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曾有過不少富貴的吝嗇之徒,很多還是身居要職的官場之人。他們有的是從家人身上省錢,有的是從手下那里挖錢。這些吝嗇之人儲蓄錢財成癮,有人還因為心疼錢財而丟了性命。
曹操堂弟曹洪:
太子借絹也心疼
三國時期的曹洪,是曹操的堂弟,曾隨曹操南征北戰(zhàn),被拜為都護將軍,是曹操手下諸人中的第一巨富。魏文帝曹丕還在做太子時,有一次找曹洪借一百匹絹。曹洪覺得心疼,百般托詞不愿意借,結果惹惱了曹丕。曹丕即位后,找了個由頭把這位堂叔下到獄中,準備處死他。后來幸得卞太后求情,曹洪才免于一死。
武陵王蕭紀:
熔金成餅忽悠將士
南北朝時的武陵王蕭紀,是梁武帝的第八子,頗有武略,少得父寵,按說不應該把錢財當一回事,可他偏偏極其吝嗇。
史載,蕭紀曾率軍攻打江陵,他熔金成餅,100個金餅一籃,裝了100多籃,高高掛起,以此激勵將士英勇殺敵,但這位吝嗇鬼每戰(zhàn)結束從不論功行賞,遂軍心大亂,叛逃者十之八九,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兩岸十四城俱降,自己也在亂軍中死于非命。
司馬元宗逵:
買口棺材也裝窮
明朝謝肇制《五雜俎》記載:唐朝時有個元宗逵,官為果州司馬。他家有名婢女死了,就吩咐值班的管家說:“我家的老婢女死了,應該為她找一口棺材入殮出殯。我初來乍到,家里窮得很,買不起新棺材,只要買到能用的就行。你也不必說是我家要買,說是你們家要買就行了?!惫芗页鲩T把元宗逵的這番話說給大家聽,大伙兒都笑話這位司馬太小氣,把他的這番話作為茶余飯后的笑料。
吏部侍郎張允:
防妻偷錢把各種鑰匙別腰間
五代的后漢時期,吏部侍郎張允也以吝嗇出名。他害怕妻子偷偷地拿他的錢用,就把各種鑰匙都別在腰間,走起路來叮叮當當亂響,乍一聽像是個身上掛了很多耳環(huán)首飾的女人。郭威兵變后,張允躲到一座破廟里勉強保住了性命,可是卻讓兵丁把他的鑰匙一股腦兒全給搶了去。等他回到家里一看,早已被搶劫一空,張允心如刀絞,“哇”的一聲,鮮血狂噴,不到半日竟一命歸西。
江寧巡撫湯斌:
兒子買一個雞蛋也要罰跪
清代康熙年間,江寧巡撫湯斌被尊為“理學名臣”。湯斌一生以清苦的生活砥礪名節(jié),其為人之吝嗇十分出名。據(jù)有關文獻記載,這位老先生有一天心血來潮,查看家中賬本,發(fā)現(xiàn)上面買了一個雞蛋,頓時大怒,問是誰買的,下人答說是公子。他便把兒子召來,將其罰跪在庭下數(shù)落道:“你以為蘇州的雞蛋與河南是一樣的價錢?你想吃雞蛋,就回河南老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