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水
“爸爸,這次考試我又前進了5名?!眲傄坏郊遥瑑鹤泳团苌蟻韴蟾嫦灿?。
“每次都取得小進步,過段時間,你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進步很大??煺f要什么獎勵?”
“當然是買書嘍?!眱鹤雍敛华q豫地答道。
說完,我們爺倆一起朝書店方向走去。
小學一年級時,兒子有點不適應(yīng)新環(huán)境,常說:“真不想長大,最好永遠上幼兒園?!蔽?guī)綍曩I來各種畫冊,指著上面的交通工具、兵器建筑,對著拼音和他一起朗讀,仔細講解這些事物的廣泛用途。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兒子提高了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
進入二年級,兒子忽然沉迷于電腦游戲,不愿再看任何書。我沒有單純地批評他,而是想出了一個新辦法:周末書店一開門,就開車送他去看書,中午才接回來??吹綍昀锏男∨笥烟貏e多,兒子也不由自主地拿起了一本書來讀,并相互進行討論。時間久了,養(yǎng)成了習慣,周末去書店也成了他的必修課。
上三年級后,兒子經(jīng)常背誦古詩,說要當“古詩大王”,我不時地看他的課本,并找來相關(guān)輔導(dǎo)書,我們一起讀。兒子只會搖頭晃腦地背:“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問他:“什么意思?”他瞪大眼睛說:“風已經(jīng)刮到夜郎西邊去了,不會是描寫刮風的詩吧?”
當年我像兒子這么大時,也只會死記硬背。隨著時光的流逝、閱歷的增加,我對若干詩句的理解,日漸豐盈起來。想到這里,我拿起王維的這首《鳥鳴澗》:“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鄙介g一片靜寂,桂花落地了,皎潔的月光升起來,映襯著作者悠閑的心境,忽然傳來小鳥清脆的鳴叫,喚出春天的氣息,充滿著恬靜與溫馨的韻味。兒子聽得入神了,好久才說:“爸爸,這么美呀!”
日子一天天過去。兒子如愿以償?shù)爻蔀榱恕肮旁姶笸酢?,我們家又被授予了“書香家庭”。在一頁頁翻閱書籍的過程中,積淀化作了土壤。我拿起筆來記錄感悟和體會,先后有500余篇文章發(fā)表在報刊雜志上。兒子也拿起筆來,將所思所想寫下來,時常為校報寫稿。
伴隨我們的讀書時光,播下了文字的種子,它發(fā)芽了,漸漸地變?yōu)橐荒ㄐ戮G。在這綠蔭中,情感是枝,詞句是葉,相伴在風中輕舞……
書讓我和孩子之間多了份和諧,陪伴讓我們彼此成了“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