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 徐明 賀軍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是教育部直接組織的四大學科競賽之一,是面向大學生的群眾性科技活動[1],是立足于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和單片機技術三個基本的技術平臺,著重強調學生對于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的把握,強調模擬電子技術和高頻電子技術的具體應用,強調學生的工程能力。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自1993年以來,每隔1年進行一次,現在已經進行到第十一屆了。作為學校唯一與大賽相關的院系,機械電子工程學院今年第六次代表學校參加比賽。筆者有幸作為指導教師,親歷了從組織比賽到大賽結束的整個過程。自2009年第一次參加比賽至今,我校競賽小組每年均獲得湖北省一等獎,特別是在2011年的大賽中一舉取得了高職高專組全國一等獎的佳績?,F將歷年以來競賽指導培訓工作的點點滴滴進行分析、整理,總結如下幾點供大家參考。
一、組織策略
1.克服困難,統(tǒng)一思想,爭取支持
電子大賽的困難首先在于電子大賽組織工作非常復雜,第一次參賽往往感覺無從下手;其次,大賽投入大,一般金額都會達到十多萬,學校領導是否支持是參賽的決定性因素;第三,大賽培訓任務重、要求高,尤其對指導教師要求高,很多教師達到能指導學生參賽的水平必須經過自我學習、外界培訓艱苦的學習過程。很多教師包括領導在第一次參賽時普遍存在畏難情緒、猶豫不決,既愛又怕,很多學校準備多年都不了了之,浪費了人力物力。鑒于此,我們派出四名骨干教師到大賽經驗豐富、成績突出的武漢職業(yè)技術學院、黃岡職業(yè)技術學院、湖北職業(yè)技術學院等兄弟院校學習。了解參賽內容、學習組織經驗。特別是了解到黃岡職業(yè)學院最初參加大賽時,條件非常艱苦,但他們客服了重重困難,說干就干并且取得了較好成績。這一點也使我們下定決心,從領導到教師立即統(tǒng)一思想,上下一心,迅速走入正軌。
2.統(tǒng)籌規(guī)劃,科學安排
全國電子大賽培訓工作是個系統(tǒng)工程。從第一階段基礎培訓,到第二階段綜合實訓,到第三階段實戰(zhàn)訓練要循序漸進,絲絲入扣。從參賽隊員選拔、教練員分工,項目選取、訓練日程編排要科學合理,確保大賽有序、高效推進。
①教師要根據專業(yè)發(fā)展需要并結合自身特長分配合適的任務。同時要安排青年教師加入培訓組織進行學習,提升他們的實踐能力和雙師素質。
②要把大賽期間所需的顯示驅動模塊、直流伺服控制模塊、開關電源模塊、模數轉換模塊、功率放大模塊的制作列為前期訓練項目,前期訓練的同時完成后期大賽所需的功能模塊。
③大賽協(xié)辦單位提供原件、集成芯片、開發(fā)系統(tǒng),大賽命題一般會有所涉及,訓練期間盡可能選用,大賽期間可以很快找到功能適當的器件。
④項目安排要有一定的針對性。全國電子大賽每年的命題基本可以劃分為六個類型:電源類、信號源類、放大器類、高頻無線電類、儀器儀表、控制類。各個學校在精力、師資、投入方面都是有限的,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和專業(yè)發(fā)展方向初步預定未來選題方向。瞄準此方向并作針對性訓練。否則,面面俱到,沒有重點、沒有針對性,訓練就會不深入,達不到好的效果,大賽成績會受到很大影響。
⑤學生的訓練要有重點。比賽期間,為了保證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比賽的全部任務,一個隊三個學生要按電路設計、程序編制;電路搭建、電路調試與指標測試;設計報告的撰寫三方面分工協(xié)作。三個方面都直接影響大賽的成績,不可偏廢。學生在訓練期間要根據各自特長在全面參與的同時有所側重。
⑥科學編排日程,保證訓練效率。大賽訓練難度大、強度大,周期長、任務重,要松緊有度,勞逸結合,要一個一個項目有序推進,將訓練、交流、總結有機結合,特別是在假期訓練期間要安排一定的休息時間,安排一些體育活動,讓學生身心得到放松,提高訓練效果,切忌打疲勞戰(zhàn)。
3.合理選拔,重在培養(yǎng)
學生是比賽的主體,學生的素質、基礎、態(tài)度是比賽成績的關鍵因素??梢栽趯W生報名、輔導員推薦基礎上,組織理論考試和技能操作考核選拔隊員。
①將學生的基本功(模電、數電)放在首位。電子大賽所培訓的內容很多超出學習范圍,需要進行拓展學習,學生的基本功不僅能客觀反映學生的素質和功底,同時也是檢驗學生能否不斷進行拓展學習的標準。
②注重學生理論功底的同時還要注重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學生的綜合素質,尤其是學生的思維品質和學習習慣非常重要。大賽對學生學習能力、實踐操作能力、歸納分析能力、交流溝通能力、總結評價能力都有較高的要求。
③注重學生吃苦耐勞精神。很多學生剛開始興趣濃厚、熱情滿懷,豪情壯志,隨著學習訓練難度、強度增加,部分學生就開喪失信心,打退堂鼓,這樣的學生不僅自己會放棄,而且會在隊員中產生消極影響,從而影響到整個大賽隊伍的穩(wěn)定。因此,選拔隊員時要適度的讓學生了解大賽的難度,要充分考察學生的毅力和精神。
④分階段逐步挑選。采取“金字塔”式的末位淘汰。對參加培訓學生前三個階段分階段進行考核,考核通過者進入下一輪的培訓,要根據情況逐步淘汰一部分確實不具備參賽能力的學生,直到爬上“金字塔”的塔頂。
小結
總之,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是國家教育部直接組織的四大競賽之一,而且是唯一需要制作的競賽[2]。其競賽的目的是推動全國普通高等學校信息電子類學科面向二十一世紀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的改革,促進教育實現兩個轉變重要思想的落實,引導高校在教學中培養(yǎng)大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協(xié)作精神和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學風,加強大學生動手能力、工程實踐能力的訓練,鼓勵廣大學生踴躍參加課外科技活動,促進高校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也為優(yōu)秀人才的脫穎而出創(chuàng)造條件[3]。通過競賽,教師積累了成功的經驗,同時發(fā)現了自身的不足和問題,這將對今后的教學改革產生深遠的影響。
[1]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組織委員會.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章程[EB/OL][2007-08-13].http://www.nuedc.com.cn/news.asp bid=1.
[2]徐健,劉瑞娟,等.高校學生電子大賽訓練方法談 [J].九江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2):17-18.
[3]陳榮華,喻成濤,等,淺談大學生電子大賽對大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07(6):60-62.
【注】基金項目:湖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2年度立項課題(2012B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