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關(guān)軍
云想衣裳:
我從來就不是什么高大上。相反,你不妨這樣認識我,一個在撲朔迷離的命運漩渦中使勁掙扎、撲騰的家伙。
我認命,甚至有點迷信,當(dāng)然,我以為那是可愛的迷信。譬如,快到36歲時,我就整天惴惴不安。在我生活的當(dāng)?shù)?,人們普遍認為,36這個數(shù)字很不吉利——36歲前后這幾年,當(dāng)事人總是會遇到一些坎坷,甚至有可能面臨血光之災(zāi)。是以,那時我總是很小心,或者說風(fēng)聲鶴唳。
那么,我可以做點什么,應(yīng)該做點什么——人在做,天在看的——做點什么,也許可以減輕我的罪孽。
我是一個老師,老師所能做的只是教好書。其實,在這個年代,把書教好,也總是一件很艱難的事。你不對孩子們犯罪,不對歷史犯罪,也許就已經(jīng)阿彌陀佛了。當(dāng)然,你總是可以找到一些罅隙的。譬如當(dāng)時,我左思右想,想到的一點點可能性就是,讓孩子們讀書。人可以把書帶到任何地方,書也可以把人帶到任何地方。讓孩子們讀書,是一件正確的事情,誰也不會反對;即使有誰抗議,那也是很蒼白的,反對無效,這幾乎是一定的。而且,我當(dāng)時還有想到,讓孩子們讀書,打開他們的一扇窗,讓他們早日見到光,讓他們早日認清這個世界的真相,其實也就是在做功德。這對我,對他們,也是一件挺好的事。
我總是會小心謹慎地保護自己,哪怕是在做一件看起來很美的事。我先是申報了一個課題實驗,親近母語的“大聲讀給孩子們聽”。做課題實驗是幌子,是想掩飾自己的初衷,混個什么證書,獲得同事們的贊譽和校長的首肯,再慢慢做大,才是真實的目的。
然而,做課題實驗是很難的。假戲真做更難。你要大聲地讀給孩子們聽,即使裝模作樣地去做,那么,你起碼首先要有一本書,一本童書。好運的是,課題實驗組在下發(fā)立項通知書的時候,贈送了兩本書:《小王子》和《草房子》。
孩子們真的很喜歡你大聲讀給他們聽的,在我們那個偏僻、近乎隔絕于世的學(xué)校。你看著孩子們澄澈的眼眸,渴望窗外世界的眼眸,真的不忍心就此罷手。何況,我也是父親,我看到了學(xué)生,總是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的兒子——做給兒子看,順便讓兒子也滿足滿足他的渴望,也是件很好玩很有趣的事情的。于是我又做了一件事,在網(wǎng)上發(fā)了許多帖子,請求好心人為我的學(xué)生贈書,順便為學(xué)校的建設(shè)和發(fā)展鼓與呼?,F(xiàn)在我讀起那帖子,依然很感動。僅僅是標題,就讓人有點想做些什么的沖動。標題是,你就是未來。是的,孩子們就是未來,最好的未來;你也是,如果,你愿意為未來指明一個明亮的方向的話。
剛開始,幾乎沒有誰理睬我。這很正常,我們的努力總是會被淹沒。于是我接下來做了兩件事情。一是聯(lián)系到新浪網(wǎng)“揚帆計劃”項目組,讓學(xué)校成為了他們的合作學(xué)校,順理成章的,我也成為了他們的當(dāng)?shù)刂驹刚?。你不要以為成為志愿者就是一件需要破費或者很難的事情。你接收到了贈書,然后組織孩子們讀書,同時把孩子們讀書的情形反饋給好心人,其實也就是在做志愿者,就這么簡單。什么是微公益,就是你從大處著手,從小處著眼突破,做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做一點是一點,做一點算一點,累積小步,以退為進;就是你把握當(dāng)下,不虛構(gòu)美好的未來,不寄希望于一勞永逸地解決社會、教育弊端的所謂“徹底、根本的變革”,而是做些小事情,想些大問題。不要一談到公益,就談錢。錢確實很重要,但錢不是公益的全部。人皆如此——沒有人過于貧窮,以致沒有可給予的;也沒有人過于富裕,以致沒有可領(lǐng)受的。所以,有愛心,很重要;做點什么,哪怕是一點點,很重要。關(guān)鍵是做,做,最重要。
其次,是聯(lián)系我的網(wǎng)友,請求他們的贈書。網(wǎng)絡(luò)真是個好東西。然而,在虛擬的世界里,想要獲取別人的信任,你首先是要坦誠,要真實。我一向如此。在網(wǎng)絡(luò)世界,我和我的現(xiàn)實生活沒有邊界,無縫對接。我說的是,在網(wǎng)絡(luò)上,我從來就是真實不虛的,我的照片、電話、聯(lián)系方式全部都有公布在網(wǎng)上,如果你需要的話,身份證號碼也可以給你。沒什么好怕的,你信任這個世界,這個世界才信任你。
當(dāng)然,我還要感謝我自己,感謝我自己交友甚廣。張文質(zhì)先生說,教師需要有個微革命,這其中就有一條,認識二三十個外地的朋友。我前些年在網(wǎng)上游蕩,認識了不下兩三百個網(wǎng)友,我指的是如果你需要,他(她)可以隨時把身份證號碼報給你的網(wǎng)友。
我不能說我一呼百應(yīng),事實上誰也做不到。但是,你的呼吁,總會得到回應(yīng)。這種回應(yīng)可以是自己給你的孩子們贈書,可以是組織人們?yōu)槟銈兙栀?,可以是轉(zhuǎn)發(fā)你的呼吁,也可以是點贊。這都是好的,都是微公益,都是你這個發(fā)起人值得心存感激的。
這么說吧,慢慢地,似乎是一夜之間,我的行動得到了極大的回應(yīng)。借助“揚帆計劃”平臺,借助我的朋友圈,同時因為我們真實地在讀書,源源不斷的贈書送到了我的手上。不到半學(xué)期,我甚至可以建立起一個圖書室了。事實上,一年后,高標準超規(guī)格的圖書室和閱覽室真的就這么建立起來了。我很滿意,滿意的理由有很多,把愛變成看得見,是其一。但更關(guān)鍵的是,我的兒子也從中獲益良多——他知道了我有在做公益,而且他也可以更容易地看到外面大千的世界了。成全別人,也就是成全自己啊。
我似乎應(yīng)該在這里,對那些捐贈圖書的人一一表示感謝。會采取適當(dāng)?shù)臋C會再次感謝的,當(dāng)然也一一感謝過了。不過,我想我首先應(yīng)該感謝的人是自己。我這么說,他們也許會一笑,但一定不會嗔怪我。是的,我想說的是,你必須首先成為美好的,然后你才會遇見更多美好的人事。我還想說的是,沒有誰是完美的,我也不是,但只要你心存美好,這就夠了——你有自己的私欲,你有自己的顧慮,這都很正常;但你把自己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然后你有那么一刻在凝望明亮那方,你一定就會遇見那些和你尺碼相同的人。所以,大膽地去做吧,美好是會互相傳染的。
我們接著說。我不是在網(wǎng)上也有呼吁么。過了不久,鋪天蓋地的回應(yīng)也來了。先是新浪湖北的一位工作人員和我聯(lián)系,說要選擇我的學(xué)校做一個“微愛傳遞——六一童夢計劃”的公益項目。這當(dāng)然好,我馬上向領(lǐng)導(dǎo)匯報。校長當(dāng)然同意,為孩子們做事,總不會錯的。
先是在學(xué)校收集那些貧困留守兒童的資料和他們的微心愿,一一上傳給活動主辦方,并且做成了公益項目的網(wǎng)頁。然后,我開始籌備活動落地,同時接待媒體。我們最開始是不知道媒體的力量的。他們的號召力和影響力,是你無法想象的,至少是我以前從來沒有想象到的。
這么說吧,我沒想到的是,不知不覺的,我做大了,做大了也還好,大得完全超出了我的預(yù)期,這就比較嚴重。先只是一家媒體,然后第二天,省內(nèi)海陸空的媒體一忽兒全來了。這么多媒體,聚焦一所貧困山區(qū)的鄉(xiāng)村小學(xué)和學(xué)校的孩子們,不能說是絕后,至少在我們那是空前的。
媒體需要的是事實,是故事。然而這些事實和故事從哪里來,只能從我這里來。這些事實和故事的發(fā)掘,當(dāng)然也可以找我的同事,或者直接找到孩子們??墒?,因為最初的聯(lián)絡(luò)人是我,媒體自然首先想到的是我——這個世界上并不缺乏善意,缺乏的是讓善意流向弱勢群體的中間人,你既然已經(jīng)選擇做了中間人,那么你就只有堅持到底,沒有中途退縮的道理。其次,我的同事們也幾乎沒有面對過媒體,看到鏡頭,他們會膽怯,會退縮,會不愿意面對媒體。所以,我不得不開始了幾乎是我一個人接待媒體的境遇。
我無意于批判我的同事們。換做是我,也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是,現(xiàn)在我回想起來,我當(dāng)時沒有更好地和同事溝通,同事們本來可以幫助我更多的。事實上,他們也幫助了我很多。
我這里想說的是,“獨立的個體作出發(fā)自內(nèi)心的決定,決定過一種‘不再分離的生活,為自己在制度之外尋找生活的中心”,是相對容易的事情。雖然世界上最不可戰(zhàn)勝的是自己;但人的內(nèi)心總可以自己做主,誰也無法左右,不是嗎?“這些個體開始彼此尋找對方,并形成‘志同道合的共同體,以提供相互的、支持和發(fā)展共享愿景的機會”,也不難,走出了第一步,下一步就順理成章,就水到渠成了。而我疏忽的恰恰是,“走向公眾,學(xué)會將他們個人的關(guān)注轉(zhuǎn)化為公眾問題,并在此過程中接受富有活力的評論”。這么和你說吧,后來我單槍匹馬的勞心勞神,不被人理解甚至被人誤解,其根本原因,就是我沒有很好地邀請我的同事,就是我不面對更廣大的聽眾,或者簡單點說,就是我的個人英雄主義。
我們剛才談到哪兒呢?哦,是的,媒體一旦注意到了你,他們也就不會再放過你了,他們也不好抓住別人,是吧。所以,你除了面對就是面對。再說,媒體也是在做公益,他們不是來負面報道你,因此,你沒有理由拒絕的。那么,做吧,誰叫你沒有走向公眾呢?不然,還有個人可以來幫你。
可是壓力是很大的,有幾乎兩個月,我沒有睡過一個很落實的覺。白天,我們會到孩子們的家中采訪;晚上,我要籌備第二天采訪的腳本,和其他媒體記者、編輯做好溝通。但更多的是收獲。首先是我見識到了記者們的職業(yè)狀態(tài)。想象一下,長途驅(qū)車到了學(xué)校,他們首先想到的不是吃飯,而是風(fēng)塵仆仆地趕著去采訪,這就足以讓人感概。這種生活,是我這個老師以前從來沒有想到過的,此前,我只看到了他們在鏡頭前的光鮮。當(dāng)然還有認真,記得一家媒體,此前來學(xué)校采訪過了一次,估計是采訪不深入,然后又第二次過來采訪,最后播出的報道也就一分鐘——一分鐘的報道,折騰了兩天;你上一分鐘的課,你會準備好長時間?
人生需要豐富和豐富的痛苦。我雖然只是陪同記者們采訪,然而慶幸的是,我遇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世界,我也遇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自己。我開始重新審視我自己,也開始重新發(fā)現(xiàn)了一個個孩子。
以前,我是沒有注意到他們的。或者說,我注意到的只是一群課堂上的孩子們,而不是這一個孩子,那一個孩子。當(dāng)你真的深入一個家庭,和他們生活一天,你會發(fā)現(xiàn)許多往常你過濾掉的東西。你注意到了嗎,孩子們的床可能也是雞窩?他們的屋子有一面沒有墻,而是用木頭頂著的?為他們做飯的姐姐不會說話,是跪在地上“走路”的,并且二十幾歲的大姑娘了,還近乎赤身裸體?他們的媽媽不在家,說是瘋瘋癲癲地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而其實是因為癡呆傻,親人安排她在賣淫養(yǎng)活她自個兒?
你看到這些,是同情,是憐憫,還是憤怒?這些,對你的教育生活有何影響?還有,當(dāng)好心人為他們家源源不斷地捐贈了錢和物品,他們木訥的父親在別人的陪同下,非要來感謝你,那一條煙你收還是不收,那一只母雞,你要還是不要?這都是全新的體驗,都是另一種真實的相遇。
那時節(jié)的心境,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想不起來了。我只記得,有一天我上街,突然隱隱中聽到有孩子的聲音似乎在叫我。四處尋找,看到了一對扭扭捏捏的雙胞胎在望著我,然后她們牽出一個模樣還算周正的女人向我黏來,把我嚇了一跳?;秀绷撕镁?,我才意識到,這兩個清清爽爽的女生,就是上文中我提到的孩子們。她們變了。她們的媽媽回家了。忽然間,我的鼻子有點酸。
弗洛姆說,“恰恰是通過‘給,我才能體驗到我的力量,我的‘富裕,我的‘活力。 通過我的給,不可避免地會在對方身上喚起某種有生命力的東西。因此我的給同時也包括了使接受者也成為一個給的人,而雙方都會因為喚醒了內(nèi)心的某種生命力而充滿快樂。在給的行為中誕生了新的東西,給和得的人都會感謝這新的力量?!蔽蚁耄菚r候,我才真正領(lǐng)悟到這段話的含義——它離我那么近,就仿佛從我心底蹦出來的。
如今我心底長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其中最大的,是愛,一定都和這些事脫不了關(guān)系。因為,就在那一刻,或者更多的那些時刻,我肯定意識到,作為老師,作為父親,我的心底突然誕生了新的東西——也許是我內(nèi)心的某種生命力或者母性被喚醒了,或者是我知道了父親和老師兩個詞的真正含義,抑或是在此后的歲月中漸漸明白,“原來人之所以可貴,并不在他既已為人,乃在他將進而為更高尚的人。”——這么說,顯得我很矯情,但我的意思是,雖不能至,心向往之,成么?
好,剛才咱們說到的是接待媒體。接著要說的是接受捐贈。我需要再次提醒你的是,有可能接受捐贈的主要負責(zé)人,依然是你。你沒有必要抱怨,這個世界值得抱怨的人事太多,你抱怨不過來。有容乃大,有大乃容——做人做事,站位一定要高,一定要看得遠,一定要大氣,淡定,溫和。你溫和,人家就溫暖。而且接下來的事情,你還要做,并且要做好,沒有時間讓你患得患失的。
當(dāng)然,一旦接受捐贈,而且是面對一個群體的一部分人捐贈,你可能需要做的是事先周密的預(yù)設(shè)和事后周全的生成。譬如,這其中有可能會出現(xiàn),人家捐贈的衣物孩子穿不得,大了,好說;小了,怎么辦?你請求捐贈的是100套衣服,而人家捐贈的是200套衣服,同時你學(xué)校的孩子又是300人,怎么辦?當(dāng)然還有其他更多讓你糾結(jié)的事情。
怎么辦?還能怎么辦,一是盡可能地協(xié)調(diào)和平衡,二是借助這個契機,對孩子們,對家長們,甚至對你的同仁們,進行教育。記住,沒有比這更鮮活的教科書,沒有比這更靈動的課程。
此外,你要盡心盡力去做好,如果有疏忽,你承擔(dān)你應(yīng)有的責(zé)任,沒有誰會責(zé)怪你的。你一定要相信你自己會做好。不過,有一點我要再三提醒你,任何人,處于這一事件中的人,都可能有私欲,但是唯獨你不能有一丁點私欲。你做的是公益,不是“私益”。哪怕你做的是微公益,也絕不能做成“微私益”。
我前面說過了,你信任別人,別人才會信任你。但是人家憑什么信任你?你得好好想想。我想我當(dāng)時所做的是,不忘初心,這樣子才方得始終。初心是什么意思?就是赤子之心,就是干凈做事,清白做人。那時節(jié),我活出的是我真實的自己,我釋放的是自己的全部真性情,雖然我做過很多錯事,遇到過無窮無盡的需要妥協(xié)、需要協(xié)調(diào)的煩心事,但是我都挺過來了,因為我做的是正確的事情,我是在不忘初心地做事,我是在和未來交談,所以,我有勇氣讓年幼的孩子,甚至大人,來欣賞這個世界,來理解這個世界,來寬容、接納這個并不完美的世界,并且按照自身的特點積極地參與這個世界。
暑假前,我接待了最后一批記者。午飯是在晚上吃的。那幾個月,我第一次好好地吃飯喝酒,喝了一瓶啤酒。酒桌上我就覺得不適,堅持到送走客人,蹣跚著回到家,躺倒床上,我突然四肢麻木,電話號碼都撥不好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撥出一個電話,然后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我醒來后,第一眼看到的是自己兒子臉上的眼淚。然后,一剎那間,我突然覺得,我即使不在了,也給孩子留下了點什么,這樣子也還不錯。當(dāng)然,我還想到,也許我本該就此告別人世的。但是,我好好的,只是因為我在做,天在看,是以上蒼覺得我還有用,就留下了我吧。那一刻,我很感激,感激自己,感激自己做過的點滴,感激這個世界上一切完美的不完美的人事。
當(dāng)然,我更要感謝那些“新的力量”,并因此希望傳染包括你在內(nèi)的更多的人,讓愛變得讓更多的人看得見,讓更多的人獲得新生。我這樣子說,是負責(zé)任的。因為過后不久,我換了新學(xué)校。新學(xué)校的“微公益”,我們正在努力做,也做得還不錯。而老學(xué)校呢,依然在堅持,就前些天,我還得到消息,除了各家媒體的回訪仍在進行,書籍仍在源源不斷地捐贈,捐贈方都延伸到省外,延伸到港澳臺去了??磥?,只要播下一粒種子,它終究會長成一棵大樹的——你存不存在,種子都會發(fā)芽的;而想到,那顆種子是你種下的,你又是該多么驕傲??!
向更美好的未來張看,我想和你一起,努力著,攙扶著,行動著,如何?
花想容
(作者單位:湖北松滋市王家橋小學(xué))
責(zé)任編輯 李 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