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立志 郎敬偉 趙月
摘要:對非典型豬瘟的診斷及防治方法進行了介紹。
關鍵詞:非典型豬瘟;防治
中圖分類號:S858.2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7-273X(2014)05-0036-01
目前典型豬瘟轉變?yōu)榉堑湫桶Y狀比較多,非典型豬瘟經常與其他疫病混合感染,階段性免疫效價過低等原因。臨床多以新購的仔豬發(fā)病為特征,有時零星出現,有的擴散大群,后期大多數出現死亡。為避免基層獸醫(yī)臨床誤診,要根據多頭死豬剖檢相同病變、病理變化和抗體檢測來診斷是否感染非典型豬瘟。
1臨床診斷
1.1流行特點
當前豬瘟的發(fā)生發(fā)展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以地區(qū)散發(fā)性流行多見。注射過疫苗的豬群仍時有發(fā)?。慌R床癥狀不明顯,以體溫高、精神沉郁,拉稀、便秘、厭食、皮膚有出血點或出血斑多見。少數病豬可見到四肢、雙耳、會陰、腹部有出血斑點,不少病例外觀無變化,用解熱、消炎、增強免疫功能藥物可以緩解,2~3 d反復后大多數出現死亡。經常與其他疫病如附紅細胞體病、圓環(huán)病毒病、藍耳病、鏈球菌病混合感染。病理變化也不明顯,后期病情較急較重,使診斷較為困難。
1.2臨床癥狀
易感豬或免疫效價低的豬被該病傳染后,起初有一到數頭首先發(fā)病、死亡,以后發(fā)病頭數不斷增加?;疾∮守i表現為持續(xù)高熱、先便秘后下痢,齒齦黏膜有潰瘍,后期以腹瀉為多,尿黃喝臟水,拱背后肢麻痹,全身發(fā)紅,死后全身青紫等癥狀。早期用藥不理想使癥狀不明顯,病情加長。非典型豬瘟在母豬上無明顯癥狀主要表現為繁殖障礙,常見產死胎、木乃伊胎、死產和產弱仔,新生仔豬先天性感染主要表現為四肢癱瘓、運動失調等神經癥狀。
1.3病理變化
典型眼觀病變以腎、膀胱黏膜、喉頭有針尖大出血點,淋巴結出血、充血切面呈紫白相間大理石樣。慢性病例主要表現為壞死性腸炎。近年豬瘟病例的病理變化不明顯,時見腎蒼白,有針頭大小出血點。脾臟邊緣有鋸齒狀突起,出血點,回盲辨出有多處濾泡潰瘍等,大多數死亡病例都具有兩個以上特征性的病變。為避免對剖檢變化不夠典型病例造成誤診,要配合實驗室檢驗來判斷豬瘟,要采取綜合的防治措施(抗體監(jiān)測和強化免疫)。
1.4實驗室診斷
由豬瘟的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進行診斷比較困難,需要進行實驗室檢查才能確診。豬瘟的實驗室診斷是以抗體檢查為基礎的。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此法簡便易行,可檢測病毒抗原或抗體,為實驗室常用診斷方法。各縣級動物疫病控制機構常年對全縣開展生豬豬瘟抗體監(jiān)測,監(jiān)測免疫效價。為防控豬瘟提供堅實的技術保障和支撐。定期采樣檢查,保證抗體效價是防制豬瘟最強有力的保障。
2基礎防治
豬瘟的預防必須是在加強飼養(yǎng)管理的基礎上嚴格執(zhí)行衛(wèi)生防疫措施,定期消毒,嚴防病原傳入;防疫注射要做到頭頭免疫。強化免疫,保證生豬豬瘟抗體效價常期安全,穩(wěn)定。
2.1強化防疫
(1)嚴格免疫。目前多采用的是30日齡首免(斷奶前后),60日齡二免。在農村分散飼養(yǎng)的地方,仔豬30日齡前后,上欄育肥時,豬瘟和豬丹毒、豬肺疫、豬副傷寒同時注射,可50~60日齡強化免疫豬瘟一次。對于種公母豬,應一年免疫兩次。在免疫劑量方面,母豬常用4~5頭份/頭,仔豬2頭份/頭。
(2)結合當地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免疫監(jiān)測來調整合適的免疫程序。確保免疫效果。
摘要:對非典型豬瘟的診斷及防治方法進行了介紹。
關鍵詞:非典型豬瘟;防治
中圖分類號:S858.2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7-273X(2014)05-0036-01
目前典型豬瘟轉變?yōu)榉堑湫桶Y狀比較多,非典型豬瘟經常與其他疫病混合感染,階段性免疫效價過低等原因。臨床多以新購的仔豬發(fā)病為特征,有時零星出現,有的擴散大群,后期大多數出現死亡。為避免基層獸醫(yī)臨床誤診,要根據多頭死豬剖檢相同病變、病理變化和抗體檢測來診斷是否感染非典型豬瘟。
1臨床診斷
1.1流行特點
當前豬瘟的發(fā)生發(fā)展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以地區(qū)散發(fā)性流行多見。注射過疫苗的豬群仍時有發(fā)?。慌R床癥狀不明顯,以體溫高、精神沉郁,拉稀、便秘、厭食、皮膚有出血點或出血斑多見。少數病豬可見到四肢、雙耳、會陰、腹部有出血斑點,不少病例外觀無變化,用解熱、消炎、增強免疫功能藥物可以緩解,2~3 d反復后大多數出現死亡。經常與其他疫病如附紅細胞體病、圓環(huán)病毒病、藍耳病、鏈球菌病混合感染。病理變化也不明顯,后期病情較急較重,使診斷較為困難。
1.2臨床癥狀
易感豬或免疫效價低的豬被該病傳染后,起初有一到數頭首先發(fā)病、死亡,以后發(fā)病頭數不斷增加。患病育肥豬表現為持續(xù)高熱、先便秘后下痢,齒齦黏膜有潰瘍,后期以腹瀉為多,尿黃喝臟水,拱背后肢麻痹,全身發(fā)紅,死后全身青紫等癥狀。早期用藥不理想使癥狀不明顯,病情加長。非典型豬瘟在母豬上無明顯癥狀主要表現為繁殖障礙,常見產死胎、木乃伊胎、死產和產弱仔,新生仔豬先天性感染主要表現為四肢癱瘓、運動失調等神經癥狀。
1.3病理變化
典型眼觀病變以腎、膀胱黏膜、喉頭有針尖大出血點,淋巴結出血、充血切面呈紫白相間大理石樣。慢性病例主要表現為壞死性腸炎。近年豬瘟病例的病理變化不明顯,時見腎蒼白,有針頭大小出血點。脾臟邊緣有鋸齒狀突起,出血點,回盲辨出有多處濾泡潰瘍等,大多數死亡病例都具有兩個以上特征性的病變。為避免對剖檢變化不夠典型病例造成誤診,要配合實驗室檢驗來判斷豬瘟,要采取綜合的防治措施(抗體監(jiān)測和強化免疫)。
1.4實驗室診斷
由豬瘟的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進行診斷比較困難,需要進行實驗室檢查才能確診。豬瘟的實驗室診斷是以抗體檢查為基礎的。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此法簡便易行,可檢測病毒抗原或抗體,為實驗室常用診斷方法。各縣級動物疫病控制機構常年對全縣開展生豬豬瘟抗體監(jiān)測,監(jiān)測免疫效價。為防控豬瘟提供堅實的技術保障和支撐。定期采樣檢查,保證抗體效價是防制豬瘟最強有力的保障。
2基礎防治
豬瘟的預防必須是在加強飼養(yǎng)管理的基礎上嚴格執(zhí)行衛(wèi)生防疫措施,定期消毒,嚴防病原傳入;防疫注射要做到頭頭免疫。強化免疫,保證生豬豬瘟抗體效價常期安全,穩(wěn)定。
2.1強化防疫
(1)嚴格免疫。目前多采用的是30日齡首免(斷奶前后),60日齡二免。在農村分散飼養(yǎng)的地方,仔豬30日齡前后,上欄育肥時,豬瘟和豬丹毒、豬肺疫、豬副傷寒同時注射,可50~60日齡強化免疫豬瘟一次。對于種公母豬,應一年免疫兩次。在免疫劑量方面,母豬常用4~5頭份/頭,仔豬2頭份/頭。
(2)結合當地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免疫監(jiān)測來調整合適的免疫程序。確保免疫效果。
摘要:對非典型豬瘟的診斷及防治方法進行了介紹。
關鍵詞:非典型豬瘟;防治
中圖分類號:S858.2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7-273X(2014)05-0036-01
目前典型豬瘟轉變?yōu)榉堑湫桶Y狀比較多,非典型豬瘟經常與其他疫病混合感染,階段性免疫效價過低等原因。臨床多以新購的仔豬發(fā)病為特征,有時零星出現,有的擴散大群,后期大多數出現死亡。為避免基層獸醫(yī)臨床誤診,要根據多頭死豬剖檢相同病變、病理變化和抗體檢測來診斷是否感染非典型豬瘟。
1臨床診斷
1.1流行特點
當前豬瘟的發(fā)生發(fā)展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以地區(qū)散發(fā)性流行多見。注射過疫苗的豬群仍時有發(fā)病;臨床癥狀不明顯,以體溫高、精神沉郁,拉稀、便秘、厭食、皮膚有出血點或出血斑多見。少數病豬可見到四肢、雙耳、會陰、腹部有出血斑點,不少病例外觀無變化,用解熱、消炎、增強免疫功能藥物可以緩解,2~3 d反復后大多數出現死亡。經常與其他疫病如附紅細胞體病、圓環(huán)病毒病、藍耳病、鏈球菌病混合感染。病理變化也不明顯,后期病情較急較重,使診斷較為困難。
1.2臨床癥狀
易感豬或免疫效價低的豬被該病傳染后,起初有一到數頭首先發(fā)病、死亡,以后發(fā)病頭數不斷增加?;疾∮守i表現為持續(xù)高熱、先便秘后下痢,齒齦黏膜有潰瘍,后期以腹瀉為多,尿黃喝臟水,拱背后肢麻痹,全身發(fā)紅,死后全身青紫等癥狀。早期用藥不理想使癥狀不明顯,病情加長。非典型豬瘟在母豬上無明顯癥狀主要表現為繁殖障礙,常見產死胎、木乃伊胎、死產和產弱仔,新生仔豬先天性感染主要表現為四肢癱瘓、運動失調等神經癥狀。
1.3病理變化
典型眼觀病變以腎、膀胱黏膜、喉頭有針尖大出血點,淋巴結出血、充血切面呈紫白相間大理石樣。慢性病例主要表現為壞死性腸炎。近年豬瘟病例的病理變化不明顯,時見腎蒼白,有針頭大小出血點。脾臟邊緣有鋸齒狀突起,出血點,回盲辨出有多處濾泡潰瘍等,大多數死亡病例都具有兩個以上特征性的病變。為避免對剖檢變化不夠典型病例造成誤診,要配合實驗室檢驗來判斷豬瘟,要采取綜合的防治措施(抗體監(jiān)測和強化免疫)。
1.4實驗室診斷
由豬瘟的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進行診斷比較困難,需要進行實驗室檢查才能確診。豬瘟的實驗室診斷是以抗體檢查為基礎的。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此法簡便易行,可檢測病毒抗原或抗體,為實驗室常用診斷方法。各縣級動物疫病控制機構常年對全縣開展生豬豬瘟抗體監(jiān)測,監(jiān)測免疫效價。為防控豬瘟提供堅實的技術保障和支撐。定期采樣檢查,保證抗體效價是防制豬瘟最強有力的保障。
2基礎防治
豬瘟的預防必須是在加強飼養(yǎng)管理的基礎上嚴格執(zhí)行衛(wèi)生防疫措施,定期消毒,嚴防病原傳入;防疫注射要做到頭頭免疫。強化免疫,保證生豬豬瘟抗體效價常期安全,穩(wěn)定。
2.1強化防疫
(1)嚴格免疫。目前多采用的是30日齡首免(斷奶前后),60日齡二免。在農村分散飼養(yǎng)的地方,仔豬30日齡前后,上欄育肥時,豬瘟和豬丹毒、豬肺疫、豬副傷寒同時注射,可50~60日齡強化免疫豬瘟一次。對于種公母豬,應一年免疫兩次。在免疫劑量方面,母豬常用4~5頭份/頭,仔豬2頭份/頭。
(2)結合當地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免疫監(jiān)測來調整合適的免疫程序。確保免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