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品
摘 要:《路德維?!べM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中具有基礎性地位的著作,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與德國古典哲學基本關系的深刻描述。然而,德國古典哲學是否正如書名所言,以最終走向了“終結”?其含義到底是什么? 在學習這本巨著的最初和最終,都需要對此進行科學理解,否則非但不能全部理解著作的哲學意蘊,更難以解釋該著作最基本的幾個核心概念。筆者認為,此“終結”之義并非德國古典哲學理論時間層面的“終點”,乃是表示全部舊唯物主義和唯心史觀的“理論上的失敗”,是“知識總匯”哲學模式的“結束”。事實上,整體的具有科學內涵的德國古典哲學并未終結。
關鍵詞:德國古典哲學;“終結”;科學理解
中圖分類號:B0-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4)08-0036-02
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路德維?!べM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首先應當對其核心概念的內涵認知清楚,否則就喪失了作為一名合格學習者的品格。而現實中,確實存在一些對該書“終結”一詞理解欠準確的問題。學習本文需要理清脈絡,準確把握其科學內涵,以便準確全面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內核。下面就“終結”一詞進行深入分析。
一、對“終結”內涵的誤讀
在人類語言學領域,“終結”一詞主要有四種含義,一是時間上的終止,二是空間上的終點,三是邏輯過程的結束或者完成,四是內容上的消失、滅亡。
基于“終結”一詞的四種解釋,對《路德維?!べM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一文,讀者很容易有以下幾種誤讀:第一,部分讀者誤認為恩格斯所說的“終結”是指德國古典哲學從此不再正確,沒有存在的必要性,僅僅作為歷史遺產而存在;德國古典哲學與以后的哲學都無關系,以后的哲學對其沒有借鑒或繼承。第二,一些讀者誤認為德國古典哲學在科學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出現后,就不能再繼續(xù)發(fā)展了,唯有馬克思主義在發(fā)展。第三,一些讀者誤認為恩格斯所稱的“終結”是對黑格爾與費爾巴哈哲學的高度肯定,誤認為在黑格爾哲學和費爾巴哈哲學出現之后,德國古典哲學幾乎就完成了其使命。諸如此類的誤讀確實存在,需要我們從哲學的視角加以厘清。
事實上,對《路德維?!べM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著作中的“終結”應當按照恩格斯本人的視角和他對德國古典哲學的評價辯證地去理解。一方面,“終”,可理解為“終止”,暗指哲學的終極目標業(yè)已實現。在恩格斯看來,德國古典哲學從世界觀角度已由唯心主義發(fā)展到了唯物主義,實現了世界觀認知的終極目標;從方法論角度則由機械哲學發(fā)展到了思辨哲學,實現了方法論層面的質的飛躍。恩格斯認為,德國古典哲學實現了從“形而上學”演變?yōu)椤翱茖W之科學”的最高理想,并使曾統治西方哲學界長達2000多年的形而上學思維方式得以“終止”。另一方面,“結”,可理解為“完結”。在恩格斯看來,黑格爾試圖以自己的“精神哲學”解釋一切問題,這種理想主義色彩的哲學目標是絕無實現可能的,不止黑格爾哲學不能實現,人類歷史上任何一種哲學都做到這一點[1]。
事實上,在《終結》一書中,恩格斯既肯定了黑格爾哲學和費爾巴哈哲學在西方哲學發(fā)展史上的杰出地位,也毫不諱言地指出了兩種哲學理論和路徑的不足與缺陷,并在深刻而頗具理性意義的批判基礎上,論證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科學性與劃時代意義。無產階級將成為德國古典哲學的革新力量,會繼承并發(fā)展這一體系。最終,馬克思主義哲學成為指導全世界無產階級工人運動的最強理論武器。
二、對“終結”內涵的科學解讀
從上面的分析可知,“終結”一詞是指德國古典哲學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后仍然在工人階級等群體中變革發(fā)展,不斷實現著否定與自我否定的質變,既沒有消亡,也沒有終止,而是以一種新的理論形態(tài)在人類歷史上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1.德國古典哲學的內在自我“終結”,也即是黑格爾哲學與費爾巴哈哲學對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眾所周知,黑格爾是德國古典哲學史上的集大成者,他成功實現了德國古典哲學的體系化,還以其獨特的理論模式使“形而上學”成為“科學之科學”,這從理論上徹底“終結”了傳統意義上的“形而上學”。與此相應,在辯證法領域,黑格爾也實現了巨大突破,系統化地論證了辯證法在哲學體系中的地位,“終結”了古典機械主義哲學的方法論內核。恩格斯在文中分析黑格爾的唯心主義哲學時,闡明了黑格爾哲學的階級實質,揭示了黑格爾哲學中存在的“合理內核”。恩格斯認為:“黑格爾哲學的真實意義和革命性質,正是在于它永遠結束了以為人的思維和行動的一切結果具有最終性質的看法。”[2]盡管費爾巴哈是“青年黑格爾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但是他在對德國古典哲學的革新上,貢獻更大。他的唯物主義觀,彌補了黑格爾哲學中的唯心主義核心缺陷,也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奠定了世界觀的“合理內核”;他承認“物質不是精神的產物,而精神卻只是物質的最高產物,這自然是純粹的唯物主義”[3]。他的唯物主義哲學對德國古典哲學確實有了一種巨大的“終結”性意義,因為當時科技的發(fā)展和人類思想的客觀化、理性化,唯心主義越來越沒有立足之地,費爾巴哈加速了唯物主義的進程,也即是加速了古典德國唯心主義哲學的“終結”進程。費爾巴哈恢復了唯物主義的權威,他尖銳地指出,黑格爾所謂的“絕對精神”,只不過是以理念、邏輯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上帝,是唯心主義哲學的邏輯。費爾巴哈的這些論證直接給唯心主義哲學以重創(chuàng)。然而,這種自我的終結并不徹底,因為德國古典哲學在黑格爾和費爾巴哈那里是通過孤立的線索去批判、重構的,而非整體的科學批判和重構。
2.馬克思主義哲學對全部舊唯物主義和唯心史觀的“終結”。相對于“自我終結”,最為深刻的“終結”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對全部舊唯物主義和唯心史觀的徹底終結。首先,對全部舊唯物主義方面。恩格斯認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真正徹底實現了擺脫形而上學、機械唯物主義窠臼的目標,建立了“辯證唯物主義”的科學體系,并確立了辯證唯物主義的權威地位。在恩格斯看來,唯有馬克思主義哲學將唯物主義和辯證法全面有機地融合。辯證唯物主義直接否定了黑格爾的理論基礎,更加無情地揭露了費爾巴哈的歷史局限性,完全意義上實現了這一層面的對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其次,馬克思主義哲學第一次徹底地揭示出人類歷史的科學發(fā)展規(guī)律,對德國古典哲學關于人類發(fā)展歷史哲學和唯心主義哲學進行了徹底批判。在德國古典哲學領域,唯心主義歷史觀包括主觀唯心主義史觀和客觀唯心主義史觀,二者主張決定世界發(fā)展變化的不是具體可感的客觀世界,乃是人的意志或者是“絕對精神”等主觀要素。恩格斯鮮明地批判了德國古典哲學中這種唯心主義的錯誤,認為自從德國古典哲學產生開始,包括康德等眾多哲學家都未能脫離唯心主義的路徑,尤其是在人類歷史領域。黑格爾更成為德國古典唯心主義的集大成者,在批判繼承唯心主義哲學的基礎上,創(chuàng)建了規(guī)模宏大而完整的客觀唯心主義哲學體系。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之后,這種唯心主義哲學的研究路徑被破除,即便在人類歷史領域,也構建起唯物主義的權威,使唯物主義成為人類哲學史上的唯一合理世界觀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