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敏芝 ■浙江省測繪大隊,浙江 杭州 310030
為進一步加強市區(qū)土地產權產籍管理,規(guī)范日常土地登記權屬調查工作,保障土地權利人的合法權益,根據市國土資源局的相關操作規(guī)程及有關規(guī)定,結合市區(qū)日常土地測繪權屬調查工作實際,談談個人的一點體會。
日常土地權屬調查,包括宗地權屬狀況調查、界址認定調查、土地利用類型調查等。土地權屬調查的主要工作為:調查核實宗地權利人、土地坐落位置、土地用途、地形地貌、四至范圍和相鄰關系等,并通過本宗地與相鄰宗地使用權人指界,標定宗地界址,丈量宗地界址邊長,繪制宗地草圖和填寫地籍調查界址確認表。
對申請人提交的資料進行審查,判定待調查宗地的位置、用途、權利人、四至關系、面積等權屬狀況,具體審查事項如下:(1)申請人提供的資料是否齊全;(2)企業(yè)法人營業(yè)執(zhí)照(機構代碼證)或個人身份證等是否相符;(3)土地性質、用途、使用權類型等情況;(4)對照規(guī)劃用地紅線圖與宗地測繪調查工作圖用地范圍是否一致;(5)空間數據庫中所在地塊現狀與歷史數據情況,以及本宗地與相鄰宗地關系情況。
內業(yè)資料審查后,根據宗地測繪調查工作圖進行外業(yè)權屬調查,具體調查內容如下:(1)土地坐落及宗地測繪范圍界址線所在位置是否與實地一致;(2)本宗地與相鄰宗地四至關系標注是否正確;(3)本宗地范圍內及相鄰宗地30-50米的地物、地貌、地籍要素的表示方法是否相符。
日常土地權屬調查按照調查的內容和目的,可分為初始登記、變更登記、用地復核驗收等業(yè)務的權屬調查。土地權屬調查以宗地圖形式出具成果。
(1)工作圖要求:①準確標注本宗地用地紅線范圍,若涉及相鄰用地紅線交叉的,必須標明相鄰用地紅線范圍;②以原征地項目的勘測定界位置作為宗地界址點的,可直接采用原勘測定界數據。
(2)確權規(guī)則:原則上按規(guī)劃用地紅線及建設用地審批范圍確權。若因規(guī)劃用地紅線調整,導致用地審批范圍發(fā)生變化的,按下列情形分別處理:①屬行政劃撥土地,紅線調整后,用地范圍縮小的,按調整后的規(guī)劃紅線直接予以確權;用地范圍擴大或移位,且在原征地范圍內的(含帶征的規(guī)劃道路、綠化等),按調整后的規(guī)劃用地紅線直接予以確權;②若屬有償使用土地,紅線調整后,用地范圍縮小,需用地單位同意并承諾不退出讓金(土地有償使用費)的,按調整后的規(guī)劃用地紅線予以確權(屬房地產開發(fā)項目的,建設單位應提供房產交付后與業(yè)主發(fā)生土地糾紛由其全權負責處理的書面意見);若用地單位要求退還土地出讓金(土地有償使用費)的,須完善用地審批手續(xù)后再予確權。
(1)工作圖要求:①標注原土地登記的用地范圍;②范圍發(fā)生變化的,須準確標注涉及宗地變化的用地線范圍;③原宗地界址點、線、位置無變化,經實地檢測,在原測繪數據精度符合要求的情況下,可采用原測繪數據。
(2)權屬調查中,因道路拓寬或河道、綠化等實施,部分土地被征用,現狀實施界線不完全與道路、河道、綠化等項目改造用地審批范圍一致,若拆遷協(xié)議已簽訂且補償到位的,按道路或河道、綠化等改造用地審批范圍確權;若拆遷協(xié)議未按用地審批范圍補償,且道路或河道、綠化等已實施完成的,按現狀實施界線確權,并由道路或河道、綠化等改造建設單位或其主管部門指界確認。
(1)工作圖要求:①標注原用地紅線范圍,原有土地證的,工作圖標注原登記土地使用權范圍,如宗地內部分被征用或列入規(guī)劃道路、綠化及其他城市建設用地的,需標明相關用地線范圍;②按現狀標注宗地內建筑物及附屬設施的結構、層次、幢號或門牌號等,建筑物拐點精度遵照界址點精度要求;③建筑物應按幢分別構面,建筑物占地面積由該項目實際測得,建筑物面積以房管局提供的測繪資料為準。
(2)權屬調查原則上按建設用地審批范圍或原土地登記范圍確權。如存在下列情形的,分別處理:①建設項目已經規(guī)劃部門竣工驗收,主體建筑占地超出用地審批范圍的,由用地單位補辦相關手續(xù)后按新用地審批范圍確權。對圍墻、柵欄等非主體建筑超出用地審批范圍的,待拆除恢復至用地審批范圍后再予確權;先予以退件,如城市規(guī)劃部門審查認定,可保留使用的,按用地審批界線范圍確權;②建設項目已經規(guī)劃部門竣工驗收,主體建筑占地未超出用地審批范圍的,但陽臺、階梯等垂直投影在相鄰宗地,其垂直投影所占的土地不劃入本宗地內;③建設項目相鄰宗地之間非主體建筑存在用地交叉的,原則上按用地審批范圍確權,特殊情況確需調整的,須與相鄰宗地土地權利人達成書面協(xié)議,并辦理置換手續(xù)后,按實際用地范圍確權。
宗地確權草圖也稱宗地草圖,是描述宗地位置、界址點、線和相鄰宗地關系的實地記錄,是處理土地權屬的原始資料。記錄內容有:本宗地地籍號和門牌號、宗地權利人名稱、本宗地界址點、界址點號及界址線,相鄰宗地權利人名稱或相鄰地物、丈量者、丈量日期等。
(1)相鄰宗地界址線間距小于0.5m時,宗地界址必須由本宗地及相鄰宗地的使用者親自到現場指界、認定;(2)單位使用的土地必須由法人或委托人指界;個人使用的土地,由戶主指界;(3)兩個以上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的宗地,應共同委托代表指界;(4)經雙方認定的界址,必須由雙方指界人共同在地籍調查界址確認表上簽字蓋章;(5)宗地權屬界址四至,原則上應由鄰宗地權利人指界確認。相鄰宗地為住宅小區(qū)的,可由業(yè)主委員會或所在社區(qū)確認;若上述單位均難以確認,而其四至權屬清楚無爭議的,可由本宗地權利人自行確認蓋章,并出具承擔責任的書面承諾。相鄰宗地屬集體土地的,由土地所有權人指界確認蓋章,即所在村集體經濟組織(村經濟合作社)或村民委員會進行確認;(6)變更登記權屬調查時,宗地四至界址與原登記宗地界址不符的,需填寫地籍調查界址確認表并重新指界確認蓋章。一宗地經批準分割為兩宗地,可只對新的分割界址指界確認蓋章;(7)地籍調查界址確認表填寫要求:①地籍調查界址確認表必須做到圖表與實地一致,各項目填寫齊全,準確無誤,字跡清楚整潔;②填寫各項內容均不得涂改;③界址線類別及界址線位置。界址線類別與實地表示一致,如圍墻、墻壁、用地線;位置:內、中、外。
(1)初始登記土地測繪面積,均以用地審批面積為準;(2)變更登記權屬調查中未發(fā)現宗地界址變化,但實測宗地面積增加或減少,屬于測繪誤差范圍以內的,按原登記面積確認;屬于測繪誤差范圍以外的,以現實測面積為準,并辦理相關手續(xù)后再予確權。
(1)屬獨立宗地或共用宗兩個主體的,測繪成果單位名稱注記為權利人名稱;屬共用宗兩個以上主體及城鎮(zhèn)老私房宗地的,測繪成果單位名稱注記為標準地名;(2)屬用地復核驗收項目,若建設項目在用地復核驗收后移交其他權利人的,宗地測繪成果單位名稱先以原用地審批權利人名稱確定,待用地復核驗收后再予調整;(3)屬企業(yè)改制、土地交易等需資產處置的變更登記調查宗地的,依據相關證明材料或批復意見進行確權,宗地測繪成果單位名稱注記為新的權利人或受讓人名稱。
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宗地確權的每一平米都直接關系到企事業(yè)單位、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權屬調查就顯利尤為重要了。文中不足之處誠望指正。
[1]土地登記辦法.國土資源部令第40號.
[2]城鎮(zhèn)地籍調查規(guī)程.土地管理行業(yè)標準TD1001—93.
[3]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和若干規(guī)定.國土籍字要[1995]第26號.
[4]杭州市土地登記劃宗及分攤方法若干規(guī)定.杭土資籍[2005]第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