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國訪花食蚜蠅物種與訪花特征研究概況與探討

      2014-09-07 10:08:32杜秀娟張金榮吉國強張娜娜于德江李金功周海城宋麗文
      吉林林業(yè)科技 2014年6期
      關(guān)鍵詞:甘菊女貞傳粉

      杜秀娟,張金榮,吉國強,張娜娜,于德江,李金功,周海城 ,宋麗文

      (1.山西林業(yè)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林學系,山西 太原 030009;2.長白山自然保護管理中心,吉林 長白山 134504;3.吉林省林業(yè)科學研究院,吉林 長春 130033)

      食蚜蠅是雙翅目中較大一個科,記載的食蚜蠅約230屬6 000余種。我國已知約90屬400余種,據(jù)估計約有600余種[1]。食蚜蠅成蟲在R4+5脈與M1+2脈之間有1條兩端游離的褶皺狀或骨化的偽脈[2]。食蚜蠅Syrphid,源于希臘文surphos gnat,指能飛的小昆蟲。因其飛翔時呈投擲狀,并能停滯在空中某個點,發(fā)出嗡嗡聲音,故英文名hoverfly,德文名為Schwebefliegen。食蚜蠅成蟲有訪花習性,人們常在植物的花上采集到此蟲,具有訪花習性的食蚜蠅稱為訪花食蚜蠅,英文也稱flowerfly[3]。多數(shù)食蚜蠅成蟲訪問花朵時取食花蜜和花粉,但主要取食花粉[4,5]。

      (杜秀娟等,2006;2008;2009;彭東輝等,2008;龍見坤等,2010;潘朝暉等,2010;張云毅等,2012)對我國吉林長白山、貴州貴陽、陜西漢中、西藏林芝、寧夏、華南地區(qū)的訪花食蚜蠅種類進行了調(diào)查[6~12],(潘朝暉等,2010)報道了林芝地區(qū)訪花食蚜蠅種類區(qū)系[11],(龍見坤等,2010;王兵等,2010)對部分地區(qū)或植物上優(yōu)勢訪花昆蟲的訪花行為、訪花頻率、傳粉特征進行了初探[5,11],(孫穎和卓麗環(huán),2009)對黑帶食蚜(Episyrphusbalteatus)的訪花行為進行了觀察[13],(龍見坤等,2010)探究了金葉女貞(Ligustrumvicaryi)上訪花食蚜蠅的訪花行為與多樣性[10],(張云毅等,2012)對大櫻桃(Cerarasspp.)[12]、(彭東輝等,2008)對多花野牡丹(Melastomaaffine)[9]、(王兵等,2010)對寧夏枸杞(Lyciumbarbarum)[5]、(孫穎和卓麗環(huán),2009)對百子蓮(Agapanthusafricanus)[13]、(洪嵐等,2011)對薇甘菊(Mikaniamicrantha)[14]的傳粉特征及訪花食蚜蠅種類進行了研究。

      1 訪花食蚜蠅物種

      1.1 訪花食蚜蠅物種名變化

      訪花食蚜蠅物種名變化情況見表1。

      表1 訪花食蚜蠅物種中文名變化

      從表1中可以看出,訪花食蚜蠅物種中文名存在爭議的有6種,隸屬5屬。閱讀文獻中中文名均存在一個異名中文名。以漢中地區(qū)訪花食蚜蠅名錄與《中國動物志》及其它文獻中中文名差異居多。表1中中文名同名物種具有2個拉丁名。

      表2開花植物上訪花食蚜蠅物種數(shù)

      注:-未說明。

      1.2 訪花食蚜蠅物種特征

      訪花食蚜蠅200種,隸屬于62屬[5~15]。吉林省訪花食蚜蠅已知43種,新記錄種23種,新種1種[7,8,16];貴州貴陽28種,新記錄種14種[10];西藏林芝46種,新記錄種22種[11];漢中地區(qū)有141種53 屬[16];寧夏和華南地區(qū)各4種[5,14]。

      1.2.1開花植物上訪花食蚜蠅物種特征

      開花植物上訪花食蚜蠅物種特征見表2。

      從表2中可以看出,6種開花植物金葉女貞、寧夏枸杞、薇甘菊、多花野牡丹、大櫻桃和百子蓮訪花食蚜蠅種類存在差異。貴陽市金葉女貞花期訪花食蚜蠅最多,采食花蜜的食蚜蠅28種,隸屬于2亞科17屬[10]。寧夏枸杞和薇甘菊上訪花食蚜蠅4屬4種,枸杞17種傳粉昆蟲有4種訪花食蚜蠅[5];薇甘菊1種定名,3種未定名[14]。多花野牡丹和大櫻桃訪花或傳粉昆蟲種類中訪花食蚜蠅科有3物種,僅鑒定到屬,未鑒定到種[9,12]。百子蓮上最少,僅1種,為黑帶食蚜蠅[13]。

      1.2.2不同生境物種特征

      不同生境下金葉女貞訪花食蚜蠅多樣性存在一定差異,物種數(shù)、個體數(shù)以及物種個體分布的均勻性均對多樣性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不同生境下金葉女貞訪花食蚜蠅相似性指數(shù)介于0.447~0.759之間[10]。

      ①訪花食蚜蠅分布在1個地區(qū)的有160物種。②分布在2個地區(qū)的有20個物種,1個物種為2個地區(qū)的新記錄種,12個物種為1個地區(qū)的新記錄種,1個物種為1個地區(qū)的新種,6個物種為非地區(qū)新記錄種。③分布3個地區(qū)的有12個物種,6個物種為1個地區(qū)新記錄種,3個物種為2個地區(qū)新記錄種,3個物種為非新記錄種。④分布4個地區(qū)的有6個物種,2個物種為1個地區(qū)新記錄,1種為2個地區(qū)新記錄,3個物種為4個地區(qū)分布種。⑤分布5個地區(qū)的有1個物種,為長尾管蚜蠅 (Eristalistenax),非所有地區(qū)新記錄種。具體情況見表3。

      表3 中國訪花食蚜蠅名錄

      2 訪花食蚜蠅訪花特征

      2.1 訪花時間

      食蚜蠅訪問薇甘菊的時間為11:00~12:00時和14:00~15:00時[14];訪問金葉女貞至上午10:00~11:00時達全天最高峰值,12:00時后,訪花食蚜蠅數(shù)量逐漸減少[10]。黑帶食蚜蠅訪問百子蓮集中于12:00~13:00時,不同年份訪花頻率不同[13];漢中地區(qū)訪花時間集中于11:00時 和14:00時,為訪花高峰期,溫度越高,訪花次數(shù)越多[17]?;?guī)Ч苎料壟c長尾管蚜蠅訪花活躍期為9:00~13:00時[17]。

      2.2 訪花頻率

      1 d中食蚜蠅訪問薇甘菊的平均頻率為5.5次[14];金葉女貞上食蚜蠅在貴陽河濱公園、省委大院、師大寶山校區(qū)和青云路的訪花頻率和在花序的滯留時間差異不顯著[10]。食蚜蠅訪花的回訪頻率較高[13]。

      2.2.1日訪花頻率

      2.2.1.1黑帶食蚜蠅

      黑帶食蚜蠅為百子蓮及漢中農(nóng)田的優(yōu)勢訪花昆蟲物種[13],其訪花活動主要集中在12:00~13:00時,黑帶食蚜蠅在始花期、盛花期的訪花頻率差異不大[13]。2007年,百子蓮黑帶食蚜蠅單花訪問頻率幾乎為0; 2008年,訪花頻率平均為每花0.42、0.32、0.38次·h-1[13]。漢中地區(qū),1 d中訪花頻率出現(xiàn)兩個高峰值,分別為11:00時和14:00時,每朵花上停留9 s左右[17]。

      2.2.1.2灰?guī)Ч苎料壟c長尾管蚜蠅

      灰?guī)Ч苎料壟c長尾管蚜蠅為漢中農(nóng)田葡萄(Vitisvinifera)、小蘿卜(Raphanussativus)、菊科(Asteraceae)優(yōu)勢訪花昆蟲物種,8~9 s每朵花[17]。長尾管蚜蠅是寧夏枸杞優(yōu)勢訪花種類,未觀察訪花頻率[15]。

      2.2.2季節(jié)訪花頻率

      漢中農(nóng)田中,長尾管蚜蠅、黑帶食蚜蠅和灰?guī)Ч苎料墸? a中不同月份活動個體數(shù)存在差異[17]。 漢中農(nóng)田黑帶食蚜蠅(Episyrphusbalteatus)訪花季節(jié)動態(tài)變化特點是2月和11月不活動,而長尾管蚜蠅1月與2月不活動[16]。

      2.3 訪花行為

      食蚜蠅偏愛食取花蜜,喜歡訪問盛花期的花,常常在1朵花內(nèi)長時間停留,取食花蜜、柱頭上攜帶的花粉及分泌的黏液,有時也舔食花藥里的花粉,蠅類雖無專門攜花粉的器官,但胸部或背部觸及花藥時,可攜帶花粉,靠體毛的黏附進行傳粉[13]。棕邊管蚜蠅(Eristalisarbustorum)和長尾管蚜蠅主要取食寧夏枸杞的花粉,具有輔助傳粉的作用[5]。

      黑帶食蚜蠅訪花時呈“Z”字或“8”字飛舞,利用中足和腹部末端支撐身體,溫度越高,次數(shù)越多[17]。灰?guī)Ч苎料壴L花行為與長尾管蚜蠅相仿[17]。

      2.4 訪花選擇

      利用“Y”型嗅覺儀測定大斑鼓額食蚜蠅(Scaeuaalbomaculat)對山楂(Crataeguspinnatifida)、榆葉梅(Prunstriloba)、桃花(Prunuspersica)、迎春花(Jasminumnudiflorum)、丁香(Syringaoblata)、白車軸草(Trifoliumrepens)花的選擇,結(jié)果表明,大斑鼓額食蚜蠅對6種植物的選擇差異不顯著[19]。

      3 探討

      3.1 擴大種類研究地區(qū)

      訪花食蚜蠅研究以吉林省、貴州省、西藏、陜西、寧夏和華中地區(qū)居多[5~7,10,11,14,15,18],未來可調(diào)查中國其它地區(qū)訪花食蚜蠅種類,以確定廣布種與狹布種等。

      3.2 多開展促進結(jié)實率研究

      訪花食蚜蠅以宏觀的生態(tài)學方面研究居多,大都為多樣性、訪問植物的傳粉特征,微觀方面測定了大斑鼓額食蚜蠅對6種植物的選擇。今后,在研究訪花食蚜蠅傳粉生態(tài)學宏觀特點的同時,應(yīng)探究微觀方面訪花食蚜蠅的訪花機理及宏觀方面促進訪問植物的結(jié)實狀況。

      3.3 與訪問植物的綠色防控相結(jié)合

      訪花食蚜蠅的幼蟲大部分取食重要的害蟲蚜蟲,可利用訪花食蚜蠅的這一特性,綠色控制蚜蟲??扇斯わ曈L花食蚜蠅,在利用其提高低結(jié)實率植物結(jié)實的同時,使訪花食蚜蠅幼蟲期與訪問植物蚜蟲的發(fā)生期吻合,起到對訪問植物蚜蟲綠色控制的目的。

      [1]成新越.食蚜蠅[J].生物學通報,2004,39(2):9-12.

      [2]薛萬琦,趙建銘.中國蠅類(上冊)[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2000.

      [3]黃春梅,成新越.中國動物志[M].北京:科學出版社, 2012.

      [4]霍科科,鄭哲民,張宏杰. 中國食蚜蠅科(Syrphidae)研究進展[J]. 漢中師范學院學報,2002,(3):70-75.

      [5]王兵,焦恩寧,秦墾弘,等. 寧夏枸杞傳粉生態(tài)學初步研究[J].西北植物學報,2010,30(1):68-77.

      [6]杜秀娟,任炳忠,吳艷光,等.長白山北坡訪花昆蟲研究(I)—吉林省訪花食蚜蠅科昆蟲23新記錄種[J].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06,28(4):373-375.

      [7]杜秀娟,任炳忠,李娜,等.長白山北坡訪花食蚜蠅的種類與時空分布[J].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08,30(1):8-13.

      [8]杜秀娟,任炳忠,吳艷光,等. 長白山北坡不同海拔及干擾程度下訪花食蚜蠅群落的差異[J].昆蟲學報,2009,52(5):551-560.

      [9]彭東輝,張啟翔,黃啟堂,等. 多花野牡丹傳粉生物學觀察[J].福建林學院學報,2008,28(2):115-120.

      [10]龍見坤,羅慶懷,潘盛波,等.貴陽市區(qū)金葉女貞上訪花食蚜蠅物種多樣性及訪花行為研究[J].環(huán)境昆蟲學報,2010,32(2):235-242.

      [11]潘朝暉,王保海,霍科科.林芝地區(qū)八一鎮(zhèn)食蚜蠅科訪花昆蟲區(qū)系(雙翅目)[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0,38(25):13790-13792.

      [12]張云毅,武文卿,馬衛(wèi)華,等.大櫻桃傳粉昆蟲的調(diào)查研究[J].中國農(nóng)學通報,2012,28(25):272-276.

      [13]孫穎,卓麗環(huán). 百子蓮的傳粉昆蟲及其訪花行為研究[J].上海農(nóng)業(yè)學報,2009,25(1):87-91.

      [14]洪嵐,沈浩,葉萬輝,等.入侵雜草薇甘菊的傳粉昆蟲及其訪花行為研究[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1):98-102,120.

      [15]袁越,霍科科,任炳忠.長白山地區(qū)食蚜蠅科二新種記述(雙翅目,食蚜蠅科) [J]. 動物分類學報,2011,36(3):799-802.

      [16]Cheng LP,Zhang SL,Zhang HJ,et al.Research On the Species Diversity Of Flower-Visiting Syrphidae in the Farmland Of Hanzhong Area[J].Agricural science&Technology,2011,12(4):554-558.

      [17]Zhang SL,Chen LP,Zhang HJ,et al.Flower-visiting Habitus of Three Common Syrphids in Farmland of Hanzhong Area in Early Spring[J].Agricultural Science&Technology,2011,12(9):1355-1358.

      [18]程麗萍,張史玲,張宏杰,等.漢中地區(qū)農(nóng)田生態(tài)系統(tǒng)訪花食蚜蠅物種多樣性調(diào)查[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1,39(17):10506-10509.

      [19]章曼媛.大斑鼓額食蚜蠅對采訪植物的選擇性研究[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2,(1):6.

      猜你喜歡
      甘菊女貞傳粉
      女貞和烏鶇
      讀者(2023年2期)2023-02-20 08:10:40
      薇甘菊生物防治的研究進展
      植物爭奪傳粉昆蟲降低其多樣性
      薇甘菊光能利用及葉綠素合成在不同光照強度下的響應(yīng)
      蜜蜂巴士站
      具有授粉互惠關(guān)系的非自治周期植物傳粉系統(tǒng)的持久性
      薇甘菊的發(fā)生現(xiàn)狀及防治措施
      可愛的德國甘菊
      綠化用女貞樹上的果實,可以采來入藥嗎?
      大葉女貞銹壁虱藥物防治試驗
      榕江县| 屯昌县| 利辛县| 防城港市| 邢台市| 新闻| 阜城县| 新郑市| 中山市| 永康市| 潞城市| 徐汇区| 景东| 彝良县| 合作市| 鱼台县| 永春县| 南安市| 高青县| 甘南县| 句容市| 临朐县| 南靖县| 华坪县| 古蔺县| 伊通| 佳木斯市| 金塔县| 阿坝| 长治县| 西青区| 许昌市| 洪湖市| 靖边县| 仙桃市| 托克托县| 屯昌县| 博野县| 乌恰县| 时尚| 横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