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琳
[摘 要]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對各行各業(yè)產生了極大影響,圖書館也不例外。大數據作為一個新興的技術領域,給圖書館發(fā)展究竟帶來了哪些影響,是我們必須認真面對的問題。我們在明晰大數據理論的基礎上,分析了其給圖書館帶來的影響與挑戰(zhàn),以期為廣大圖書館抓住機遇,迎接挑戰(zhàn)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大數據 圖書館 影響 挑戰(zhàn)
[中圖分類號] G259.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4)15-0165-02
一、大數據理論探析
大數據(Big data)這一概念是當前的熱門話題。從2009年開始,“大數據”一詞逐漸流行,引起了廣大研究者的重視。時至今日,“大數據”正逐步成為國家和政府層面的發(fā)展戰(zhàn)略。2012年美國宣布推出的“大數據的研究和發(fā)展計劃”便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大數據時代已然到來。
近年來,不同的學者和研究機構從不同角度對大數據的概念做出了界定。如大數據研究機構Gartner將大數據定義為一種具大規(guī)模、多樣性和高增長特性的信息資產,其結構與現(xiàn)有的數據庫處理系統(tǒng)不兼容,需新的并行數據處理平臺或技術從大數據中提取潛在有價值的決策、優(yōu)化信息。又如IBM 指出大數據應當具有“3V” (Variety、Velocity、Volume)特點, 即種類多、速度快、容量大;而以IDC 為代表的業(yè)界則在此基礎上提出,應具備“4V”(Variety、Velocity、Volume、value)特點,即種類多、速度快、容量大、價值高的數據才能夠定義為大數據。
總的來說,雖然對大數據的界定研究尚未形成定論,但能夠肯定的是,“大數據”雖然從字面上來看與“海量數據”等概念相近,但其特征和內涵卻存在差異。數據的規(guī)模性只是其一個特征,此外還具有形式多樣性、數據處理和增長的高速性,以及數據具有價值性等特征。只有充分理解這一點,我們才能更好地認識其給圖書館帶來的影響與挑戰(zhàn)。
二、大數據給圖書館發(fā)展帶來的積極影響
(一)更加豐富的信息資源
大數據時代,隨著數字出版日益普及,網絡信息日益豐富,不斷增長的電子資源為圖書館提供了更加豐富的信息來源,極大地促進了圖書館數字資源的生成。根據文獻資料顯示,截至2012年底,國家圖書館數字資源總量已達813.5TB1,這一數據還在不斷增長之中,而目前全球新產出的信息量大約每三年便翻一番, 其中約90% 的信息都以數據形式儲存。數字資源無論在種類上,還是在數量上,都正在逐漸超越著紙質的館藏資源。電子圖書、期刊、數據庫、視頻、音頻等豐富的數據資源不僅極大地拓展了館藏資源的廣度和深度,更從視覺、聽覺、感官等多方面給讀者帶來前所未有的感受。
(二)更加便捷的信息服務
大數據時代,通過大規(guī)模的數據處理、數據分析和資源整合,圖書館的信息服務方式正發(fā)生前所未有的轉變?;诜N類多、速度快、容量大、價值高的數據基礎,圖書館可建立起新型的信息服務引擎,不僅能夠為讀者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信息檢索方式,使其更加快速便捷地找到自己所需的文獻資料,大大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同時在技術方面也為進一步的開發(fā)提供了良好條件。
(三)更加個性的讀者體驗
大數據背景下,圖書館可以通過數據對讀者信息進行收集歸納和自動分析,在此基礎上加強用戶研究與交互數據的利用,更加科學高效地進行讀者跟蹤服務、科研專業(yè)服務、知識關聯(lián)服務等工作,提高服務質量,并為開展個性化服務、提升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提供新的方法和渠道,推動圖書館從以資源為核心到以讀者為核心的轉變。
三、大數據給圖書館發(fā)展帶來的挑戰(zhàn)
(一)數據的處理難度增加
大數據環(huán)境下,數據種類多、速度快、容量大、價值高,不僅數據信息的體量前所未有的增長,且隨著數據生成方式的多樣化,其數據類型也更為復雜。根據文獻資料顯示,目前已有超過80%的非結構化數據存在,而與傳統(tǒng)的結構化的數據相比,非結構化數據相對組織凌亂,無用信息量大大增加,因此如何從大數據中采集分析并向讀者推送有潛在價值的數據,已成為當前圖書館業(yè)界必須面對的重要問題。同時,大數據時代,數據的響應速度由傳統(tǒng)的周、天、小時發(fā)展為分、秒的時間處理周期,這也更進一步使數據的處理難度大大增加。
對于圖書館來說,大數據的主要價值在于應用,如果不能處理好這些數據,那么其優(yōu)越性便難以得到發(fā)揮。而要在大數據環(huán)境下提高數據處理的效率和質量,首先要有強大的軟硬件支持,很多圖書館由于資金等方面的問題,尚無法具備適應大數據時代的基礎軟硬件設施。同時,在技術方面也需要進一步提升,現(xiàn)有的關于大數據的技術難以滿足圖書館進一步發(fā)展的需求,在技術不過關的情況下, 很多數據的查詢和分析性反而可能下降。因此,無論是在軟硬件基礎設施還是技術水平上,圖書館都應當通過科學合理的方式進行提升和改進,方能適應大數據時代對于數據處理的要求。
(二)對網絡構架提出了新要求
大多數圖書館傳統(tǒng)的網絡構架采用的是由讀者端向服務器發(fā)出檢索或查詢請求,然后由服務器直接將相關結果返回給讀者的模式。這樣一種垂直的網絡結構曾經發(fā)揮了一定的積極作用,然而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由于數據資源的種類更多,容量更大,分散在不同類型的服務器之中,故而水平的橫向請求正逐步取代這種縱向的垂直請求。當讀者做出相關服務請求時,更多的數據處理是各個服務器之間的信息傳遞及交換,經由這一過程之后再將結果應答返回給讀者。在這樣的情況下,傳統(tǒng)的垂直網絡結構已經不能完全使用大數據環(huán)境下對網絡應用的要求,必須革新和改進網絡構架,在此基礎上建立起新型知識服務引擎,實現(xiàn)更加具有靈活性、智能性、交互性的信息資源組合方式,從而為讀者提供更加高效優(yōu)質的服務。
(三)讀者隱私問題
如前所述,大數據環(huán)境下,圖書館能夠更加方便快捷地搜集分析讀者信息,這對于提供人性化服務產生了積極影響,但卻也在隱私與安全方面帶來了一定的挑戰(zhàn)。大數據背景下,圖書館通過搜集分析讀者個人資料、借閱歷史、搜索方式等信息來分析其閱讀行為和服務需求,已經成為當前不可避免的一項數據工作,否則便很難從海量的信息資源中篩選出有價值的資源并通過有效的渠道精準地推介到最需要這些信息的讀者手中。因此,如何在采集和保存讀者信息的同時保證其隱私的安全性,嚴控其傳播范圍,不僅僅需要從技術手段上進行研究和加強,也需要從圖書館官員的職業(yè)道德和個人素質上進行提升,從而才能夠盡可能在大數據環(huán)境下保證讀者個人信息的安全性,降低直至消除讀者對于個人隱私的顧慮,使圖書館能夠在保證用戶隱私權的前提下,合法合理地收集分析更加豐富有用的讀者數據,從而為大數據分析奠定基礎。
(四)專業(yè)人才的需求增加
無論從技術還是戰(zhàn)略層面來看,大數據都是一個新興的革命性的領域,作為一項技術難度極高的集成應用,其操作難度大,發(fā)展速度快,因此也就對專業(yè)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從全球范圍來看,大數據人才都處于緊缺狀態(tài)。根據資料顯示,即便是走在大數據研究前沿的美國,在相關人才需求方面也存在著一定的缺口。我國也存在著同樣的問題,甚至更為嚴重,能夠真正掌握大數據相關應用分析方法的人才還十分緊缺,對于大多數圖書館現(xiàn)有工作人員而言,無論在理論認識還是技術實踐層面也都存在很多問題,而這很可能成為制約圖書館在大數據環(huán)境下進一步快速發(fā)展的瓶頸。因此,面對新形勢的不斷發(fā)展,圖書館應當更加著眼于培養(yǎng)和引進大數據專業(yè)技術高端人才,密切關注國外相關研究進展,為進一步適應和滿足大數據時代的新變化、新需求而不斷夯實人才基礎;并針對現(xiàn)有的館員做好相關宣傳和教育培訓工作,使其不斷吸取和掌握大數據基本理論和實踐操作技能,確保適應大數據環(huán)境下圖書館新發(fā)展的要求。
四、結束語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給圖書館領域帶來了可喜的積極影響,也產生了無可避免的挑戰(zhàn)。如何在充分利用大數據正面效應的同時,從基礎設施、技術研發(fā)、隱私安全、人力資源等各個方面積極應對挑戰(zhàn),是我們必須認真面對的問題。唯有解決好這些問題,方能跟上大數據時代的步伐,提升圖書館管理與服務水平,在信息化的浪潮中立于不敗之地。
[ 參 考 文 獻 ]
[1] 解曉毅.國家圖書館數字資源與服務概覽[EB/OL].[2013-04-26].http://www.nlc.gov.cn/dzpx/wqhg/gjtsgszzyyfwgl.pdf
[2] 亞文輝.“大數據時代”來臨挑戰(zhàn)和機遇并存[N].中國高新技術產業(yè)導報,2012-04-16.
[3] 楊海燕.大數據時代的圖書館服務淺析[J].圖書與情報,2012(4).
[4] 解曉毅.國家圖書館數字資源與服務概覽[EB/OL].[2013-04-26].http://www.nlc.gov.cn/dzpx/wqhg/gjtsgszzyyfwgl.pdf
[責任編輯:鐘 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