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朝
(山西省中條山國有林管理局,山西 侯馬 043000)
香椿含有維生素E和性激素物質(zhì),有抗衰老和補陽滋陰的作用,故有“助孕素”的美稱。香椿具有清熱利濕、利尿解毒之功效,是輔助治療腸炎、痢疾、泌尿系統(tǒng)感染的良藥。香椿的揮發(fā)氣味能透過蛔蟲的表皮,使蛔蟲不能附著在腸壁上而被排出體外,可用于治療蛔蟲病。香椿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胡蘿卜素等,有助于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并有潤滑肌膚的作用,是保健美容的良好食品。
選擇土壤肥力較好,土質(zhì)較疏松,排灌方便,地勢較高的地塊作為苗床。播前翻耕曬垡兩次,熟化土壤,每畝施腐熟畜禽糞肥2 000kg、25%復(fù)合肥25kg,在播前半個月通過整地均勻翻入土壤中。苗床溝寬1.50m,深25cm。
選取上一年新采的飽滿、新鮮、種殼呈現(xiàn)紅黃色、種仁呈黃白色、凈度在98%以上、發(fā)芽率在80%以上的優(yōu)質(zhì)種子備用。
將選好的種子倒入40℃~50℃溫水中攪拌至水溫降到25℃左右,繼續(xù)浸12h。撈出種子控去水分,放在干凈的瓦盆中,或攤到能淋水的葦席上,不論放在瓦盆還是攤在席子上,種子的厚度都不宜超過3.0cm。種子上要覆蓋透氣潔凈的濕布,而后放到20℃~25℃的環(huán)境中催芽。在催芽過程中,每天要把種子翻動幾遍,用25℃左右的溫水沖洗1遍~2遍,沖洗后必須把多余的水分控去。催芽露白后播種。
播種時間一般選在4月上中旬,待氣溫達到15℃時即可播種。每畝播種量2.0kg~3.0kg,開淺溝條播。播前在床面撒入已制好的毒土(1.0kg過篩細土,加4.0g~5.0g50%的多菌靈,每平方米用1.50kg~2.0kg),播后薄薄覆蓋一層營養(yǎng)土,然后用小拱棚蓋膜,膜上加蓋稻草或草簾。
出苗后要采取保溫與遮陽等措施保持苗床有適宜溫度,防止睛天高溫?zé)纭6~期后揭膜時要澆1次透水,三葉期間苗后澆施1次清淡速效肥。做好雜草防除工作,噴灑1次~2次多菌靈防止猝倒病發(fā)生。
幼苗長到6片葉子時(5月中下旬)進行移栽,株行距20cm×40cm,每畝栽7萬株~8萬株,多年生苗木每畝栽5萬~6萬株。
移栽大田每畝施有機肥2 500kg、25%復(fù)合肥50kg,成活后追施l次速效肥,每畝施尿素15kg。
移栽時如遇高溫晴天,可適當(dāng)采取遮陽措施。移栽時可用化學(xué)除草劑和黑地膜覆蓋措施防除雜草。
分別在6月中旬和8月中旬進行二次摘心芽,選擇壯枝作為主枝;對多年生苗木,出棚移栽成活后,離地面8.0cm~10cm處剪斷主桿保留1個~2個壯芽培育壯桿。在植株長到40cm高時,可用15%多效唑400倍~500倍液,每隔l周噴l次,連續(xù)噴3次~4次。
建棚要選擇背風(fēng)向陽,土壤條件較好的地塊,可采用溫室大棚、連棟大棚、單體普通大棚等多種類型,選用塑料薄膜覆蓋。移苗前l(fā)個月,每畝再施入腐熟有機肥4 000kg和25%復(fù)合肥50kg。
在植株進棚前20d左右(11月上旬),將大田培植的香椿苗木假植,假植溝深50cm、寬150cm~200cm,根部覆土澆透水,用草將植株上部蓋嚴。假植20d以后移入棚內(nèi)栽種,株行距20cm×30cm,當(dāng)年生苗每畝栽8萬~9萬株,多年生苗每畝栽6萬~7萬株,栽后踏實澆透水。
棚內(nèi)溫度白天應(yīng)在15℃~22℃,夜間8.0℃~15℃;相對濕度在80%左右。溫度較低時可采用加層覆蓋、保溫加溫等措施,早春及晴天中午溫度過高時可采取通風(fēng)的方法降溫防止燒芽。
香椿移植棚內(nèi)在溫濕度適宜的情況下,15d就可以萌發(fā),40d左右就可采摘芽頭上市。香椿大棚栽培一般從11月下旬至第二年3月上旬結(jié)束。清明后將苗木移植到大田定植,經(jīng)培育壯桿后再重新入棚栽培,一般2.0a~3.0a生苗木產(chǎn)量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