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律廷
主持人語
受人矚目的“復(fù)旦大學(xué)投毒案”終審之后,當(dāng)事人林森浩——一個免試進入復(fù)旦大學(xué)醫(yī)學(xué)院攻讀碩士學(xué)位的高材生,用一句話來概括自己墮落的根源:“思維方式是我能力上的弱點……我需要把自己的思維方式做一些調(diào)整?!睋?jù)林森浩的父親說,林森浩是個“很上進,很孝順,很顧家,很善良的孩子”。那么,他為何瞬間變成了殺人魔鬼?在眾多校園案件中,我們看到一個共性:當(dāng)事人往往將自己與被害人(同學(xué)、老師、戀人等)的關(guān)系,理解為此消彼長的競爭關(guān)系,甚至是你死我活的對手關(guān)系。他們會在失去理智時遷怒于對方,直到痛下毒手。反思我們的家庭教育,似乎大都忽視了對孩子“共贏思維”的培養(yǎng),教給孩子的只有競爭。那么,我們?nèi)绾纬弥⒆幽暧?,將“與他人共贏”的意識深深烙在孩子的心里?我們?nèi)绾我?guī)避惡性競爭帶給孩子的功利性的思維模式,營造出一種“多方共贏、互助友愛、敬畏生命、堅守底線”的良性思維?
灰姑娘的繼母不是壞人
(郭女士,34歲,繪本館店主)
我的繪本館會定期請專家給小朋友講故事。在一堂課上,專家問孩子們:“如果你是后媽,你會不會阻止灰姑娘參加王子的舞會?要誠實喲!”其中有幾個孩子回答“會”,理由是愛自己的女兒,希望女兒當(dāng)上王后。
老師就此啟發(fā)孩子:“所以,灰姑娘的后媽只是對別人不夠好,可是她對自己的孩子很好,你們明白了嗎?她不是壞人,只是她還不能夠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去愛其他的孩子?!?/p>
老師告訴孩子們:“后媽和姐姐們之所以痛苦,是因為她們相信世界上只有一位王子。但是,我告訴你們:世界上有很多像王子一樣優(yōu)秀的男子,如果王子沒有選擇你,你也可以很幸福,甚至比灰姑娘更幸?!?/p>
孩子們恍然大悟:“哇!要是后媽和姐姐們明白這個道理,她們一定會真誠地祝?;夜媚铮筒挥媒?jīng)歷割腳趾、割腳跟的苦頭了?!?/p>
在課后溝通中,專家感慨當(dāng)下教育在培養(yǎng)孩子共贏思維方面的嚴(yán)重缺失,我也從中得到啟發(fā),在日常生活中刻意用點滴的生活小事來培養(yǎng)女兒湘湘的共贏思維。當(dāng)湘湘緊緊抱著糖果,不愿意分享的時候,我會告訴她:“分享出去,你就會得到更多?!彼龂L試去做,我總給她加倍的獎勵。如此訓(xùn)練多次,湘湘就會意識到,分享能讓糖果倍增。有時候她主動分享,人家也會主動回報她。得到意想不到的禮物,湘湘就更愿意分享了。
別的小孩到我家玩,湘湘緊緊抱牢玩具大叫:“我的,我的!”我的策略是下次提前問她:某某小朋友晚上要來,哪個玩具是你特別不想分享的?湘湘告訴我之后,我會把那個玩具收到柜子里。然后我問她:“剩下的玩具可不可以給她分享?”湘湘點點頭。她分享之后,我給她獎勵。慢慢地,她意識到“玩具可以越分享越多,大家一起才好玩”。我發(fā)現(xiàn)這比強行奪走孩子的玩具給其他小朋友效果更好。
湘湘上幼兒園之后,班里唯一一個比較新的凳子,成了大家午睡后快速起床的動力。我也鼓勵湘湘穿衣服快一點,爭取搶到新板凳,但是我會問:“沒搶到的時候,你恨不恨搶到的人?”當(dāng)她表達自己的嫉妒和怨氣時,我就引導(dǎo)她用換位思考來消除不良情緒:某某從前搶位子也失敗過,她經(jīng)歷過你現(xiàn)在的感受。假如哪天你搶到了新板凳,你希望別人為你高興,還是因此討厭你?
我的婆婆質(zhì)疑我:“上好的中學(xué)、大學(xué),都要競爭。資源是有限的,你不教她利己,將來她會吃虧的?!钡?,我和老公都相信未來社會是“團隊作戰(zhàn)”的時代,孩子擁有寬廣的心胸和合作精神要比計較眼前的蠅頭小利重要得多。
在幼兒園,湘湘常會聽到小朋友說“某某是我的好朋友,我要把芭比娃娃給她玩”、“你不是我的好朋友,我不給你玩”之類的話。小孩子之間因為親疏關(guān)系,常常在分享這件事上表現(xiàn)出不公平。這種情況,我事后會和湘湘討論:假如你帶來的分享物只給自己的好朋友,別人想要怎么辦?雖然他跟你關(guān)系不是很好,但是他被拒絕的時候是不是很難過?我?guī)椭嫦嫱ㄟ^情感的換位,感受別人的心理,并學(xué)會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慢慢建立起“平等分享”的規(guī)則。
看動畫片和讀繪本時,我常常引導(dǎo)湘湘拋開“好與壞”的模式思考問題。比如,看《喜羊羊與灰太狼》時,我問湘湘:“灰太狼一家,總是餓肚子,也不開心。你能不能想出對大家都好的解決辦法,比如發(fā)明羊肉味道的豆腐,口感很好的青草蛋糕?”再比如,湘湘爺爺愛看抗日劇,我告訴湘湘:“是戰(zhàn)爭讓這些鬼子變成了壞人,在和平年代里,他們或許是很愛家人、很有愛心的好人。所以,無論何時,在不傷害自己的前提下,都不要傷害生命?!?/p>
我鼓勵湘湘參加鋼琴考級,借此來提升她的自信心。當(dāng)湘湘在四級考試遭遇失敗時,我給她買了一個蛋糕。一是獎勵她經(jīng)歷的練琴辛苦,二是獎勵她真誠地向考級成功的興趣班同學(xué)表示祝賀。我們教導(dǎo)她:“爭第一名是好的,但是失敗后的心態(tài)也同樣重要?!?/p>
有一天,湘湘告訴我:“明天幼兒園要評比,老師讓穿衣服最慢的陳曉敏請假(注:因為老師之間惡性競爭,會讓‘拖后腿’的孩子評比當(dāng)天不去幼兒園)。但是我跟老師求情,保證明天午休起來時,我會很快穿好衣服然后幫陳曉敏穿。”這件事足以說明,我的教育是有效果的。
今年3月份,電視新聞上出現(xiàn)了恐怖分子在昆明火車站濫殺無辜的畫面。當(dāng)大人發(fā)表自己看法的時候,湘湘突然說:“那些人(暴徒)為什么不知道被砍的人不是壞人?他們(暴徒)或許很不開心,但他們不應(yīng)該傷害生命?!睆倪@句話里,我更是聽出了湘湘已經(jīng)知道“敬畏生命,不遷怒于無辜”的做人底線。
小孩子的世界就像白紙一樣,大人告訴他世界有足夠多的資源來分享,他就會善待自己和別人;大人灌輸他世界是弱肉強食勝者為王,他就會爭強好勝,不擇手段。在這個時代,跟孩子講“共贏”,講“和諧”,講“大家好,我才能好”,講“為別人成功而祝?!薄疾皇侨菀椎氖虑?,但只要堅持去做,就會有收獲。
得不到的就能毀滅?
(常先生,44歲,國企員工)
我兒子建安上幼兒園小班時,幼兒園建議我們轉(zhuǎn)學(xué)。園長告訴我,吃點心的時候,建安吃完還想要,被老師拒絕了。建安生氣地往老師的托盤里吐口水,說:“我得不到,你也甭想得到!”當(dāng)老師要將他拉出去罰站的時候,他推倒了桌子,小朋友的盤子都掉到了地上。
這件事足以說明,我兒子曾經(jīng)多么自我、霸道。我妻子婚后一直不孕,做試管嬰兒失敗兩次后才生出建安??上攵?,兒子在家里是多么受寵。不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寵愛他,他媽媽更對他唯命是從。建安控制欲和求勝心都特別強,如果大家不按他的想法做事,或是做游戲輸了,他就會用打人來宣泄??吹剿翢o忌憚地打老人,我想管教他,我爸卻罵我:“40歲才養(yǎng)出來的兒子,你還舍得打?”每次建安出去玩,爺爺奶奶總會帶著很多零食。當(dāng)建安打人或是搶東西時,他們就以送零食的方式撫慰受欺負(fù)的小朋友。建安上幼兒園后,這樣的事越來越多。老人們習(xí)慣了登門道歉,回來也只是口頭警告建安,還向我隱瞞這些事。
幼兒園建議我們轉(zhuǎn)學(xué),家人們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yán)重性。我借著幼兒園最終作出的“留校察看”的決定,表達了自己的立場:“下次我管教建安,你們最好出去遛彎兒。要是攔我,我就帶著建安搬出去住?!?/p>
那段時間,我經(jīng)常從電視上找反面教材教育兒子,當(dāng)看到壞人因為做了壞事受到懲罰時,我會趁機教育兒子:“這個人小時候霸道任性慣了。長大了,他過得不幸福,就去禍害別人。這跟你推倒幼兒園的餐桌是一個道理:你得不到,你就不許別人得到……這種想法必須改變?!?/p>
接下來,只要建安做損人利己或者損人也不利己的事情,我都會堅決制止他,并用他最害怕的坐懲罰凳和沒收玩具等方式來管教他。我特別反對棍棒教育,但是建安的毛病根深蒂固,當(dāng)別的方法都沒用的時候,我也會動手。但是,絕大多數(shù)時候,我都盡量心平氣和地擺事實,講道理,引導(dǎo)他培養(yǎng)共贏思維和自我節(jié)制的能力。
在幼兒園老師建議下,我從圖書館借了《贏不是一切》《手不是用來打人的》《語言不是用來傷人的》等兒童繪本和兒子一起看。通過講故事的方式,我引導(dǎo)建安知道“贏”要有哪些底線——比如公平競爭、不打人、不傷人、不損害公共利益……
我家人都喜歡打牌,建安也很愛觀看。我故意在打牌的時候壓著我的同伴,最終讓對家贏了。建安大叫:“爸爸,他是你的同伴,你壓的應(yīng)該是對家!”我趁機引導(dǎo)他:“你和同伴一起贏,是不是更開心?”或者說:“你看,輸牌的人也玩得很開心,這說明‘讓別人贏’并不丟臉。游戲中贏不是一切,公平才最重要,輸?shù)闷鹨彩呛媚袃??!?/p>
針對“打人”問題,除了嚴(yán)加管教,我還想了個“養(yǎng)蠶”的好辦法。蠶的身體很軟、很弱小。兒子在給它們換桑葉的時候,必須輕手輕腳。他稍微不留神,就會讓蠶死于非命。從一個黑黑的小卵,到白胖胖的蠶蟲,建安體會著陪伴生命成長的驚喜與不易,他的愛心和細(xì)膩也同蠶寶寶一起長大。雖然,他偶爾還是發(fā)脾氣打人,但我提醒他“要向小朋友真誠道歉”時,他不再是很敷衍地說“對不起”,而是真誠地給人家吹一下或揉一下。
周末的時候,我?guī)еò踩ゲ莸厣咸咔?。如果有其他小朋友加入,我就把他們編成“進攻隊”,我做守門員。我讓建安教那些不怎么會踢的小朋友,并且傳球給他們。當(dāng)小朋友進球的時候,建安隨之高興得手舞足蹈,他意識到“幫助別人去贏”,也很開心。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嚴(yán)格管教和悉心陪伴,建安改變很大。老師也反映說,建安身上唯我獨尊、自私自利的毛病已得到明顯改善。
共贏思維與分享行動
(孔老師,上海浦東幼兒園高級教師)
大家都知道要讓孩子學(xué)會“分享”。然而,很多家長卻不懂得分享背后的“共贏思維”,以至于孩子的分享行動仍受“利己思維”的支配。
我來舉幾個例子:有的孩子只將自己的東西分給要好的同伴,卻對另外的孩子非常刻薄。有的孩子將零食、玩具隨便分發(fā):“給你們吧,反正我家里多著呢!”有的孩子在分享時附加條件:“我給你,你要選我做班長?!边€有的孩子是迫于父母的威逼利誘而分享:“給你吧,其實我一點都不想這么做?!?/p>
在以上的例子中,家長都忽略了培養(yǎng)孩子的思維。正確的做法是,先培養(yǎng)孩子的共贏思維,然后用分享的行動去強化這種思維。因為思維雖然看不見摸不著,卻會真正影響孩子一生。那么,如何培養(yǎng)共贏思維呢?
首先,家長要認(rèn)同孩子的感受。每個孩子都有與生俱來的獨占意識和利己思維。案例中湘湘的媽媽理解孩子對某些玩具的感情,她在小朋友到來前會問孩子“哪些玩具你不想分享”。這樣做,既維護了湘湘在小朋友心目中慷慨的形象,又避免了到時候搶玩具的尷尬。最重要的是,她一直用快樂的感受引導(dǎo)湘湘學(xué)習(xí)分享。湘湘分享了,所以感覺很快樂,然后她就愿意多分享一點,然后感覺更快樂……最后,孩子發(fā)現(xiàn)這個奇妙的規(guī)律,由內(nèi)而外地愿意去分享。
其次,家長要以身作則來引導(dǎo)孩子。某些家長常給孩子唱高調(diào),要求孩子“不自私”、“大方一點”、“考慮別人”,自己卻在為人處世上非常利己。這樣的家庭教育,只會讓孩子變成一個裝大方的偽君子。家長要給孩子做榜樣,并且在小細(xì)節(jié)上引導(dǎo)孩子。
再次,家長要充滿耐心地鼓勵,讓孩子感受到他和小朋友之間,存在著共同的幸福點。如果他滿足別人,就會給自己帶來幸福;如果他只顧自己,給別人帶來痛苦,自己也會更痛苦。有的家長對孩子說:“你要分享,這才是好孩子?!蔽也唤ㄗh幼兒家長動輒將孩子的行為與人格的形容詞(比如好、壞)聯(lián)系起來,這會給孩子帶來“我不得不分享,否則我就很壞”的壓力。我建議家長幫助孩子發(fā)現(xiàn):“你看他得到分享后笑得多開心!”這樣,孩子感覺到他給別人帶來了快樂,通過分享給大家?guī)砹丝鞓贰?/p>
對于一些特別霸道自我的孩子,家長們在設(shè)立規(guī)矩的同時,可充分使用游戲的方法。扮演被狼欺負(fù)的羊、倒地?zé)o人扶的狐貍爺爺、沒人喜歡的禿頭娃娃等弱者角色,會讓孩子感受到別人的需要,喚起同情的情緒體驗,促進他們社會性的發(fā)展。
進行“幫助別人贏”的球賽、爬山、競賽等活動對這些孩子也大有裨益。家長常問孩子:“你最想幫助誰贏(成功)?你可以教他點什么?”家長要教孩子關(guān)心贏的過程,而不是結(jié)果。讓孩子意識到自己幫助別人獲得了成功,他們的友誼就更深厚,更令人愉悅。
共贏思維的另一重要方面,是幫孩子樹立道德底線,讓他們知道,無論何時都不能將自己的失敗遷怒于旁人。當(dāng)孩子受挫的時候,教他們用運動、語言等方式來移情。在孩子情緒穩(wěn)定之后,家長再幫他們審視失敗,正確歸因。這樣,孩子從小就知道遷怒于人和傷及生命是絕對不能做的事,他們長大后就會成為一個讓父母放心、對社會有益的人。
〔編輯:馮士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