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月華
艾塞那肽注射液聯(lián)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研究
牛月華
目的 探討艾塞那肽注射液聯(lián)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服用二甲雙胍一段時間但血糖控制不理想的T2DM患者136例, 加用艾塞那肽注射液, 考察不良反應的同時, 檢測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時血糖(2 hPG)、糖化血紅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甘油三酯(TG)、膽固醇(TC), C肽水平(C-P)、胰島β細胞功能(HOMA-β)和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HOMA-IR)等指標在治療前后的變化情況。結果 治療3個月后, FPG、2 hPG、HbA1c、LDL-C、HDL-C、TG、TC, C-P水平及HOMA-IR指數(shù)與治療前相比, 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HOMA-β指數(shù)與治療前相比有一定程度增加,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HDL-C水平與治療前比較, 雖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艾塞那肽注射液聯(lián)合二甲雙胍可顯著控制T2DM患者血糖水平, 并能有效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的幾率, 明顯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艾塞那肽注射液;二甲雙胍;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T2DM)是世界范圍內最為廣泛的一種代謝性疾病, 約占整個糖尿病發(fā)病率的95%以上, 其在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均廣泛流行。目前, 我國的糖尿病患者約為3000萬人, 而到2030年, 將增加到1億人。T2DM可以引起多種急性和慢性并發(fā)癥, 嚴重威脅人類健康[1]。而研究表明, 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對減少T2DM的并發(fā)癥具有重要意義。本院利用艾塞那肽注射液聯(lián)合二甲雙胍治療T2DM患者136例, 取得較好效果, 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患者選自本校附屬醫(yī)院2013年1~12月入院的T2DM患者136例, 其中男64例, 女72例, 病程2.4~11.2年, 年齡35~75歲, 平均年齡62.1歲。入選患者入院前均口服二甲雙胍控制血糖, 但效果不理想, FPG>7.0 mmol/L, 且HbA1c高于7%, 并排除T1DM患者。
1.2 實驗方法 在繼續(xù)服用二甲雙胍基礎上, 皮下注射艾塞那肽注射液, 5 μg/次, 2次/d;從第2個月起, 10 μg/次, 2次/d,注射時間在餐前60 min內。在注射艾塞那肽注射液過程中,應逐步減少二甲雙胍用量。治療周期為3個月, 在治療期間,詳細記錄不良反應, 并檢測FPG、2 hPG、HbA1c、LDL-C、 HDL-C、TG、TC及C-P水平, 并計算HOMA-β和HOMA-IR指數(shù)。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處理, 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 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3個月的治療期間內, 無低血糖情況出現(xiàn), 艾塞那肽注射液治療前后心電圖、尿常規(guī)、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和血壓等情況無顯著變化。治療初期個別患者有頭疼、頭暈、惡心等輕度不良反應, 隨著治療時間延長, 上述不良反應逐漸消失。
給予艾塞那肽注射液治療3個月后, T2DM患者FPG、2 hPG、HbA1c水平及HOMA-IR指數(shù)與治療前相比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而HOMA-β指數(shù)與治療前相比有一定程度增加,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果見表1。同時, 患者治療后的LDL-C、TG、TC及C-P水平與治療前相比, 均顯著性降低,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HDL-C水平與治療前比較, 雖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果見表2。
表1 136例T2DM患者治療前后FPG、2 hPG、HbA1c、HOMA-β和HOMA-IR的比較
表1 136例T2DM患者治療前后FPG、2 hPG、HbA1c、HOMA-β和HOMA-IR的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5
時間FPG(mmol/L)2 hPG(mmol/L)HbA1c(%)HOMA-βHOMA-IR治療前9.5±2.613.4±2.59.2±2.172.3±28.87.7±1.0治療后6.7±1.4a 9.1±1.9a5.3±1.7a86.7±43.2a3.9±0.6a
表2 136例T2DM治療前后LDL-C、HDL-C、TG、TC及C-P的比較
表2 136例T2DM治療前后LDL-C、HDL-C、TG、TC及C-P的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5;bP>0.05
時間LDL-C(mmol/L)HDL-C(mmol/L)TG(mmol/L)TC(mmol/L)C-P(pmol/L)治療前3.7±1.61.2±0.23.3±1.56.5±1.8302.5±44.7治療后2.5±0.9a1.4±0.3b2.3±0.8a5.1±2.1a739.4±74.8a
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為G蛋白偶聯(lián)受體, 廣泛分布于胰島、胰腺、腎臟、甲狀腺、胃腸道、心臟及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等多處組織和器官中, 可以起到葡萄糖濃度依賴性刺激胰島素分泌的作用[2]。艾塞那肽是一種新型的T2DM治療藥物, 由39個氨基酸組成, 能在體內模擬GLP-1的作用,從而具有GLP-1激動劑的活性。因此, 艾塞那肽除了具有刺激胰島素分泌直接調節(jié)血糖的效果外, 還具有改善胰島β細胞功能、抑制β細胞凋亡、促進β細胞分化和增生的作用, 從而全面改善T2DM患者的胰島素抵抗程度, 并減少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本研究采用艾塞那肽注射液聯(lián)合二甲雙胍的治療方案, 在治療期間內, 患者除出現(xiàn)輕度頭疼、頭暈、惡心等不良反應外, 并無明顯不良作用, 證明該藥是安全的, 此結果與蔣平等[3]的報道一致。治療3月后, FPG、2 hPG、HbA1c、LDL-C、HDL-C、TG、TC, C-P水平及HOMA-IR指數(shù)與治療前相比, 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HOMA-β指數(shù)與治療前相比有一定程度增加,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HDL-C水平與治療前比較,雖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說明該藥是有效的, 此結果與康志強等[4]的報道一致。
綜上所述, 艾塞那肽注射液聯(lián)合二甲雙胍可以顯著降低T2DM患者血糖水平, 并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的幾率, 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且已得到證實。因此, 艾塞那肽注射液作為一種新型降血糖藥物, 可以為T2DM患者提供一種更為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
[1] Matthaei S, Stumvoll M, Kellerer M, et al.Pathophysiology and pharma cological treat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Endoce Rev, 2000, 21(6):585-596.
[2] Holst JJ, Gromada J.Role of incretin hormones in the regulation of insulin secretion in diabetic and nondiabetic humans.Am J Physiol Endocrinol Metab, 2004, 287(2):E199-E206.
[3] 蔣平, 王曉梅, 朱斌, 等.艾塞那肽聯(lián)合吡格列酮治療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療效觀察.藥學實踐雜志, 2012, 30(4):296-298.
[4] 康志強.艾塞那肽治療2 型糖尿病的臨床研究.中國醫(yī)療前沿, 2012, 70(20):21-22.
132013 北華大學校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