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斯拉夫電影故事片《橋》中,有這樣一組細節(jié),當(dāng)瓦爾特押著那位被俘的德國軍官進入德國的橋頭指揮所的時候,那位叫脫格曼的上校向他行納粹禮,瓦爾特說:“請把你的那只手也舉起來?!边@時候,脫格曼上校才發(fā)現(xiàn)他的諜報員已經(jīng)被瓦爾特俘虜了,諜報員對脫格曼上校說:“屈服吧,上校。”在當(dāng)代生活中,我居然也有了這樣的感受。
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場景,大家都站好了等著照相,當(dāng)然不是那種工作照,是生活中的某種團聚,被拍照之人都會伸出剪刀手說“耶”,這令我有些不習(xí)慣。因為在我的青年時代,攝影師都說“好”,或者“笑一笑”,才開始照。而現(xiàn)如今都改成“耶”了,人家都“耶”,你不“耶”,就顯得太落伍了。那就“耶”吧。
曾幾何時,兩個人分手,彼此都說“再見”,而今全部改成“拜拜”了。中青年“拜拜”就不必說了,老年人也跟著絆絆磕磕地“拜拜”。因為大家都“拜拜”,你就不能不“拜拜”。
過去我們遇到令人驚訝的事情,都說“啊,太好了”或者“太讓人吃驚了”,現(xiàn)在則改成“哇”了。遇到好吃的菜都說:“哇,太好吃了!”或者說:“哇,你打扮得太漂亮了!”人人都“哇”,就你不“哇”也不好。所以,你也得跟著“哇”。
過去,在飯店里吃過飯,吃完都喊:“服務(wù)員,結(jié)賬?!倍褚宦筛某伞奥駟巍薄?/p>
過去彼此之間稱“同志”。前不久一個85歲的老作家給我打電話,他在電話里說的第一句話是“阿成同志”,我聽了精神不覺為之一震。是啊,現(xiàn)在也只有85歲的老人才會稱對方“同志”,聽說即便是在官場上也很少稱“同志”,都直接稱官銜:張局,李局,王處,趙處。
過去呢,我們稱小丫頭為“小姑娘”,而今,45歲(或48歲以下之女性)都改稱“女孩兒”、“女生”或者“美女”了。過去我們僅稱小伙子,現(xiàn)在改稱帥哥??偠灾?,當(dāng)今整個社會的傳統(tǒng)稱謂絕大部分發(fā)生了改變,即便是牽扯到直系親屬,爹也改成了“爹地”,媽改成“媽咪”。
我現(xiàn)在馬上就要出門,又將要面對這些新的稱謂,雖然我不是那么情愿,但我還是對自己說,阿成同志,屈服吧。
這就是生活。
(摘自《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