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甫文
四月的柳枝被溫暖的春風吹得長長又長長,與夏一搭手,便唱著跳著來到了五月。
路邊那些不知名的“迎夏花”,白的,黃的,宛如一個個清靈調皮的小女孩,不懼羞澀地露出了笑臉。
多情的大櫻桃,比本地野櫻桃大有進化,果實個大,紅潤香甜,趕在五月之前就成熟上市了,正應唐代金陵人杜秋娘在《金縷衣》中之說,“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五月說:物以稀為貴,何不趕個早市,讓果農的口袋再鼓些!
南去的燕子又回來了,尾翼剪開迷蒙的山雨,呢喃地向百姓歡叫,好似在說,五月閑人少,我來人正忙。布谷也在嘹亮地催促:播谷,播谷,趕快播谷!蘇北地區(qū)正是水稻落谷的好時節(jié)。蠶婦采桑忙,忙中不忘采摘熟透的桑椹果,染紅了她和幼兒的嘴唇。五月有收獲、有耕種,還有管理,固然蘇北人有“三夏大忙”之說。
五月的節(jié)日最多,約有13個,自始至終都是斗爭流血的日子,故稱“紅五月”。其中“五一”,是世界勞動人民共同慶祝的節(jié)日;“五四”,是激勵青年增斗志,升華愛國精神的體現(xiàn);母親節(jié),是教育人們飲水思源的節(jié)日,唯有母愛最真誠,兒女勿忘報娘恩。
五月的月亮,冰潔玉潤。我走在古彭夜市中,不經意間發(fā)現(xiàn)有一盞路燈的燈泡壞了,但有一輪新月,好似掛在路燈的上方,靜靜地,無言地。我掏出手機按動了快門,腦海中忽然閃現(xiàn)“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隨月華流照君”的詩句,這是誰的大作?出自哪里?一時怎么也想不起來。迅速回家在網上一查,才知是唐代詩人張若虛《春江花月夜》里的名句。我深感,快節(jié)奏時代我們的確與閱讀遠離了,遠得我這老夫也很少閱讀。
責任編輯:黃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