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作者:
諶梓同
上海市理工大學(xué)附屬小學(xué)五年級
郵編,200093
對一個人的了解,莫過于自己了。我從小到大就生活在家長、老師和朋友們的贊美聲中,因為我聰明,接受能力強。正因為這一點,我養(yǎng)成了一個壞習(xí)慣,那就是做什么事總要偷工減料,耍耍小聰明。然而,一件事卻讓我認識到了“聰明”的代價。
記得去年暑假,我報名參加了一個鋼琴比賽,鋼琴老師給我布置了一首很長的曲子,要求我每天練習(xí)一個小時。我想:我這么高的天賦,這種簡單的曲子哪用得了那么久,二三十分鐘就足夠了。想當年我鋼琴八級不也是偷工減料就考了個優(yōu)秀嗎?
就這樣我開始應(yīng)付老師,每天練習(xí)三十分鐘卻騙他說是一個小時。一個月后,鋼琴比賽如期而至。由于幾段樂譜背得不是很熟,我在后臺準備的時候拼命搶記曲譜,還沒完全背熟就輪到我上臺了。坐在鋼琴前,我朝臺下一看,臺下的攝像機、照相機和數(shù)百名觀眾的眼睛都聚焦在我身上,這么大的陣勢我還是第一次經(jīng)歷。糟糕,一緊張,我腦子里突然一片空白,本來勉強記得的樂譜猶如空氣中的輕煙,似有似無,想抓卻不知如何下手。關(guān)鍵時刻,我看見媽媽在前排沖我做手勢,我像抓住救命稻草一般拼命地朝臺下的媽媽擠眼睛、扭鼻子,希望她能舉起樂譜讓我偷看一下,可她竟然指著鋼琴示意我開始演奏。這下死定了,早知道這樣我就老老實實勤奮練習(xí)了,怎么辦呢?臺下期待的寧靜讓我收回心猿意馬的胡思亂想,賽場如戰(zhàn)場??!觀眾的眼神炙烤著我通紅的臉,他們的目光是如此的兇狠,如此的毒辣,好像下一秒我出錯后他們就會立刻捧腹大笑,那是毒辣的嘲笑,陰冷的諷刺。我呆若木雞地靜坐了幾秒,箭在弦上,不得不發(fā),只好硬著頭皮憑感覺開始彈奏。我自己都感覺曲不成調(diào),錯音連片,簡直是慘不忍聽。我實在彈不下去了,僵硬地從凳子邊站起來,向觀眾們鞠了個躬,匆匆走下臺去,留下身后的噓聲、倒彩聲和嘆息聲。這只是噩夢的開始,媽媽在兩周后詢問了評委,我竟是那天比賽的最后一名。
經(jīng)過這次的失敗,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奮加百分之一的靈感。如果你只有百分之一的靈感,那么你的收獲也會只有百分之一。這就是“聰明”的代價。
(指導(dǎo)教師:詹海樺)
閱讀提示:
驕傲自滿和小聰明讓小作者付出了一次沉重的代價,可是這次失敗卻讓小作者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也看清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可以說這也是一次有意義的經(jīng)歷。文章文筆流暢,心理的描寫和詞匯的運用都很到位,是篇不錯的習(xí)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