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波
常有人說,“我若是大款、大老板,做慈善也絕不會含糊,”似乎只有大款、大老板才宜做慈善。我不贊成這種說法。恰如“中國首善”陳光標與我省慈善家喻友旺對話所言:“捐100萬和捐1元,愛心是相等的?!蹦芊褡龃壬撇⒉蝗Q于擁有財富的多少。只要胸懷仁愛之心、慈情善念,即使自己不那么富有,也會為慈善盡上一份心力和作出一份貢獻。
大善源于小善的積累。涓涓細流,匯成江河。點滴善行,溫暖社會。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舍得奉獻,就能使慈念成大愛,積小善為大善。慈善是愛心的體現(xiàn),它不分年齡、種族、職業(yè),人人可行。
大愛在心,慈善可為。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天津的白芳禮老人,在93歲離世前,靠著19年一腳一腳地蹬三輪,掙下35萬元人民幣,資助了300多名貧困生。他作為近百歲的愛心大使,用三輪車馱起一座愛心豐碑,鑄就了“草根一族”的大善。還有“慈善夫妻”夏志國與陳玉珍在長春市光復路經(jīng)營文具店,14年里,他們?yōu)?000多名學生送去文體用品,捐助金額近60萬元。他們都本著愛的傳遞,溫暖世界的恒心,曉示世人:“草根一族”也可以做慈善,哪怕是“微捐”,也同樣可貴。
愛心需要傳遞,讓愛生根發(fā)芽在你我心田。在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個風雪交加的夜晚,一位名叫克雷斯的年輕人因為汽車“拋錨”被困在郊外。正當他萬分焦急的時候,有一位騎馬的男子正巧經(jīng)過這里。見此情景,這位男子二話沒說便用馬幫助克雷斯把汽車拉到了小鎮(zhèn)上。事后,當感激不盡的克雷斯拿出不菲的美鈔對他表示酬謝時,這位男子說:“這不需要回報,但我要你給我一個承諾,當別人有困難的時候,你也要盡力幫助他人?!庇谑牵诤髞淼娜兆永?,克雷斯主動幫助了許許多多的人,并且每次都沒有忘記轉(zhuǎn)述那句同樣的話給所有被他幫助的人。許多年后的一天,克雷斯被突然暴發(fā)的洪水困在了一個孤島上,一位勇敢的少年冒著被洪水吞噬的危險救了他。當他感謝少年的時候,少年竟然也說出了那句克雷斯曾說過無數(shù)次的話:“這不需要回報,但我要你給我一個承諾……”克雷斯的胸中頓時涌起了一股暖流:“原來,我穿起的這根關(guān)于愛的鏈條,周轉(zhuǎn)了無數(shù)的人,最后經(jīng)過少年還給了我,我一生做的這些好事,全都是為我自己做的!”事實告訴我們,現(xiàn)在為別人做的善事,也正是為了將來的自己。
作為新一代的教育者,我深深地感受到,慈善教育的重要性以及自身強烈的使命感、社會責任感。所以我們應(yīng)該從自己做起,從點滴做起,在每一個孩子的心田里,從小給他播種下一顆“愛心樹”的種子,將來我們就能收獲慈善的綠洲,讓愛充滿社會,讓愛充滿整個世界。
(本文作者羅源縣鳳山小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