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父母沖突對子女攻擊性行為的影響

      2014-09-27 17:21羅媛張海鐘李鵬程
      克拉瑪依學刊 2014年3期
      關鍵詞:子女

      羅媛+張海鐘+李鵬程

      摘 要: 采用內隱測驗和問卷調查相結合的方法,以564名大學生為調查對象,探討了父母沖突與子女攻擊性行為之間的關系。結果顯示:父母沖突對子女的外顯攻擊性行為和內隱攻擊性行為均有顯著影響;威脅程度、應對效果、沖突程度和解決情況對子女的外顯攻擊性行為有顯著的預測作用;解決情況、涉己沖突、三角關系和沖突歸因對子女的內隱攻擊性行為有顯著的預測作用。結論:影響子女攻擊性行為的主要因素是父母沖突帶給子女的威脅感和父母解決沖突的模式。

      關鍵詞: 父母沖突;子女;外顯攻擊性行為;內隱攻擊性行為

      中圖分類號:G7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0829(2014)03-0059-05

      父母沖突,也可以叫做夫妻沖突或婚姻沖突,是家庭關系中最核心和最顯著的一種人際關系沖突。沖突的雙方因為不同的態(tài)度、興趣和行為目標,而造成了婚姻雙方關系的阻隔、不一致和間斷性的溝通障礙,并通過語言或非語言的方式來傳遞矛盾與沖突的信息。這種沖突關系以子女作為參照點,稱為父母沖突。[1]41父母沖突造成的消極影響不僅會涉及夫妻關系本身,更重要的是會波及整個家庭成員,尤其是對子女的影響后果更為嚴重。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父母之間不同程度的沖突會對親子關系造成極大的破壞,這是一個外顯的過程;如果從子女對父母沖突的知覺這個角度來看,父母沖突則更具殺傷力,因為這是一個緩慢的、持久的、內隱的沖突解決的習得過程。子女很可能從父母沖突的過程中,習得了憤怒、仇恨、恐懼、怨憤、不滿和野心等不合理情緒和能量的合法解決方式與釋放途徑,那就是父母沖突的復制與重演。攻擊性行為又稱侵犯性行為,是許多物種中普遍存在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是針對他人的所有傷害行為。這種傷害行為如果伴有語言侮辱、動作攻擊的話,則屬于外顯、可覺察的攻擊性行為;如果是非言語、非動作性的攻擊性情緒或態(tài)度,則屬于內隱攻擊性行為,如憤怒、鄙視、傲慢等。攻擊性行為并不只局限于人類之間,還可以被引申到人類對自然物體的破壞。[2]240

      以往研究對象多數(shù)都是兒童,而對成年人的相關研究明顯不足。本次研究嘗試選取大學生作為被試,進行一次系統(tǒng)的回顧性研究,從子女對父母沖突知覺這個角度出發(fā),通過對子女外顯攻擊行為和內隱攻擊觀念的測量,來初步探討子女對父母沖突的知覺特征,以及父母沖突對子女攻擊行為的作用機制,并且突出內隱社會認知因素在解釋沖突信息的傳遞、轉換和內化方面的重要性。以期在和諧家庭的建立、家庭關系的改善和兒童良好的社會適應性發(fā)展,以及在預防校園暴力慘劇的發(fā)生和降低青少年犯罪率等方面,為家庭、學校和社會提供一個新鮮的理論視角與實踐指導,并能夠為相關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鑒和補遺。

      一、 對象與方法

      (一)被試者

      本研究采取隨機抽樣的方法,選取西北師范大學、西北民族大學和蘭州交通大學三所大學的本科生共計580人作為被試者,發(fā)放問卷580份,收回問卷572份,其中有效問卷564份。被試的年齡分布為17—21歲(19±0.88);其中,男性358人,女性206人。

      (二)內隱測驗法

      為了克服圖片材料存在的缺陷和更好地隱蔽測驗目的對被試的干擾,本研究采用詞干補筆與偏好判斷的方法來測量個體的內隱攻擊性行為。[3]48

      1.測驗材料

      本研究所選取的測驗詞組題干共有25個,相對應的測驗選項有75個詞語(詞頻相近),按照屬性可以分為三類:攻擊性詞語、中性詞語和干擾詞語(各25個)。其中,攻擊性詞語包括10個身體攻擊性詞語(這里主要指軀體沖突方面的詞語,如打架)、10個語言攻擊性詞語(這里主要指用于謾罵他人的詞語,如蠢材)和5個冷攻擊性詞語(這里主要指對他人情緒或精神上的無言攻擊和冷淡、輕視、放任與疏遠的態(tài)度,如冷漠)。

      2. 測驗程序

      在正式測驗開始之前,主試人員先告訴被試者測驗的目的和規(guī)則,然后進行測驗練習,等被試者完全熟悉測驗的規(guī)則之后開始正式測驗。同時,將用于記錄測驗結果的答題卡發(fā)給被試者,要求被試者快速在目標字中選一個字與探測字組成詞組,并把所選字的編號寫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上。

      所有的測驗材料都是通過多媒體來呈現(xiàn)給被試的。具體方法:一次只呈現(xiàn)一組題目,包括一個探測字(詞組題干)和三個目標字(備選詞語),讓被試者進行自由組詞;每組題目的呈現(xiàn)時間為1秒,兩組題目之間的間隔時間為3秒。此外,在目標字的排序上采用拉丁方設計,這樣可以避免連續(xù)作答測驗題目而造成的空間順序誤差。

      測驗舉例:

      探測字:打________

      目標字:A.架B.掃C.理

      (三)問卷調查法

      內隱測驗完畢之后,填寫《父母沖突兒童知覺量表》和《攻擊性行為問卷》,用以測量父母沖突情況和子女的外顯攻擊行為?!陡改笡_突兒童知覺量表》是由我國學者池麗萍、辛自強于2002年翻譯和修訂后的量表。[4]554修訂后的CPIC包括7個分量表(沖突程度、解決情況、涉己沖突、威脅程度、應對效果、三角關系和沖突歸因)和38個項目。在記分方法上,采用從“完全符合”到“完全不符合”的五點記分法。CPIC最初是用于8—14歲的兒童問題的研究,后來,有研究者在17—21歲青少年群體中施測,結果表明CPIC也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豆粜孕袨閱柧怼肥荁uss-Durkee Hostility Inventory(BDHI)問卷的修訂版,經(jīng)Buss. A.H和Wilshire Boulevard修訂后于2000年由西方心理服務出版社出版。該問卷用來測量一般的攻擊性行為傾向和阻止攻擊性行為的能力,適用于兒童和成年人。該問卷由四個分量表組成:身體性攻擊(身體憤怒的表達)、語言性攻擊(爭論性和敵對性的語言)、憤怒(焦慮和自我控制的意識)和敵意(憎恨、孤立、不合群、偏執(zhí)狂)。該問卷包括29個項目,采用五點記分法:1分(完全不同)到5分(完全相同),總分在29—145分之間;分數(shù)越高,表明自我覺察的攻擊性越強。

      (四)統(tǒng)計方法

      數(shù)據(jù)管理和統(tǒng)計分析都是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中完成的。

      二、結果

      (一)父母沖突與子女外顯攻擊性行為的相關分析

      通過父母沖突信息的七個維度與子女外顯攻擊性行為的相關分析,結果表明:父母沖突的程度(頻率與強度)、解決情況、涉己沖突、給子女造成的威脅感受、以及子女對沖突的應對策略與子女外顯攻擊性行為之間有顯著性相關,p<0.05。

      (二)父母沖突對子女外顯攻擊性行為的預測

      通過父母沖突對子女外顯攻擊性行為的一元方差分析,結果顯示父母沖突對子女的外顯攻擊性行為存在顯著的影響,F(xiàn)=1.271,p<0.05。為了回答一些更具體的問題,比如在父母沖突中,哪些沖突信息會影響子女的外顯攻擊性行為,以及這些沖突信息對外顯攻擊性行為的預測作用大小等。本研究采用全部因素進入(Enter)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沖突程度、解決情況、威脅程度和應對效果四個因素進入預測模型,p<0.05。此外,從B值我們可以看出,父母沖突給子女帶來的威脅感,對子女外顯攻擊性行為的預測作用最大,其次是應對效果、沖突程度和解決情況。(見表1)

      (三)父母沖突對子女外顯攻擊性行為的影響

      通過多因素方差分析,結果表明:沖突程度對子女的敵意情緒、沖突的解決情況對子女的言語性攻擊、沖突的威脅程度對子女的身體性攻擊和敵意情緒有顯著影響,p<0.05。而子女對沖突的應對效果對外顯攻擊性行為的影響不顯著,p>0.05,但這并不意味著應對效果對子女的外顯攻擊性行為就不會產(chǎn)生影響,最合理的解釋應該是應對效果很可能是一個協(xié)同影響因素。(見表2)

      endprint

      (四)父母沖突對子女內隱攻擊性行為的影響

      通過父母沖突與子女內隱攻擊性行為的相關分析,結果表明兩者之間存在非常顯著的正相關r=0.291, p<0.01。同時,方差分析的結果顯示父母沖突對子女的內隱攻擊性有顯著的影響,F(xiàn)=1.687,p<0.01。采用全部因素進入(Enter)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解決情況、涉己沖突、三角關系和沖突歸因四個因素進入回歸模型。其中,父母對沖突的解決模式對子女內隱攻擊性行為的預測作用最大,B=0.813,其次是子女對沖突的歸因,B=0.523;涉己沖突,B=-0.462;三角關系,B=0.269。(見表3)

      從數(shù)據(jù)分析的結果來看,子女內隱攻擊性行為主要是通過對父母沖突解決模式的觀察來獲得的,而并非由沖突本身的強度來決定,這也是不同于外顯攻擊性行為的一個特征。如果父母之間的沖突采用不良或暴力的手段來解決,那么這種沖突行為則會對子女的內隱攻擊觀念起到直接的強化作用。但是,沖突的不良解決模式并不會直接導致子女爆發(fā)外顯的攻擊性行為,這主要是因為還有子女對沖突原因的分析、子女與父母的關系因素的介入,使得一些外顯的攻擊性行為很可能被暫時抑制下來,形成了潛藏的內隱攻擊性觀念。

      三、討論

      父母沖突對子女的外顯和內隱攻擊性行為都有顯著性影響,但是在具體的影響因素和影響方式上存在著差異。

      (一)在父母沖突對子女外顯攻擊性行為的影響方面

      本研究的結果表明:父母沖突的程度、沖突的解決情況、子女知覺到的威脅程度和自我應對效果四個因素對外顯攻擊性行為有顯著的預測作用。外顯攻擊性行為的產(chǎn)生是由危險性因素(沖突程度和沖突威脅等)與保護性因素(沖突解決情況和沖突應對等)共同作用的結果。Fincham 和Osborne認為真正由父母沖突所導致的兒童問題行為只占10%的比例。由于一些保護性因素的存在, 即使是生活在高沖突家庭中的兒童, 也不一定就會產(chǎn)生更多的身心發(fā)展問題。比如父母對沖突的建設性解決或能夠對子女進行合理解釋,這樣,子女可以從父母沖突的良好解決模式中獲得對沖突的合理性認知和有效解決方法,從而減輕了子女的心理恐懼,提高了子女應對沖突與挫折的能力和技巧。[5]75但是,不可忽視的是,父母沖突發(fā)生的次數(shù)和強度以及通過沖突傳遞給子女的威脅信號,仍然對子女的外顯攻擊性行為有極其顯著的預測作用,尤其是在保護性因素缺失(父母不能有效溝通和妥善解決沖突,以及子女缺乏應對沖突和挫折的技巧與心理準備)的情況下。對于這個問題,Davies 和Cummings的情緒安全理論認為,兒童在長期生活中已經(jīng)形成了對父母沖突和家庭關系的一般認識,當兒童面臨沖突情境時,有關父母關系、家庭關系的表征使兒童立即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進而表現(xiàn)出恐懼、痛苦、警戒和明顯的敵意等情緒反應,如果這種消極情緒長期持續(xù)下去,則會導致抑郁和焦慮等心理疾病。[6]387為了減少、消除沖突帶來的消極情緒,兒童會主動調節(jié)父母沖突在自己面前的暴露程度。但缺乏情緒安全感的兒童可能會調節(jié)不當,如過分卷入沖突,成為被攻擊的對象,或者完全逃避沖突以減少消極后果而增加安全感。

      (二)在父母沖突對子女內隱攻擊性行為的影響方面

      本研究的結果表明:解決情況、涉己沖突、三角關系和沖突歸因四個因素對子女內隱攻擊性行為有顯著的預測作用。子女內隱攻擊性行為主要是通過對父母沖突解決模式的觀察來獲得的,而并非由沖突本身的強度來決定。在這個方面,以往的研究并沒有給予足夠的關注,他們主要探討的是態(tài)度、價值觀和認知方式等在父母沖突與子女的攻擊性行為之間的中介作用,而且分析的主要是外顯攻擊性行為(類型、方式、次數(shù)、強度等)。[7]127但是,內隱攻擊性行為并不完全等于個體對攻擊性行為的態(tài)度,而應該是個體對沖突的內在情緒表達。它著重強調的是過去經(jīng)驗和已有認知結果積淀下的一種無意識結構,這種影響是在顯意識水平上無從覺知、但又潛在地作用于個體對社會現(xiàn)象的反應,如直覺、態(tài)度、判斷和決策等。應該說,父母沖突對子女內隱攻擊性行為的影響,是一個緩慢、潛在和持久的過程,也是子女觀察和學習父母解決沖突的過程。

      總之,人類社會到處存在著沖突,小到社會成員之間的人際沖突,大到國家、民族之間的利益沖突。沖突,是人類社會發(fā)展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社會現(xiàn)象。從這一點上來說,一個家庭中存在父母沖突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家庭成員之間一點兒沖突也沒有,反而顯得不正常了。而且,父母沖突本身對子女也有一定的教育意義,能夠使子女學會如何處理各種復雜的人際關系。但是,父母應該學會如何更具建設性地解決他們之間的沖突,為子女提供解決各種沖突的積極榜樣,而不是簡單地暴力攻擊或使用冷暴力。否則,可能會給子女提供一種錯誤解決各種問題的模式——以暴制暴,復制暴力!

      參考文獻:

      [1]葉光輝.家庭中的循環(huán)性沖突[J]. 應用心理學研究,1999(2).

      [2]David R.Shaffer .發(fā)展心理學[M]. 鄒泓等譯. 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5.

      [3]朱嬋媚,宮火良,鄭希付. 未成年人內隱攻擊性特征的實驗研究[J]. 心理學探新,2006(2).

      [4]池麗萍,辛自強.兒童對婚姻沖突的感知量表修訂[J].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3(8).

      [5]Fincham FD,Osborne. Marital conflict and children: Retrospect and rospect [J]. Clin Psychol Rev,1993(13).

      [6]Davies.P& Cummings.E. M. Marital conflict and child adjustment: An emotional security hypothesis [J].PsychologicalBulletin,1994(16).

      [7]楊阿麗等.父母沖突、青少年的認知評價及其與青少年社會適應的關系[J]. 心理與行為研究,2007(2).

      endprint

      (四)父母沖突對子女內隱攻擊性行為的影響

      通過父母沖突與子女內隱攻擊性行為的相關分析,結果表明兩者之間存在非常顯著的正相關r=0.291, p<0.01。同時,方差分析的結果顯示父母沖突對子女的內隱攻擊性有顯著的影響,F(xiàn)=1.687,p<0.01。采用全部因素進入(Enter)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解決情況、涉己沖突、三角關系和沖突歸因四個因素進入回歸模型。其中,父母對沖突的解決模式對子女內隱攻擊性行為的預測作用最大,B=0.813,其次是子女對沖突的歸因,B=0.523;涉己沖突,B=-0.462;三角關系,B=0.269。(見表3)

      從數(shù)據(jù)分析的結果來看,子女內隱攻擊性行為主要是通過對父母沖突解決模式的觀察來獲得的,而并非由沖突本身的強度來決定,這也是不同于外顯攻擊性行為的一個特征。如果父母之間的沖突采用不良或暴力的手段來解決,那么這種沖突行為則會對子女的內隱攻擊觀念起到直接的強化作用。但是,沖突的不良解決模式并不會直接導致子女爆發(fā)外顯的攻擊性行為,這主要是因為還有子女對沖突原因的分析、子女與父母的關系因素的介入,使得一些外顯的攻擊性行為很可能被暫時抑制下來,形成了潛藏的內隱攻擊性觀念。

      三、討論

      父母沖突對子女的外顯和內隱攻擊性行為都有顯著性影響,但是在具體的影響因素和影響方式上存在著差異。

      (一)在父母沖突對子女外顯攻擊性行為的影響方面

      本研究的結果表明:父母沖突的程度、沖突的解決情況、子女知覺到的威脅程度和自我應對效果四個因素對外顯攻擊性行為有顯著的預測作用。外顯攻擊性行為的產(chǎn)生是由危險性因素(沖突程度和沖突威脅等)與保護性因素(沖突解決情況和沖突應對等)共同作用的結果。Fincham 和Osborne認為真正由父母沖突所導致的兒童問題行為只占10%的比例。由于一些保護性因素的存在, 即使是生活在高沖突家庭中的兒童, 也不一定就會產(chǎn)生更多的身心發(fā)展問題。比如父母對沖突的建設性解決或能夠對子女進行合理解釋,這樣,子女可以從父母沖突的良好解決模式中獲得對沖突的合理性認知和有效解決方法,從而減輕了子女的心理恐懼,提高了子女應對沖突與挫折的能力和技巧。[5]75但是,不可忽視的是,父母沖突發(fā)生的次數(shù)和強度以及通過沖突傳遞給子女的威脅信號,仍然對子女的外顯攻擊性行為有極其顯著的預測作用,尤其是在保護性因素缺失(父母不能有效溝通和妥善解決沖突,以及子女缺乏應對沖突和挫折的技巧與心理準備)的情況下。對于這個問題,Davies 和Cummings的情緒安全理論認為,兒童在長期生活中已經(jīng)形成了對父母沖突和家庭關系的一般認識,當兒童面臨沖突情境時,有關父母關系、家庭關系的表征使兒童立即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進而表現(xiàn)出恐懼、痛苦、警戒和明顯的敵意等情緒反應,如果這種消極情緒長期持續(xù)下去,則會導致抑郁和焦慮等心理疾病。[6]387為了減少、消除沖突帶來的消極情緒,兒童會主動調節(jié)父母沖突在自己面前的暴露程度。但缺乏情緒安全感的兒童可能會調節(jié)不當,如過分卷入沖突,成為被攻擊的對象,或者完全逃避沖突以減少消極后果而增加安全感。

      (二)在父母沖突對子女內隱攻擊性行為的影響方面

      本研究的結果表明:解決情況、涉己沖突、三角關系和沖突歸因四個因素對子女內隱攻擊性行為有顯著的預測作用。子女內隱攻擊性行為主要是通過對父母沖突解決模式的觀察來獲得的,而并非由沖突本身的強度來決定。在這個方面,以往的研究并沒有給予足夠的關注,他們主要探討的是態(tài)度、價值觀和認知方式等在父母沖突與子女的攻擊性行為之間的中介作用,而且分析的主要是外顯攻擊性行為(類型、方式、次數(shù)、強度等)。[7]127但是,內隱攻擊性行為并不完全等于個體對攻擊性行為的態(tài)度,而應該是個體對沖突的內在情緒表達。它著重強調的是過去經(jīng)驗和已有認知結果積淀下的一種無意識結構,這種影響是在顯意識水平上無從覺知、但又潛在地作用于個體對社會現(xiàn)象的反應,如直覺、態(tài)度、判斷和決策等。應該說,父母沖突對子女內隱攻擊性行為的影響,是一個緩慢、潛在和持久的過程,也是子女觀察和學習父母解決沖突的過程。

      總之,人類社會到處存在著沖突,小到社會成員之間的人際沖突,大到國家、民族之間的利益沖突。沖突,是人類社會發(fā)展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社會現(xiàn)象。從這一點上來說,一個家庭中存在父母沖突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家庭成員之間一點兒沖突也沒有,反而顯得不正常了。而且,父母沖突本身對子女也有一定的教育意義,能夠使子女學會如何處理各種復雜的人際關系。但是,父母應該學會如何更具建設性地解決他們之間的沖突,為子女提供解決各種沖突的積極榜樣,而不是簡單地暴力攻擊或使用冷暴力。否則,可能會給子女提供一種錯誤解決各種問題的模式——以暴制暴,復制暴力!

      參考文獻:

      [1]葉光輝.家庭中的循環(huán)性沖突[J]. 應用心理學研究,1999(2).

      [2]David R.Shaffer .發(fā)展心理學[M]. 鄒泓等譯. 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5.

      [3]朱嬋媚,宮火良,鄭希付. 未成年人內隱攻擊性特征的實驗研究[J]. 心理學探新,2006(2).

      [4]池麗萍,辛自強.兒童對婚姻沖突的感知量表修訂[J].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3(8).

      [5]Fincham FD,Osborne. Marital conflict and children: Retrospect and rospect [J]. Clin Psychol Rev,1993(13).

      [6]Davies.P& Cummings.E. M. Marital conflict and child adjustment: An emotional security hypothesis [J].PsychologicalBulletin,1994(16).

      [7]楊阿麗等.父母沖突、青少年的認知評價及其與青少年社會適應的關系[J]. 心理與行為研究,2007(2).

      endprint

      (四)父母沖突對子女內隱攻擊性行為的影響

      通過父母沖突與子女內隱攻擊性行為的相關分析,結果表明兩者之間存在非常顯著的正相關r=0.291, p<0.01。同時,方差分析的結果顯示父母沖突對子女的內隱攻擊性有顯著的影響,F(xiàn)=1.687,p<0.01。采用全部因素進入(Enter)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解決情況、涉己沖突、三角關系和沖突歸因四個因素進入回歸模型。其中,父母對沖突的解決模式對子女內隱攻擊性行為的預測作用最大,B=0.813,其次是子女對沖突的歸因,B=0.523;涉己沖突,B=-0.462;三角關系,B=0.269。(見表3)

      從數(shù)據(jù)分析的結果來看,子女內隱攻擊性行為主要是通過對父母沖突解決模式的觀察來獲得的,而并非由沖突本身的強度來決定,這也是不同于外顯攻擊性行為的一個特征。如果父母之間的沖突采用不良或暴力的手段來解決,那么這種沖突行為則會對子女的內隱攻擊觀念起到直接的強化作用。但是,沖突的不良解決模式并不會直接導致子女爆發(fā)外顯的攻擊性行為,這主要是因為還有子女對沖突原因的分析、子女與父母的關系因素的介入,使得一些外顯的攻擊性行為很可能被暫時抑制下來,形成了潛藏的內隱攻擊性觀念。

      三、討論

      父母沖突對子女的外顯和內隱攻擊性行為都有顯著性影響,但是在具體的影響因素和影響方式上存在著差異。

      (一)在父母沖突對子女外顯攻擊性行為的影響方面

      本研究的結果表明:父母沖突的程度、沖突的解決情況、子女知覺到的威脅程度和自我應對效果四個因素對外顯攻擊性行為有顯著的預測作用。外顯攻擊性行為的產(chǎn)生是由危險性因素(沖突程度和沖突威脅等)與保護性因素(沖突解決情況和沖突應對等)共同作用的結果。Fincham 和Osborne認為真正由父母沖突所導致的兒童問題行為只占10%的比例。由于一些保護性因素的存在, 即使是生活在高沖突家庭中的兒童, 也不一定就會產(chǎn)生更多的身心發(fā)展問題。比如父母對沖突的建設性解決或能夠對子女進行合理解釋,這樣,子女可以從父母沖突的良好解決模式中獲得對沖突的合理性認知和有效解決方法,從而減輕了子女的心理恐懼,提高了子女應對沖突與挫折的能力和技巧。[5]75但是,不可忽視的是,父母沖突發(fā)生的次數(shù)和強度以及通過沖突傳遞給子女的威脅信號,仍然對子女的外顯攻擊性行為有極其顯著的預測作用,尤其是在保護性因素缺失(父母不能有效溝通和妥善解決沖突,以及子女缺乏應對沖突和挫折的技巧與心理準備)的情況下。對于這個問題,Davies 和Cummings的情緒安全理論認為,兒童在長期生活中已經(jīng)形成了對父母沖突和家庭關系的一般認識,當兒童面臨沖突情境時,有關父母關系、家庭關系的表征使兒童立即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進而表現(xiàn)出恐懼、痛苦、警戒和明顯的敵意等情緒反應,如果這種消極情緒長期持續(xù)下去,則會導致抑郁和焦慮等心理疾病。[6]387為了減少、消除沖突帶來的消極情緒,兒童會主動調節(jié)父母沖突在自己面前的暴露程度。但缺乏情緒安全感的兒童可能會調節(jié)不當,如過分卷入沖突,成為被攻擊的對象,或者完全逃避沖突以減少消極后果而增加安全感。

      (二)在父母沖突對子女內隱攻擊性行為的影響方面

      本研究的結果表明:解決情況、涉己沖突、三角關系和沖突歸因四個因素對子女內隱攻擊性行為有顯著的預測作用。子女內隱攻擊性行為主要是通過對父母沖突解決模式的觀察來獲得的,而并非由沖突本身的強度來決定。在這個方面,以往的研究并沒有給予足夠的關注,他們主要探討的是態(tài)度、價值觀和認知方式等在父母沖突與子女的攻擊性行為之間的中介作用,而且分析的主要是外顯攻擊性行為(類型、方式、次數(shù)、強度等)。[7]127但是,內隱攻擊性行為并不完全等于個體對攻擊性行為的態(tài)度,而應該是個體對沖突的內在情緒表達。它著重強調的是過去經(jīng)驗和已有認知結果積淀下的一種無意識結構,這種影響是在顯意識水平上無從覺知、但又潛在地作用于個體對社會現(xiàn)象的反應,如直覺、態(tài)度、判斷和決策等。應該說,父母沖突對子女內隱攻擊性行為的影響,是一個緩慢、潛在和持久的過程,也是子女觀察和學習父母解決沖突的過程。

      總之,人類社會到處存在著沖突,小到社會成員之間的人際沖突,大到國家、民族之間的利益沖突。沖突,是人類社會發(fā)展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社會現(xiàn)象。從這一點上來說,一個家庭中存在父母沖突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家庭成員之間一點兒沖突也沒有,反而顯得不正常了。而且,父母沖突本身對子女也有一定的教育意義,能夠使子女學會如何處理各種復雜的人際關系。但是,父母應該學會如何更具建設性地解決他們之間的沖突,為子女提供解決各種沖突的積極榜樣,而不是簡單地暴力攻擊或使用冷暴力。否則,可能會給子女提供一種錯誤解決各種問題的模式——以暴制暴,復制暴力!

      參考文獻:

      [1]葉光輝.家庭中的循環(huán)性沖突[J]. 應用心理學研究,1999(2).

      [2]David R.Shaffer .發(fā)展心理學[M]. 鄒泓等譯. 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5.

      [3]朱嬋媚,宮火良,鄭希付. 未成年人內隱攻擊性特征的實驗研究[J]. 心理學探新,2006(2).

      [4]池麗萍,辛自強.兒童對婚姻沖突的感知量表修訂[J].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3(8).

      [5]Fincham FD,Osborne. Marital conflict and children: Retrospect and rospect [J]. Clin Psychol Rev,1993(13).

      [6]Davies.P& Cummings.E. M. Marital conflict and child adjustment: An emotional security hypothesis [J].PsychologicalBulletin,1994(16).

      [7]楊阿麗等.父母沖突、青少年的認知評價及其與青少年社會適應的關系[J]. 心理與行為研究,2007(2).

      endprint

      猜你喜歡
      子女
      為子女無限付出,為何還受累不討好?
      與子女同住如何相處?
      喬家五子女
      農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遠?
      為子女升學攢資歷
      將房產(chǎn)過戶給子女,為什么會被判決撤銷?
      子女能做的比醫(yī)師多
      從《無聲告白》看邊緣人家庭及其子女
      何以子女不貧老人貧
      明星子女天生潮爆
      亳州市| 吴江市| 延吉市| 师宗县| 外汇| 嫩江县| 名山县| 苗栗市| 永年县| 仙游县| 武穴市| 万源市| 扶风县| 河津市| 闽清县| 昆山市| 霍州市| 睢宁县| 滨海县| 舞阳县| 嘉祥县| 湖口县| 安福县| 阳新县| 马边| 临夏县| 兴仁县| 林州市| 安庆市| 长海县| 佛教| 都匀市| 平乡县| 龙口市| 安平县| 伊宁县| 安宁市| 湟源县| 桑植县| 九江县| 玉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