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英
中共黨史上有兩位李達,都是聲名赫赫,一位是參謀長李達,一位是中共創(chuàng)始人、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李達。
參謀長李達畢業(yè)于甘肅平涼西北軍第二軍官學校。1931年12月14日,國民黨第二十六路軍在寧都起義。李達滿腔熱情地參加了起義,加入中國工農紅軍,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團連長。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到湘贛邊革命根據地,任紅軍獨立第一師參謀長兼三團代理團長、紅八軍參謀處處長,從此就一直沒有離開參謀部這個崗位。1934年在紅六軍團任紅六軍團參謀長,10月他率軍團一部首先在貴州印江地區(qū)與賀龍所率紅二軍團會合。紅二軍團因“左”傾肅反,軍、師兩級的七位參謀長全部被殺,造成紅二軍團司令部機關工作陷入停頓狀態(tài),賀龍得知李達上過軍校,精通參謀業(yè)務,特地把李達調來,任紅二軍團參謀長。李達上任后重新恢復了軍師兩級司令部的機構和參謀業(yè)務,在創(chuàng)建湘鄂川黔蘇區(qū)和長征中保證了軍團首長對兩個軍團實施指揮。紅二、紅六軍團組成紅二方面軍后,李達任紅二方面軍參謀長,長征途中一路浴血奮戰(zhàn),沖過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到達陜北。紅二方面軍長征出發(fā)時1萬人,到達陜北仍有1萬人,被毛澤東稱贊“是個了不起的奇跡,是一個大經驗”,這與李達出色地發(fā)揮其參謀長的職責有著直接關系。王震曾幽默地談起李達的名字:“‘李者,十八子也,點子多也;‘達者,兼濟天下也,將才之謂也?!?任弼時多次和毛澤東說過:“沒有李達,紅六軍團生存不易。后來能成立紅二方面軍,李達居功至大?!?/p>
抗日戰(zhàn)爭期間,李達任一二九師參謀處處長(1938年改任參謀長),在師長劉伯承、政治委員鄧小平的領導下,在多次戰(zhàn)斗中為痛殲日軍做了大量具體工作。部署實施第一二九師對平漢、正太鐵路的分段破襲戰(zhàn),百團大戰(zhàn),粉碎日軍華北方面軍糾集2.5萬人對太行、太岳抗日根據地發(fā)動的大規(guī)模夏季“掃蕩”,劉伯承、李達率第一二九師師部轉移,沖出日軍的合圍。劉伯承、李達率第一二九師師部與日軍周旋,指揮部隊開展內、外線作戰(zhàn),給予日軍沉重打擊。為打破日軍分割太行抗日根據地的企圖,劉伯承、鄧小平責成李達指揮蟠(龍)武(鄉(xiāng))戰(zhàn)役,調集太行軍區(qū)5個團和八路軍總部特務團參戰(zhàn),拔除日偽軍據點10余處,殲日軍兩個小隊、偽軍500余人。1945年任晉冀魯豫軍區(qū)參謀長,指揮太行軍區(qū)部隊進行戰(zhàn)略反攻。
1947年6月,人民解放軍主力轉入戰(zhàn)略進攻,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為打破國民黨軍對大別山區(qū)的“圍剿”,劉伯承、張際春率中共中央中原局和野戰(zhàn)軍后方機關及第一縱隊出大別山向淮西地區(qū)展開;鄧小平、李先念、李達率野戰(zhàn)軍前方指揮所及第二、第三、第六縱隊留在大別山區(qū),堅持內線游擊。李達協助鄧小平在大別山與國民黨軍周旋,伺機殲敵,將國民黨軍拖、拖垮,有力地配合外線作戰(zhàn)。在淮海戰(zhàn)役中,為了保證后勤供應,取得淮海戰(zhàn)役全勝,李達組建了各級支前司令部和運輸司令部,迅速修復了從鄭州到商丘的鐵路和公路,開辟了3條運輸線,形成了火車、汽車、馬車、手推車、各類船只一齊上的局面,完成了運送給養(yǎng)、彈藥、傷員、俘虜的任務。1949年2月,中原野戰(zhàn)軍改稱第二野戰(zhàn)軍,李達任第二野戰(zhàn)軍參謀長兼特種兵縱隊司令員和政治委員,參與指揮渡江戰(zhàn)役,部署指揮了渡江登陸實驗性作戰(zhàn),增強了指戰(zhàn)員對渡江戰(zhàn)役的信心。劉伯承、陳毅不止一次地稱贊他是“稱職的好參謀長”。
1953年,李達赴朝任中國人民志愿軍參謀長時,志愿軍正在醞釀夏季戰(zhàn)役。李達協助志愿軍首長選擇攻擊目標,制定作戰(zhàn)計劃,部署、調動部隊,并深入各部隊、各兵種了解情況、解決問題、加強協調,確保了參戰(zhàn)部隊密切配合、戰(zhàn)役順利進行。其間,深入戰(zhàn)場、分析戰(zhàn)例、總結戰(zhàn)役經驗、提出重要戰(zhàn)役建議,志愿軍代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鄧華,曾將李達譽為“諸葛先生”。
1955年,李達被授予上將軍銜,1972年10月任解放軍副總參謀長,1993年7月12日在北京病逝。
李達兩次留學日本,較早接觸馬克思主義,第二次留學期間,專門攻讀馬克思列寧主義,并且成果斐然。他翻譯了包含馬克思主義三個組成部分內容的《唯物史觀解說》《馬克思經濟學說》《社會問題總覽》三本書,還發(fā)表了多篇文章。這些譯著和文章,是李達由愛國主義者向馬克思主義者轉變的標志。作為黨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李達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掌握,相比其他黨的創(chuàng)始人是比較深厚的。
在中共一大上,黨綱是由國際代表起草,李達也發(fā)表了自己的獨到見解。當時因黨員只有五十幾個,各地組織尚未健全,因此只選出了陳獨秀、張國燾、李達三人組成的領導機構。李達當選為中央局宣傳主任,成為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和早期領導人之一。李達之所以當選,與他籌備會議有關,更由于他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解超過其他代表。一大會議期間,因密探干擾,李達和夫人王會悟將一大最后一天會議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游船上召開,保證了一大會議順利開完。1922年7月,在上海南成都路輔德里625號李達的寓所召開中共二大,大會通過了許多重要文件,這些文件都是出自李達之手。
但是作為中共創(chuàng)始人之一的李達,卻于1923年脫離了黨組織,原因是與陳獨秀對國共怎樣合作和采取什么形式合作發(fā)生意見分歧。李達主張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共產黨本身應當保持自己組織上的獨立性。但是陳獨秀以家長制作風來對待李達。陳獨秀主張黨內合作,已經由他決定了。聽到李達的不同意見,便大發(fā)脾氣,拍桌子,打茶碗,破口大罵。李達感覺由陳獨秀當中共的領袖,前途一定無望,萌發(fā)了脫黨的意念。隨后,離開了自己參與創(chuàng)建的黨組織。李達后來說:“歸納起來,小資產階級意識過于濃厚,以至思想與實踐相脫離——這是當年離開黨組織的總原因。”
李達雖然脫離了黨組織,但難能可貴、令人敬佩的是仍始終信仰馬克思主義,以宣傳馬克思主義為己任,幾十年如一日,在講堂上講授馬克思主義,著書立說宣傳馬克思主義,在國民黨反動統治的險惡環(huán)境中,他堅守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陣地,成為卓有建樹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
李達先后任湖南法政專門學校學監(jiān)兼教授,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武漢分校政治教官、代理政治總教官兼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編審委員會主席,國民黨湖南省黨校教育長,中山大學文學院教授,上海法政學院及暨南大學教授,北平大學法商學院教授兼經濟系主任,中國大學教授兼經濟系主任,朝陽大學教授,廣西大學經濟系教授兼系主任,湖南大學教授。李達學識淵博,在課堂上常用伊索寓言式的語言講述馬克思主義。因為他當時不是黨員,常被圈內的進步師生們稱譽為“帶翅膀的”(以“飛”喻“非”)布爾什維克紅色教授。
1926年6月,李達在多年從事唯物史觀教學與研究基礎上,用文言文寫成的馬克思主義的哲學專著《現代社會學》正式出版,開我國唯物史觀和科學社會主義研究之先河。這部書流傳甚廣,影響深遠,至1933年共印行14版,在當時革命者中幾乎人手一冊。1937年5月在上海出版《社會學大綱》,被毛澤東譽為“中國人自己寫的第一本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號召黨的高級干部學習此書。
李達在組織上脫黨后,毛澤東、周恩來仍與之長期保持著聯系。1938年5月,毛澤東從延安給李達寄來一信,稱贊他是“真正的人”,歡迎他到延安去。周恩來派呂振羽去征求李達意見,李達表示愿意,但因種種原因未能成行。1948年底,全國革命勝利在即,李達身體康復,地下黨轉來一封信函——“吾兄為我公司發(fā)起人之一,現本公司生意興隆,望吾兄速來加入經營”??吹酱诵?,他心情無比激動,當年的潤之老友還在掛念著自己這個“發(fā)起人”。
李達在中共地下黨的護送下,轉道香港經天津,于1949年5月14日到達北平。毛澤東特派一輛專車把他接到北京飯店,進行熱情接待。5月18日晚,李達被毛澤東接到香山家中敘談,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一同向他詢問湖南情況,隨后毛澤東單獨留他話舊。
毛澤東和李達不僅都是中共一大代表,而且早年就很熟悉。在故友重逢后的長談中,李達表示要重新加入到黨的行列里來。毛澤東說:“你在早期傳播馬列主義,是起了積極作用的。以后你在國民黨統治區(qū)教書,一直堅持了馬列主義的理論陣地,寫過很多書,作出了應有的貢獻,黨是了解你的?!苯又?,黨中央鄭重地為李達舉行了入黨儀式,毛澤東做他的歷史證明人,劉少奇做他的入黨介紹人,并且經中共中央特許,沒有預備期。
毛澤東要留他在北京參加中央的工作,李達卻覺得不一定能適應機關環(huán)境,還不如繼續(xù)從事自己所熱愛的哲學研究和教育工作,于是仍在湖南、武漢等一些大學擔任校長和教授。李達長期擔任武漢大學校長和中國哲學學會會長,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應用和發(fā)展作出了多方面的貢獻,毛澤東曾當面稱贊他是理論界的魯迅。
李達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蒙冤遭到批斗,1966年8月在武漢逝世,“文化大革命”后恢復名譽。
(編輯 王 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