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靜艷
《在烈日和暴雨下》節(jié)選自老舍先生的長篇小說《駱駝祥子》。文章通過對祥子痛苦艱難的生存狀況的真實描寫,反映了老北京底層小人物的悲慘命運。當(dāng)我們同情祥子的命運并為之嘆息時,腦海中一定會產(chǎn)生很多疑問。理清這些疑問非常關(guān)鍵,因為它們是幫助我們理解人物命運、把握小說主題的重要抓手。
一、 那樣的生活
祥子為什么要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車?
在夏日炎炎、雷雨陣陣的時候,你在干什么?也許,你正躲在空調(diào)房里吃著涼爽的西瓜。而祥子在干什么呢?他在拉車。他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車。他在烈日和暴雨下拼命拉車!結(jié)合小說我們可以了解到,這時的祥子已經(jīng)和車廠老板的女兒虎妞結(jié)婚,住在大雜院里。虎妞原本就好吃懶做,加上有孕在身,就更加嬌慣,僅有的一點積蓄,差不多被她揮霍光了。為了養(yǎng)家糊口,為了迎接新生命的到來,祥子不得不拼命拉車。
二、 那樣的天氣
小說中的景物描寫一般處于輔助地位,《在烈日和暴雨下》卻為何如此濃墨重彩地渲染景物環(huán)境?
我們先來看這段關(guān)于暴雨的描寫:“風(fēng)帶著雨星,像在地上尋找什么似的,東一頭西一頭地亂撞……一陣這樣的風(fēng)過去,一切都不知怎么好似的,連柳樹都驚疑不定地等著點什么……又一陣風(fēng),比以前的更厲害,柳枝橫著飛,塵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風(fēng),土,雨,混在一處,聯(lián)成一片,橫著豎著都灰茫茫冷颼颼,一切的東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樹,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亂,全響,全迷糊……幾分鐘,天地已經(jīng)分不開,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處流,成了灰暗昏黃的,有時又白亮亮的,一個水世界?!?/p>
這雨,似乎存心想和拉著車的祥子過不去。老舍先生花費了大量的筆墨描寫暴雨,對暴風(fēng)雨進行了多角度、多側(cè)面的描繪,運用了大量的短句、排比句,節(jié)奏急促,而且?guī)в袕娏摇⒚黠@的感情色彩。在他的筆下,這雨像是一個暴君,帶著一股陰鷙的風(fēng),隨時準備席卷一切,殘暴而令人恐懼。
為什么要這么寫呢?老舍先生是這樣解釋的:“刮風(fēng)天,車夫怎樣?下雨天,車夫怎樣?假若我能把這些細瑣的遭遇寫出來,我的主角便必定能成為一個最真確的人,不但吃的苦,喝的苦,連一陣風(fēng),一場雨,也給他的神經(jīng)以無情的苦刑?!保ɡ仙帷段以鯓訉憽瘩橊勏樽印怠罚?。自然環(huán)境愈惡劣,祥子在其中掙扎度日時所受的苦、遭的難就愈厲害,就愈能表現(xiàn)勞動人民在這社會中低下的地位與悲苦的命運,從而愈能突出全文的主題。所以,寫景其實是為了寫人,寫景更是為了表達主題。
三、 那時的祥子
遇到這樣惡劣的天氣,祥子的遭遇如何?祥子在風(fēng)雨中掙命,他能把握住自己的命運嗎?
在這樣嚴酷的環(huán)境下,祥子還出車,可見他勤勞,不怕吃苦。但是風(fēng)雨無情,暴雨“砸”“橫掃”,使他“不能抬頭,不能睜眼,不能呼吸,不能邁步”。
“雨小了些,祥子微微直了直脊背,吐出一口氣:‘先生,避避雨再走吧!‘快走!你把我扔在這兒算怎么回事?坐車的跺著腳喊。”祥子遭遇的是坐車人自私無情的命令。原來,祥子的痛苦不僅來自于那個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更來自于那個由“坐車者”構(gòu)成的人吃人、人壓人的冷酷的社會環(huán)境,這才是祥子苦難的根源。
在這樣惡劣的天氣下,在這樣殘酷的社會里,祥子的命運當(dāng)然就只能是一片風(fēng)雨中哆嗦的樹葉。枝頭的樹葉是渺小的,它對風(fēng)雨的抗?fàn)幜α渴俏⑷醯?,更何況面對的是狂暴的風(fēng)雨呢?祥子和千千萬萬個社會底層的勞動者一樣,他們的命運只能是任人宰割,這是老舍先生對吃人的舊社會發(fā)出的強烈控訴!
四、 那樣的時代
如果是風(fēng)和日麗的好天氣,祥子會不會有好的命運?
老舍先生說:“雨下給富人,也下給窮人;下給義人,也下給不義人。其實,雨并不公道,因為下落在一個沒有公道的世界?!毕樽拥谋瘎?,是他所置身的社會生活環(huán)境的產(chǎn)物。在那個黑暗的社會里,軍閥、特務(wù)、車廠主們無不面目丑惡,他們對祥子極盡壓迫。祥子曾像駱駝般吃苦耐勞,他曾想以駱駝般的姿態(tài),奔跑在城市中,多次想要憑自己的努力來打敗命運,可換來的卻是累累傷痕。最終,他只能如駱駝一般,在一次次的痛苦中掙扎,被他人、被社會、被命運牽拉、擺弄,最后被黑暗所扭曲、吞噬。這不僅是祥子們的悲劇,更是時代的悲劇,人性的悲劇。
在黑暗的社會中,祥子們的力量實在太渺小了。
讀小說就是讀社會、讀人生、讀自己。今天的我們可以多從這“生活的教科書”中汲取所需,讀懂社會,讀透人生,讓生命變得更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