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語:
王夫剛以傳記方式重書了夢露的一生,她是流行符號、時代縮影,也是曲解和誤讀的傳奇,作者以多層次的視角透視對此進行了還原;東君的詩處理了當下頗引人關注的社會問題:發(fā)達城市中外來務工人員的生存狀況、霧霾問題和拆遷問題,并追憶了逝去的時代的事物和它們展現(xiàn)的價值;聶權在《鴿子》中的置換令人耳目一新,其余的詩中也展現(xiàn)了人世生活中的溫暖部分;禾子以散點式的抓取來表達對節(jié)氣的感受,透著一種清新;孔占偉作品中表現(xiàn)的是雪域高原和青海湖畔的獨特風景;格格是一個15歲的小女孩,她的詩中的感受性之強和思想的成熟讓人感到驚訝。(江離)
她被一團神秘的不可思議的火焰包圍著……
——李·斯特拉斯伯格
1
她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就連身世
也是這樣。1926年6月1日
格拉迪斯·貝克女士,一個未婚的
母親,患有家族疾患的電影剪輯員
把她生在洛杉磯的一家醫(yī)院里
給她取名諾瑪·簡·貝克,但說不出她的父親是誰
只是告訴她,父親是一個流動的
烤面包師,喜歡騎摩托車
死于一次交通事故。諾瑪·簡每天都在成長
但不得不頻頻轉換寄養(yǎng)家庭
因為貝克女士需要時常到心理醫(yī)院
接受治療。無人領養(yǎng)的日子
只有孤兒院肯為諾瑪·簡敞開大門
未來的喜劇天才,童年始于
孤獨,和奪眶而出的辛酸——
站在板凳上用冷水洗著堆得很高的盤子和碗。
沒有父愛,幾乎沒有母愛。
貝克女士偶爾會來探望,帶她去看電影
并指著銀幕上的一個英俊男人說
她的父親就長得這樣?!芭?,親愛的爸爸!”
諾瑪·簡喊道。她僅有幾歲
少不更事,根本不會想到
30年后這位虛構的父親將在她的生活中出現(xiàn)
關于他們的話題居然成為一種美國時尚。
2
16歲時,她嫁給了領養(yǎng)人的鄰居多夫蒂
一個航空公司的裝配工,不是因為愛
而是出于生存的需要:她不能隨意外出,不能在家里
接待朋友,也不能一個人去電影院——
丈夫的規(guī)定因為難以實現(xiàn)
而變得毫無意義。她到軍需品廠當工人
幸運地認識了隨軍戰(zhàn)地記者戴維·康納夫
成為一名攝影模特。另一個版本是
陪酒女郎諾瑪·簡的客人
發(fā)現(xiàn)了她,要把她的照片登在掛歷上——
戰(zhàn)爭即將結束,傷口需要美的慰藉。
“現(xiàn)在就可以效勞,先生?!?/p>
“現(xiàn)在不行,需要到我的攝影室去?!?/p>
“那里沒擺著床吧。”“那里正好擺著一張床?!?/p>
“我只是陪酒,不會為你破例?!?/p>
“哦,我和妻子感情融洽?!?/p>
諾瑪·簡答應了對方,她需要一筆錢
贖回自己的汽車,但借口
是另一個:向公眾展示自己的美算不上犯罪。
后來的事情眾所周知,純真的性感女郎
如愿登上了《生活》雜志的
封面,而不再是《花花公子》
并借此獲得了好萊塢給予她的第一份電影演出合同。
3
丑小鴨登上舞臺,諾瑪·簡從此成為一個原名。
代價是離婚協(xié)議上的簽字(多夫蒂說
他只認識諾瑪·簡,不知道瑪麗蓮·夢露)
她的第一部電影有一個奇怪的名字
《斯庫達,噢!斯庫達,嗨!》
作為主角的女友,諾瑪·簡——不,瑪麗蓮·夢露
僅有一個遠景中難以辨認的身影
和一句臺詞:“hello!”
好萊塢的電影明星們大都經(jīng)歷過
小角色的正在進行時,從花瓶
到花的涅槃——瑪麗蓮·夢露也不例外。
她唱著《每個嬰兒都需要爸爸》
和《每個人都明白我愛你》這樣的歌曲
講窮苦女孩成為明星的故事
也演借情夫之手謀殺親夫的漂亮尤物。
她只有幾十秒的鏡頭,走路的姿態(tài)
卻使約翰尼·赫德,好萊塢最大牌的制片人
神魂顛倒,為愛不歸——
給夢露整容,配置專業(yè)美發(fā)師
提供角色:《柏油叢林》中一個老年罪犯的妻子。
《時代周刊》認為,她的表演無懈可擊。
4
要征服世界,先征服美國?,旣惿彙袈?/p>
就是這樣的奇跡,她甚至糾正了人們對于性感的偏見。
美國人相信,她是一個天才
一個驚人的婦女,一個有說服力的女演員
她比任何一位金發(fā)女郎都會表演。
她每周能收到幾千封來信。
她的片酬,從數(shù)百美元上漲到了
數(shù)十萬美元;她的拍攝花絮成為報紙的
頭條新聞;她的手印、腳印和名字
印上了好萊塢的星光大道。
她只是一個演員卻把維爾夏大街擠得水泄不通。
她試圖護住被地鐵之風吹起來的裙子
經(jīng)典卻由此誕生;她如日中天
可以指定自己的導演;而傲慢的影片廠
早已恭敬地稱她為“夢露小姐”
并且愿意按照她的意思
修改合同條款;棒球明星喬·迪馬吉奧
向她求婚;劇作家阿瑟·米勒
她的第三任丈夫,為她量身定做電影腳本endprint
《野馬與女人》——她虛構的父親克拉克·蓋博
和她一起成為這部影片的
主角;而她也不再因為和費雯麗、赫本和褒曼
相提并論感到一種壓力迎面撲來。
5
《野馬與女人》也被譯作《不合時宜的人》。
不合時宜,有點——蓋博猝然辭世
米勒投入女攝影師的懷抱,瑪麗蓮·夢露
莫名其妙地敲響了生命的喪鐘
以愛的名義,而這也許是她
玩過的最危險的游戲:一個致命的男人浮出水面
有金錢,有地位,有她需要的激情。
她可以穿著以他名字命名的服裝
在麥迪遜廣場的集會上演唱《祝總統(tǒng)先生生日快樂》
可以送他金表,可以在金表的包裝盒上
寫詩:“讓相愛的人呼吸他們的
嘆息……讓我愛你,否則不如死去!”
可以在集會后與他出入酒店
單獨相處,但不應該把電話打到白宮
向女主人提出自己的結婚訴求
更不應該試圖以要挾的方式挽救加密的愛情——
“請看著我,我是一個完整的人?!?/p>
枕邊夜話有時甜蜜,有時
是甜蜜的火藥桶隨時可能爆炸。
我們沒有結婚。讓我們堂堂正正結婚吧。
洛杉磯不是天堂,紐約不是伊甸園。
愛江山更愛美人的故事太少了
她是一個不成熟的女人?毫無疑問。
6
1962年8月5日凌晨,瑪麗蓮·夢露
死在自己的寓所,自己的床上
一絲不掛,床邊的茶幾上放著一個安眠藥的
瓶子,里面已空空如也
文件柜中的日記,備忘錄,書信
死前三小時的通話記錄以及部分電話簿
均不翼而飛。官方的說法是
安眠藥引發(fā)的可能性自殺。
但死亡證書證明,她的胃跟安眠藥瓶一樣
幾乎空空如也。探究真相是困難的
必須懷著足夠的耐心,這也是
舊好萊塢的最后一位電影皇后
留下來的最后一道智力題:無家可歸的豪宅女孩
彗星美人,在夢里依舊容易受傷。
想得到她最好的一面,就必須能夠應付
她最差的一面。事實并非如此
人們愿意用一千元交換她的一個吻
但只肯付五毛錢買她的靈魂。
鉆石是女孩最好的朋友,粉紅色晚禮服呢?
從男人眼中閱讀自己是一個錯位的悲劇
幫助她的人,允許利用她。
她曾經(jīng)熱情似火,最終瀕于崩潰。
只有死亡一勞永逸。彩虹盡頭
除了性愛,謊言,謀殺,以及對于謀殺的掩蓋和揭露
她的存款,剛夠支付自己的葬禮費用。
7
她的身邊從來不缺男人,但只有喬·迪馬吉奧
她的第二任丈夫,以紳士方式
向愛情做了完整的交代,盡管他們的婚姻
短暫得來不及迎接一周年的慶祝。
迪馬吉奧只身乘車離去。
夢露淚流滿面。之后是長達45年的
一往情深。第三次婚姻失敗后
夢露在心理醫(yī)院的房間中涂鴉并向迪馬吉奧求救。
他來到了她的面前,他們一起讀詩
并約定復婚,時間是1962年8月8日——
但迪馬吉奧在這一天主持的卻是
她的葬禮。之后是長達20年的寂寞之約
一周三次,夢露的墓前
總會收到一束玫瑰:死不再成為答案
而是美與傳奇的真實懷念。
除了這里,迪馬吉奧的感情再無寄托
他拒絕了夢露之外的所有女人。
1999年,迪馬吉奧85歲,留給世間的最后一句話是
“哦,我終于要去見瑪麗蓮了……”
(他的女王,其實是一個迷途的孩子)
8
她喜歡傳記、歷史和詩歌,喜歡故意遲到
喜歡拍照,原因僅僅是不需要像拍電影那樣說話
但買了一臺錄音機記錄黑暗中的
自言自語。她是個行李兒童。
她膽怯。她瘋狂。她小鳥依人。
她不遺余力地扮演別人卻時常在窗前流淚。
她的羅曼史也叫做風流事。
她的加利福尼亞金色長發(fā)遮掩的裸照
只穿著音樂。她的墓志銘
僅僅刻著一行香消玉殞的數(shù)字。
她一生未育卻有著恒河沙數(shù)般的孩子
愿意向她求愛的男人從不相信
女性的忠告:活到今天她也將年老色衰。
她得到了鮮花盛開的生活——
明星生涯,而不是簽合同的演員
忙于兜售自己。她在紐約的演員戲劇學校學習
老師說她衣著樸素,像從修道院來的
那種女孩子(只有愚蠢的人
才把她稱為愚蠢的金發(fā)女郎)
她生于莫名其妙,死得不明不白——或者
她并沒有死去,而是被送到了澳大利亞的一個小鎮(zhèn)
與牧羊人結了婚,那里多見樹木
少有人煙。如果你相信,這就是事實
她有幾百種傳記但都拒絕記載。
她叫瑪麗蓮·夢露,母親給她取名諾瑪·簡·貝克。
作者簡介:王夫剛,1969年生于山東五蓮,現(xiàn)居濟南。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曾任首都師范大學駐校詩人。曾參加第19屆青春詩會,著有詩集《孤島上的地方主義》、《粥中的憤怒》、《正午偏后》和詩文集《落日條款》等多部,獲過第二屆齊魯文學獎、第四屆華文青年詩人獎、首屆上官軍樂詩歌獎和第21屆柔剛詩歌獎等獎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