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 迷
賽珍珠在童年時就迷上了中國名著《水滸傳》。因為這本描繪農民起義的史詩般的作品寫到了她的中國故鄉(xiāng)鎮(zhèn)江。稍稍大些,賽珍珠也愛聽評書了,登云山寓所附近打谷場的“說淮書”吸引了賽珍珠?;磿步小盎春h尮摹?,演出時由演員自擊鑼鼓說唱,曲目有長篇和短篇兩類,長篇如《水滸傳》《封神演義》,短篇如《十二月花風》等,偶爾說書人也編寫說唱社會生活中的故事。賽珍珠經常下山跑到不遠處的山巷書場去聽書,有時沒有座位,她倚在板壁上也能聽一個時辰,常常忘了回家吃飯。
翻 譯
賽珍珠于1927年到1932年歷時4年多完成了《水滸傳》71回(將原71回本第一回“張?zhí)鞄熎盱烈?洪太尉誤走妖魔”改為引首)的英文全譯本。書名應叫什么?賽珍珠選取了《論語》中的一句名言“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將其譯成“All Men Are Brothers”,把108位綠林好漢的俠義精神凸顯出來。她后來在序言中說“這個題目無論從廣度上還是從含義上,都表達了這幫正義強盜的精神”。
暢 銷
賽珍珠譯本在美國很是暢銷,從中國殺將過去的這批“梁山好漢”,一下子就登上了美國權威的“每月圖書俱樂部”的排行榜。甚至有西方讀者將施耐庵比作中國的荷馬,他們說“想不到中國也有《伊利亞特》《奧德賽》那樣的作品”。
《水滸傳》迄今已有多種英文譯本,但比較起來,仍屬賽氏譯本最具影響力。在中國四大名著的歐美譯本當中,發(fā)行量最大的還是美國作家賽珍珠當年翻譯的《四海之內皆兄弟》。
[注]賽珍珠(Pearl S. Bu-
ck,1892年6月26日-1973年3月6日),直譯珀爾·巴克,美國作家。1932年憑借小說《大地》,獲得普利策小說獎,并在1938年以此獲得美國歷史上第二個諾貝爾文學獎。她是唯一一個同時獲得普利策獎和諾貝爾文學獎的女作家,也是目前作品流傳語種最多的美國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