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明月
【前情提要】元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黃河泛濫,淮河沿岸遭遇嚴重瘟疫和旱災(zāi)。災(zāi)難到來后,四月初六朱重八(即朱元璋)的父親餓死,初九大哥餓死,十二日大哥長子餓死,二十二日母親餓死。
十七歲的朱重八,眼睜睜地看著他的親人一個一個死去,而他卻無能為力。人世間最大的痛苦莫過于此!
他唯一的宣泄方式是痛哭,可是哭完了,他還要面對一個重要的問題,要埋葬他的父母,可是沒有棺材、沒有壽衣、沒有墳地,他只能去找地主劉德,求劉德看在父親給他當了一輩子佃戶的份上,找個地方埋了他爹。
劉德干凈利落地拒絕了他,原因簡單,你父母死了,關(guān)我何事,給我干活,我也給過他飯吃。
朱重八沒有辦法,只能和他的二哥用草席蓋著親人的尸體,然后拿門板抬著到處走,希望能夠找到一個地方埋葬父母??墒翘煜码m大,到處都是土地,卻沒有一塊是屬于他們的。
幸好有好心人看到他們確實可憐,終于給了他們一塊地方埋葬父母。“魂悠悠而覓父母無有,志落魄而泱佯”,這是后來能吃飽飯的朱元璋的情感回憶。
朱重八不明白,自己的父母在土地上耕作了一輩子,卻在死后連入土為安都做不到。地主從來不種地,卻衣食無憂。為什么?可他此時也無法思考這個問題,因為他也要吃飯,他要活下去。
在絕望的時候,朱重八不止一次地祈求上天,從道教的太上老君到佛教的如來佛祖,只要他能知道名字的,祈禱的唯一內(nèi)容只是希望與父母在一起生活下去,有口飯吃。
但結(jié)果讓他很失望,于是他那幼小的心靈開始變得冰冷,他知道沒有人能救他,除了他自己。
復(fù)仇的火焰開始在他心底燃燒。
如此的痛苦,使他從脆弱到堅強。
為了有飯吃,他決定去當和尚。
朱重八選擇的地方是附近的皇覺寺,在寺里,他從事著類似長工的工作,他突然發(fā)現(xiàn)那些和尚除了沒有頭發(fā),對待他的態(tài)度比劉德好不了多少,這些和尚自己有田地,還能結(jié)婚(元代),如果錢多還可以去開當鋪。
但他們也需要人給他們打雜,在那里的和尚不念經(jīng),不拜佛,甚至連佛祖金身也不擦,這些活自然而然地由剛進廟的新人朱重八來完成。
朱重八一直忍耐著,然而除了要做這些粗活外,他還要兼任清潔工、倉庫保管員、添油工(長明燈)。即使這樣,他還是經(jīng)常挨罵,在那些和尚喝酒吃肉的時候,他還要擦洗香客踩踏的地板,每一個孤獨的夜晚,他只能獨坐在柴房中,看著窗外的天空,思念著只與自己相處了十余年的父母。
他已經(jīng)很知足了,他能吃飽飯,這就夠了,不是嗎?
然而命運似乎要鍛煉他的意志,他入寺僅五十余天后,由于饑荒過于嚴重,所有的和尚都要出去化緣,所謂化緣就是討飯,我們熟悉的唐僧同志每次的口頭禪就是:悟空,你去化些齋來。用俗話來說就是,悟空,你去討點飯來。我曾經(jīng)考察過化緣這個問題,發(fā)現(xiàn)朱重八同志連化緣也被人欺負。由于和尚多,往往對化緣地有界定,哪些地方富點,就指派領(lǐng)導的親戚去,那些地方窮,就安排朱重八同志去。
反正餓死也該,誰讓你是朱重八。
朱重八被指派的地點是在淮西和河南。這里也是饑荒的主要地帶,誰能化給他呢?
然而,就從這里開始,命運之神向他微笑。
在游方的生活中,朱重八只能走路,沒有順風車可搭,是名副其實的驢行。他一邊走,一邊討飯,穿城越村,挨家挨戶,山棲露宿,每敲開一扇門,對他都是一種考驗,因為面對他的往往只是白眼、冷嘲熱諷,對朱重八來說,敲開那扇門可能意味著侮辱,但不敲那扇門就會餓死。
朱重八已經(jīng)沒有了父母,沒有了家,他所有的只是那么一點可憐的自尊,然而討飯的生活使他失去了最后的保護。要討飯就不能有尊嚴。
生命的尊嚴和生存的壓力,哪個更重要?
是的,朱重八,只有失去一切,你才能明白自己的力量和偉大。
朱重八和別的乞丐不同,也正是因為不同,他才沒有一直當乞丐(請注意這句話)。
在討飯的時候,他仔細研究了淮西的地理、山脈、風土人情,他開闊了視野,豐富了見識,認識了很多豪杰(實際上也是討飯者)。此時,他還有了自己的宗教信仰——明教,他相信當黑暗籠罩大地的時候,偉大的彌勒佛一定會降世的。其實就他的身世遭遇來說,他是不是真的相信彌勒倒是很難說的,我們有理由相信,他心中真正的彌勒是他自己。
但朱重八最重要的收獲是:他已經(jīng)從一個只能無助地看著父母死去的孩童,一個被人欺負后只能躲在柴堆里小聲哭的雜役,變成了能堅強面對一切困難的戰(zhàn)士,一個武裝到心靈的戰(zhàn)士。
長期的困難生活,最能磨煉一個人的意志,有很多人在遇到困難后,只能怨天尤人,得過且過,而另外一些人雖然也不得不在困難面前低頭,但他們的心從未屈服,他們不斷地努力,相信一定能夠取得最后的勝利。
朱重八毫無疑問是后一種。
如果說,在出來討飯前,他還是一個不知所措的少年,在他經(jīng)過三年漂泊的生活回到皇覺寺時,他已經(jīng)是一個有自信戰(zhàn)勝一切的人。
這是一個偉大的轉(zhuǎn)變,很多人可能窮其一輩子也無法完成。轉(zhuǎn)變的關(guān)鍵在于心。
對于我們很多人來說,心是最柔弱的地方,它特別容易被傷害,愛情的背叛、親情的失去、友情的丟失,都將是重重的一擊。
然而對于朱重八來說,還有什么不可承受的呢?他已經(jīng)失去一切,還有什么比親眼看著父母死去而無能為力,為了活下去和狗搶飯吃、被人唾罵和鄙視更讓人痛苦!我們有理由相信,就在某一個痛苦思考的夜晚,朱重八把這個最脆弱的地方變成了最強大的力量的來源。
是的,即使你擁有人人羨慕的容貌、博覽群書的才學、揮之不盡的財富,也不能證明你的強大,因為心的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
當朱重八準備離開自己討飯的淮西,回到皇覺寺時,他仔細地回憶了這個他待了三年的地方,思考了他在這里得到的和失去的,然后收拾自己的包裹踏上了回家的路。
也許我還會回來的,朱重八這樣想。
(選自《明朝那些事兒》,中國海關(guān)出版社,題目為編者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