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有3個“止汗穴”
出汗特別多的人,按摩以下3個穴位,有助于止汗。平常汗多的人,也可照此按摩,防止過度出汗。
1.合谷穴:位于大拇指和食指根部的中間凹陷處,即我們常說的“虎口”。
2.復溜穴:位于小腿內踝和跟腱之間向上2指寬處。
3.足三里:位于外膝眼向下量4橫指處,在腓骨與脛骨之間。
竹瀝青鹽方除頭發(fā)油膩
材料:竹瀝,青鹽。
用法:先將青鹽研為細末,然后調入竹瀝,拌勻。每隔一天取竹瀝鹽液涂抹在頭發(fā)上1次。
功效:竹瀝行痰,通達上下百骸毛竅諸處,此方是油膩發(fā)的克星,能起到很好的除垢潔發(fā)的功效。
肛裂了 試試小驗方
材料:白芨、薄荷各10克,黃柏、黃芪、氧化鋅膏各15克。
用法:將前四種藥共研細末后,和氧化鋅膏一起放入凡士林中攪拌配成軟膏(白芨、薄荷等占30%,凡士林占70%。冬季可加入適量的香油),外涂裂口,每日2次。
功效:有消炎鎮(zhèn)痛、祛癢止血、促進創(chuàng)口愈合等作用。
對癥下藥緩解“夜抑郁”
有的朋友晚上失眠,陷入對生活的恐懼,早上起來苦惱又全部消失,這叫“夜抑郁”,建議對癥下藥:
1.有無力感是陽氣不足,睡前可用生姜水泡腳。
2.有恐懼感是腎虛,可服用金匱腎氣丸或杞菊地黃丸。
3.恐夜是膽虛氣虛,可用2~3克人參泡水喝。
4.胃部有不適感是胃不和,多吃一些暖胃粥,增強脾胃功能。
牙痛中醫(yī)外治法
1.山柰10克、細辛3克、薄荷3克,研成細末,用紙包好卷成煙狀,點燃后熏鼻腔,5分鐘即可止痛。
2.杏仁7枚、大蒜7瓣,共搗為泥,左側牙疼外敷右側太陽穴,右側牙疼外敷左側太陽穴,然后用膠布固定4小時,1~2次牙痛即愈。
便秘了吃點蜜餞核桃仁
材料:核桃仁一個,蜂蜜。
用法:核桃仁搗爛,加入適量荊花蜂蜜和勻,睡前服用1次。
功效:核桃仁具有補腎益腦、潤腸通便的作用,像孕產婦常擔心服藥會對胎兒和寶寶有影響,用這個食療方既可補益身體,又可通便,一舉兩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