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繁殖方法
1.種莖處理
把前一年儲藏在陰涼處的種莖,用5%的多菌靈溶液噴霧消毒。消毒后的種莖用塑料布包嚴(yán),放置12小時左右,然后,移至日光充足的地方曬3~4小時。
2.選地整地
旱半夏對土地要求不嚴(yán)格,選擇山坡或平地均可。將種植地塊深翻20厘米,每667平方米(1畝)施入2000公斤腐熟農(nóng)家肥,施肥后再將土地深翻20厘米,將肥料與土壤混合均勻。
3.播種方法
旱半夏的適宜播種時間為4月末,如果選擇前茬是麥子的土地,待5月初麥?zhǔn)罩蟛拍苓M(jìn)行播種??梢圆捎脵C(jī)械播種或人工播種,行距20厘米,人工播種之后須培土。每667平方米用種量20公斤。播種之后,不要澆水,以防種莖腐爛。播種后1個月左右出苗。對遲遲未出苗的,可用手或竹片、木棍等將土輕輕扒開,凡是沒有出根或須根呈黃黑色的種莖均為劣種,應(yīng)挖出并及時補(bǔ)種。
二、苗期管理
1.除草松土和施肥
苗期采用人工除草,見草即除,沒有時間和次數(shù)限制。嚴(yán)禁使用除草劑。除草的同時對地塊進(jìn)行松土,松土深度不超過3厘米,否則會傷到根部。施肥主要施用復(fù)合肥,每667平方米用量20公斤。苗期施肥2次,時間間隔為15天。選在雨后進(jìn)行,如果在晴天施肥,施肥后一定要噴水,促使復(fù)合肥溶解。
2.澆水
旱半夏苗期澆水主要采用噴灌的方式。每6天進(jìn)行一次噴水。
3.病蟲害防治
旱半夏苗期的蟲害較少,主要為病害。種球腐爛病防治方法:種植1~2年后必須輪作。發(fā)病期選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灌施。莖腐病防治方法:發(fā)病期可選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40%硫懸浮劑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60%防霉寶超微粉600倍液灌施或噴灑。病毒病防治方法:用5%的石灰乳溶液進(jìn)行葉面噴施,連噴2~3次,時間間隔為5~7天。當(dāng)苗高達(dá)到10厘米左右,就進(jìn)入田間管理階段。
三、田間管理
1.澆水與排水
旱半夏喜濕怕旱,缺水易造成地上部分枯萎。主要用水渠灌溉,每隔15天澆一次水。一次性澆水不能太多,以濕潤表皮土壤為宜。雨水過多時要注意排水,否則,會造成爛根現(xiàn)象。
2.中耕除草
采用人工除草。中耕深度不宜超過5厘米,以免傷根。
3.施肥
施肥方式有兩種:噴施與沖施。噴施是將水與肥料混合在噴霧器中,噴灑在旱半夏的葉片上。沖施是與澆水相結(jié)合進(jìn)行施肥,每667平方米施尿素20公斤,每隔20天左右施一次。
4.病蟲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葉斑病和病毒病。病毒病防治方法同上述,此處略。葉斑病初表現(xiàn)為葉片上有褐色的斑塊,斑塊逐漸變大,最后,葉片枯萎死亡。防治方法:用硫酸亞鐵500倍液噴灑,每隔7~10天噴一次,連續(xù)噴2~3次,效果較好。
蟲害:主要是蠐螬幼蟲和天蛾幼蟲。
蠐螬幼蟲防治方法:用50%的辛硫磷溶液噴霧,每隔5~7天噴一次,連續(xù)噴2~3次。
天蛾幼蟲多發(fā)生于7~8月份,咬食旱半夏的葉片,用50%的辛硫磷溶液進(jìn)行葉面噴施,每隔5天噴一次,連續(xù)噴2次。
四、采收
旱半夏在10月份采收。用鐵耙將地下的塊莖刨出,撿入盆中。刨出的時候不要太用力,以免刨傷塊莖。收獲的塊莖,經(jīng)過篩選,直徑大于1厘米的可以作為成品進(jìn)行加工,小于1厘米的作為種莖,裝袋儲藏在陰涼處。
(安徽省亳州市光前中藥材購銷有限責(zé)任公司 宮光前 郵編:2368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