿足新時期大學生教育工作需求。
在我國高校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強化人才培養(yǎng)的今天,高校文化建設是深入挖掘并發(fā)揮校園文化職能,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點。以思想政治教育為核心的高校文化能夠提高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促進新時期和諧社會構建人才的培養(yǎng)。在現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校園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日漸明確。以校園文化的認知導向為基礎,引導大學生人生觀與價值觀的樹立,以校園文化氛圍的滲透作用,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以校園文化中思想工作的開展,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另外,校園文化中的一些活動中,以思想政治教育為中心的活動組織也能夠使學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圍中得到不斷的充實、能夠在活動中感受思想政治的核心意義,為提高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接班人的綜合素質及政治覺悟奠定基礎。
針對校園文化對學生的深遠影響,現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以校園文化為載體,充分利用校園文化的各類功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利用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使學生在校訓、校風及日常行為規(guī)范中形成積極向上的人格品德。同時以思想政治為核心的文化活動也能夠在活動中實現逐漸滲透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在校園文化的建設中,強調集體主義、愛國主義教育,提高學生的政治覺悟及愛過思想。利用校園文化及集體主義的滲透使學生在校園文化活動中感受國家榮譽、集體榮譽 帶來的凝聚力,達到愛國主義教育目的。
在社會不良風氣、不良文化不斷侵襲高校校園的今天,以思想政治為核心的校園文化建設能夠提高校園文化的抵御能力,減少不良文化對大學生思想的侵襲。這一過程需要思想政治教師深入社會與學生當中,了解新思想與時尚的發(fā)展趨勢。避免“一棒子打死”的思想使高校文化氛圍過于落后、避免學生對高校文化活動或思想政治活動的抵制。以思想引導與時尚引導為基礎,實現和諧校園的構建,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覺悟的提高。
良好的校園文化能夠使師生認同、能夠使新生在校園文化氛圍的影響下快速接受校園文化。充分利用學生對高校文化認同的特性,以文化為切入點,豐富思想政治活動。根據中共中央提出的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加強學生思想引領要求,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須以校園文化為切入點。以文化對思想政治的導向性影響為基礎,針對多元文化相互沖擊帶來的問題,使校園文化承載思想政治導向性更加突出,進而將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優(yōu)秀的傳統文化等在校園文化的滲透中,引領高校大學生的思想發(fā)展。通過科學的組織校園文化活動,將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逐步滲透,實現學生思想政治升華的目標。例如,孤兒院、養(yǎng)老院的公益活動,校園環(huán)境清理公益活動,社會性公益活動的組織與參加等,通過活動的開展使學生感受到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建中的“正能量”,潛移默化的培養(yǎng)學生公益意識,滿足新時期社會主義建設發(fā)展對人才公益意識的需求。
加快高校文化思想政治導向性研究與實施,能夠促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校園文化的建設中,使校園文化形成社會主義思潮,進一步將思想政治核心內容在校園文化的滲透中得到實現。以社會主義國家建設的偉大歷史使命與學生自身的發(fā)展等相關聯,將校園文化中的思想政治內容滲透到學生的學習及生活動,實現培養(yǎng)社會主義接班人的目的。另外,以思想政治為核心的校園文化建設、以校園文化為切入點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能夠有效抵制西方思想對高校大學生思想的影響。利用校園文化的凝聚力,抵制非主流文化對校園的侵襲,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中心,抵制拜金主義、利益至上思想等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侵襲,滿足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人才的長遠戰(zhàn)略需求。
以思想政治為導向的高校文化建設,不僅能夠促進校園文化的發(fā)展,還能夠以校園文化的滲透感染力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不斷滲入學生的學習與生活中。以學風導向為基礎夯實高校文化氛圍,強化思想政治教育,實現當代大學生綜合素質培育目標。
現代高校是我國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基地,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是教學構成的重點。針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我國高校思政人員應加快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借助校園文化的引導作用、滲透職能,將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校園文化中。以校園文化為切入點,使思想政治內容更加易于接受,為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道德水平奠定基礎。
[1]程志偉.高校校園文化與思想政治的相互作用分析[J].高等教育資訊,2013,9.
[2]馬濤.校園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探討[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