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墨爾根城的建置及其歷史作用(上)

      2014-11-11 17:27柳成棟
      黑龍江史志 2014年8期
      關鍵詞:康熙黑龍江將軍

      北疆重鎮(zhèn)墨爾根(今嫩江縣),地當交通要沖,是重要的戰(zhàn)略要地。清代的墨爾根從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筑墨爾根城,黑龍江將軍移駐開始,到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五月甲辰裁撤墨爾根副都統(tǒng)設嫩江府止,共經(jīng)歷了213年的歷史。在這213年歷史中,墨爾根城隨著清王朝的興衰在黑龍江的歷史發(fā)展進程中為保衛(wèi)邊疆、抗擊沙俄侵略、屯墾戍邊、促進民族融合、發(fā)展地方經(jīng)濟和文化教育事業(yè),反抗統(tǒng)治階級的殘酷壓迫作出了重大貢獻,書寫了輝煌篇章。

      一、墨爾根城的歷史變遷

      (一)建置沿革

      墨爾根,由嫩江城東的墨爾根河得名,滿語(一說蒙語),漢語意為“善射”即“善于打獵的人”或稱“精能”“有智慧的人”。表示這里居住的人是以“打牲”為生。

      清初,隨著雅克薩戰(zhàn)役準備工作的進行,清政府開始在黑龍江地區(qū)筑城永戍。首先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四月初七日命筑呼瑪爾城?!肚迨プ鎸嶄洝罚骸翱钡煤邶埥赳R爾之間、額蘇里地方、可以藏船。且有田隴舊跡。即令大兵建立木城,于此駐扎?!保?)九月丁丑,命于璦琿筑城,以為永戍(2)。二十二年十月癸亥,升寧古塔副都統(tǒng)薩布素、為黑龍江將軍,同時以禮部左侍郎管右侍郎事溫代、為黑龍江左翼副都統(tǒng)。升工科給事中雅齊納為右翼副都統(tǒng)。(3)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九月甲申命筑墨爾根城。議政王大臣等遵旨議覆:“查墨爾根地方、最為緊要。應筑城設兵。令將軍薩布素及副都統(tǒng)一員駐扎于此。黑龍江設副都統(tǒng)一員。其駐防五百兵,以烏喇、寧古塔兵參用。先流徙寧古塔烏喇罪人,俱入兵數(shù)發(fā)往?!保?)二十五年墨爾根城建成。因雅克薩戰(zhàn)事,清廷令薩布素將軍暫停遷往墨爾根城仍駐黑龍江城(璦琿新城),墨爾根城則設城守尉一員駐守(《黑龍江外記》卷三載:“未設副都統(tǒng)時,城守尉一員駐之,即設副都統(tǒng)遂裁。”)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黑龍江將軍移駐墨爾根城(5),留城守尉駐守??滴跞辏?694年)三月乙丑,正式移駐黑龍江副都統(tǒng),與將軍同駐墨爾根城(6)。三十七年(1698年)移去副都統(tǒng)一員駐齊齊哈爾,三十八年移去黑龍江將軍一員駐齊齊哈爾,四十九年(1710年)復設副都統(tǒng)一員(7)。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五月甲辰裁墨爾根副都統(tǒng),添設嫩江府(8)。

      另外墨爾根地區(qū)又是鄂倫春、達斡爾、鄂溫克等少數(shù)民族的居住地區(qū)。為了安撫鄂倫春,使之免受諳達的欺凌和俄人的拉攏,光緒八年(1882年)署黑龍江將軍文緒和齊齊哈爾副部統(tǒng)祿彭奏準于小興安嶺西麓太平灣(今嫩江縣塔溪鄉(xiāng)興安城村西1公里處)為城址,建立興安城,添設興安城總管衙門,設副都統(tǒng)銜總管1員,管理畢喇爾、阿哩、托河、多普庫爾計五路鄂倫春事務。光緒二十年黑龍江將軍依克唐阿,以興安城總管“已屆三年,收攏漫無成效”為由,奏準裁撤興安城總管衙門,以節(jié)虛靡。是年,“原設總管等概行裁撤,五路佐領等悉歸其舊”,并于黑龍江、墨爾根、呼倫貝爾、布特哈四城各添協(xié)領一員,分別管理五路鄂倫春,其中庫瑪爾、畢拉爾路鄂倫春歸黑龍江(璦琿)副都統(tǒng)管轄,阿哩、多普庫爾兩路歸墨爾根副都統(tǒng)管轄;托河路鄂倫春歸呼倫貝爾副都統(tǒng)管轄(9)。

      (二)城池

      墨爾根城與后來建設的齊齊哈爾城形制相同。內城“排木為垣,實以土,具雉堞之觀,四門皆有樓櫓,方一千三十步,崇丈八尺?!薄巴夤翞橹?,方十里。五門而二居北?!保?0)據(jù)民國《嫩江縣志·疆域》記載:“其制則內城、外郭。內城之垣,松木為柵夾于外,中實以土。高一丈八尺,垣寬一丈。周圍四百五十四丈。女墻皆備,東西南各北二門?!钡拦舛哪辏?845年)根據(jù)禧恩的奏請對墨爾根城進行了展修?!八韫べM,除舊料變價抵補外,約需銀七千馀兩,著照所請,準照案先由該城庫貯備用銀內動支。所需木料,著黑龍江將軍派員采辦?!保?1)

      (三)轄區(qū)

      墨爾根副都統(tǒng)衙門轄區(qū)?!俺窃邶R齊哈爾東北四百三十馀里,南至訥謨爾河一百六十里;東、西、北皆以內興安嶺為界;東西四百七十里,北一千三百馀里”。(12)《墨爾根志》對墨爾根副都統(tǒng)衙門轄區(qū)記述得更為詳細:“東至內興安嶺廟一百九十五里,黑龍江城界;西至業(yè)和得屯,迤西五十里,布特哈界;南至訥謨爾河一百六十五里,布特哈界;北至內興安嶺八百五十里,黑龍江城界;東南至訥謨爾河發(fā)源之內興安嶺四百里,齊齊哈爾城界;西南至訥謨爾河入嫩江之河口二百二十里,布特哈界;東北至內興安嶺二百九十五里,黑龍江城界;西北至察爾巴奇山六十里,布特哈界?!保?3)從上面兩段資料上可以看出,它們所記載的數(shù)目大體上相差不多。推算出墨爾根副都統(tǒng)衙門的轄區(qū)范圍大至是東西約470里南北約1100里,轄區(qū)總面積51.7萬平方里。

      興安城副都統(tǒng)銜總管衙門轄區(qū)。興安城建于內興安嶺上,因以為名。在齊齊哈爾城東北五百八十里,西至額爾古納與呼倫貝爾接界,東至黑河口與吉林省屬接界,介墨爾根黑龍江兩城之間,相為犄角,南北轄境甚仄窄,東西則橫跨全嶺至千六百里。層巒疊嶂,環(huán)以巨川,中俄分江而后形勢最為扼要。凡所轄境皆鄂倫春族游牧之地,蓋鄂倫春為興安嶺山陽土著之民。自精奇里江以南,黑龍江以西至嫩江西北多布庫爾河流域,沿岸山谷中皆其部落(14)。

      二、墨爾根城的歷史作用

      (一)北疆重鎮(zhèn)

      墨爾根地當交通要沖,《盛京通志》稱其“北負群山,南臨沃野,江河襟帶,上下要樞”,為黑龍江七城之一。清初雅克薩戰(zhàn)爭兩條驛路,皆以墨爾根為依托,雅克薩戰(zhàn)爭主線驛路以墨爾根為交通樞紐,迤東迫近黑龍江左岸舊璦琿城,雅克薩戰(zhàn)爭通信驛路則以墨爾根為起點徑直北上,抵黑龍江上游額木爾河河口,與戰(zhàn)爭前沿古城島、雅克薩城相接。

      黑龍江將軍設立的第三年,康熙皇帝就認為“墨爾根地方、最為緊要。應筑城設兵。令將軍薩布素及副都統(tǒng)一員駐扎于此。黑龍江設副都統(tǒng)一員。其駐防五百兵,以烏喇、寧古塔兵參用。先流徙寧古塔烏喇罪人,俱入兵數(shù)發(fā)往。”(15)因為墨爾根城至少有十年時間為將軍駐所,所以“建城設官規(guī)制甚備,其地傍諾尼江,近內興安嶺,中俄分江而后,為全省中路要沖。就原駐官兵加意整飭,足為黑龍江城后勁也?!保?6)

      從建置來看,就官署而言,副都統(tǒng)府署(康熙二十九年設,為將軍公署,四十九年為副都統(tǒng)公署)、衙門公署、印房、庫貯、軍器樓、檔案房、貢物樓、滿官學房、八旗檔房、炮局、通積倉、稅課司、演武廳、火藥局、前鋒營、街道廳、看城門堆撥、看船坊等。廟宇有文廟、先農(nóng)壇、關帝廟、城隍廟、馬神廟、藥王廟、娘娘殿、龍王廟、河神廟、大佛寺、保安寺、文昌閣、觀音閣、萬壽宮、五神祠、土地祠、昭忠祠等。

      而七城之外的興安城“橫跨全嶺,與黑龍江城分治嶺之南北,實為墨爾根、黑龍江兩城犄角?!保ā逗邶埥雎浴肪砣毠伲?zhàn)略地位亦十分重要。

      (二)交通樞紐

      為了配合雅克薩反擊戰(zhàn),做好調查研究,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春,康熙皇帝東巡盛京,接著北巡抵寧古塔將軍駐地吉林烏拉,視察邊疆防務,命寧古塔將軍積極進行反侵略戰(zhàn)爭的準備。遵照康熙皇帝的諭旨,從康熙二十一年秋到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春,開辟了墨爾根通往雅克薩,吉林烏拉途徑墨爾根至璦琿的兩條驛道。光緒年間又在墨爾根通往雅克薩驛道的基礎上重新開辟了墨爾根通往漠河的“黃金之路”。

      1.墨爾根通往雅克薩的驛道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八月,副都統(tǒng)郎談、彭春奉命率兵數(shù)百人,去黑龍江上游兩岸地區(qū)調查,據(jù)記載,當時郎談等“從墨爾根諸邊圍獵而行,凡十六日到達羅剎(占據(jù)的)雅克薩城。郎談等當年十二月還奏,自京師往返四個月?!保?7)此次行獵,為兩年后設驛提供了路線走向和地理方面等諸多信息。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春,正當璦琿官兵準備進剿盤踞在雅克薩的沙俄入侵者之際,康熙皇帝“諭議政王大臣等、黑龍江兵、于是月起行。五月中旬,可至雅克薩城。凡奏報軍機。自雅克薩至額蘇里經(jīng)黑龍江前來,恐紆道遲延。令理藩院侍郎明愛,于杜爾伯特、扎賴特、派兵五百人,并索倫兵,酌自墨爾根至雅克薩、設驛奏報軍機。庶免貽誤。”(18)明愛遵照上述諭旨,明愛率杜爾伯特、扎賴特蒙古兵500人及索倫兵一部,循嫩江上游左岸及沿大興安嶺北坡,砍樹為路,架木為屋而設驛站。墨爾根為頭站,依次為二站、三站、四站……直至雅克薩斜對岸額木爾河口,共計設25站(第二十五站為漠河縣興安鄉(xiāng)二十五站村),每50-70里設一站,全長1400余里。每站撥15名至20名蒙古兵或索倫兵駐守,充當站丁。在兩次雅克薩自衛(wèi)反擊戰(zhàn)中,該驛道對傳遞軍情捷報,供應前線軍需物資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滴醵哪辏?685年)五月二十五日,清軍攻占雅克薩城后,彭春、郎談、明愛等立即派人向康熙皇帝馳送奏捷報告。六月六日,康熙皇帝在巡幸古北口的途中收到了捷報。5000里的路程,僅用了11天,平均日行500里,可謂神速。因此,這條驛道被成為“奏捷之驛”。雅克薩戰(zhàn)爭結束后,此驛道逐漸荒廢(19)。

      2.吉林烏拉通往璦琿驛道

      吉林烏拉通往璦琿的驛道設立之議始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春,完成于康熙二十五年春,歷時兩年多?!肚鍖嶄洝酚涊d了戰(zhàn)爭準備階段,康熙皇帝對驛路、驛站的謀劃??滴醵晁脑赂街I旨:“勘得黑龍江、呼馬爾之間,額蘇里地方,可以藏船,且有田垅舊跡,即令大兵建立木城,于此駐扎”,因命“薩布素、瓦禮祜統(tǒng)兵以行,及預備馬匹于索倫,悉應遵旨。額蘇里、索倫村莊之間,應設四驛,令赴索倫理藩院大臣董其事。從之?!边@段文字表明,黑龍江城、額蘇里、呼馬爾、索倫村一線置驛,是先期籌劃和開始實施的。

      《清實錄》詳細地址記載了康熙部署修建驛路的幾次諭旨,以及驛路幾經(jīng)擬議、勘察,并在進入戰(zhàn)爭尾聲的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最終完工的經(jīng)過。初議置十驛、十四驛、十九驛,建成后則為二十五驛。驛路終點止于黑龍江城(新璦琿)。

      康熙二十二年四月庚辰“勘得黑龍江、呼馬爾之間,額蘇里地方,可以藏船,且有田垅舊跡,即令大兵建立木城,于此駐扎?!薄邦~蘇里、索倫村莊之間,應設四驛,令赴索倫理藩院大臣董其事。從之。”(20)

      康熙二十二年九月丁丑“其在黑龍江,建城永戍,預備炮具船艦,令設斥堠于呼馬爾,自黑龍江至烏喇,置十驛,驛夫五十人,遇有警急,乘蒙古馬疾馳,尋常事宜,則循十驛以行?!保?1)

      康熙二十二年十月乙丑,戶部題奏:“黑龍江至烏喇、須設十驛。但設驛之地、不行相度、難以懸議。應俟來年三月雪消、遣戶兵二部、理藩院官各一員、并令寧古塔將軍、選熟知地勢者偕行。就近派郭爾羅斯二旗、杜爾伯特一旗向導各二人,詳加丈量。上命戶部郎中包奇、兵部郎中能特、理藩院郎中額爾塞前往?!保?2)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二月十四日康熙選定黑龍江城為前方軍事?lián)c“建城永戍”,復命包奇等從速設置吉林烏拉至璦琿驛站,囑咐他們說:“此乃創(chuàng)立驛站之始,關系緊要。爾等會同彼處將軍、副都統(tǒng),詢明熟知地方之人,詳加確立安設。”“必須從長計議,使其久遠可行,毋得狃于目前之見,草率了事?!保?3)

      康熙二十四年七月壬申“先是,郎中包奇等奏:自吉林烏喇至黑龍江,計丈量共一千一百九十五里,應設十四驛。上諭:驛遞關系緊要,凡丈量當以五尺為度,今程途太遠,令包奇等再馳驛前往,詳加丈量。至是,包奇等奏:自烏喇吉林城至黑龍江城,以五尺細丈,共一千三百四十里,應設十九驛。上命如議行,復令每驛設壯丁并撥什庫三十名,馬二十匹,牛三十頭。壯丁自盛京、寧古塔所轄各驛柳條邊派出,馬牛令盛京戶部照數(shù)采買送往?!保?4)

      康熙二十四年九月甲申“議政王大臣等遵旨議復:查墨爾根地方最為緊要,應筑城設兵,令將軍薩布素及副都統(tǒng)一員,駐扎于此。黑龍江設副都統(tǒng)一員,其駐防五百兵,以烏喇、寧古塔兵參用,先流徙寧古塔、烏喇罪人,俱入兵數(shù)發(fā)往。既于墨爾根設兵,自須增驛,令戶部、兵部、理藩院各遣官一員,自吉林烏喇至墨爾根,自墨爾根至黑龍江,宜增幾驛,定議具奏?!保?5)

      上述說明在雅克薩反擊戰(zhàn)之前吉林烏拉—墨爾根—璦琿之間的驛道,由于路途遙遠,沿途荒僻,幾經(jīng)勘查、丈量,上奏設驛方案均未落實。第一次反擊戰(zhàn)之后,清政府為進一步加強黑龍江流域的邊防,除已在璦琿建城駐兵永戍外,還在墨爾根筑城永戍。因此,議政王等又為黑龍江設驛之事上奏康熙皇帝:“今既于墨爾根地方修城駐兵,增設驛站,即應由戶部、兵部、理藩院各要章京一名,令其將吉林烏拉至墨爾根、墨爾根至黑龍江設驛站及增設多少驛站等事宜,議定后具題。”(26)就此再得康熙旨意:“著丈量吉林至墨爾根、墨爾根至黑龍江設驛里程?!保?7)

      據(jù)此,戶部郎中包奇等以五尺為度,沿松花江、嫩江,由吉林城量至墨爾根,又由墨爾根量至璦琿城,共1711里,測定后按路線設驛25處。即從吉林城北行至錦州額佛羅,至法特哈邊門……一直到黑龍江城(璦琿城)規(guī)定松花江與嫩江合流處以南6站由寧古塔將軍管轄,茂興蘇蘇(今肇源縣茂興鄉(xiāng))至黑龍江城的19站,由黑龍江將軍將管轄。

      每驛站額設站丁30名、牛30頭、馬20匹。從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初起,驛丁分批遷入各驛站,驛站正式設立起來。(《黑龍江將軍衙門滿文檔》)這是黑龍江清代一條最重要的驛道,而墨爾根正是這條驛道的交通樞紐和中轉站。到乾隆年間,全程增至30站,其中黑龍江境內由19站增至20站,即于雍正五年(1727年)黑龍江將軍傅爾丹于古魯至茂興兩站之間增設了烏蘭諾爾一站(后稱新站)。吉林境內到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以前,由6站增至10站。這樣,全程由原設時的25站增加到30站;里程由原來的1711里,變?yōu)?823里。屬于吉林境內的10站505里,稱吉林北路驛站;屬于黑龍江境內的20站1318里,以寧年站為界。寧年站以南的稱黑龍江南路驛站(亦稱下10站),歸茂興站總站官管轄;拉哈崗站以北的稱黑龍江北路驛站(亦稱上10站),歸墨爾根總站官管轄。南北兩路總站官均統(tǒng)轄于黑龍江將軍。(28)

      在議設和初勘吉林烏拉到璦琿驛站的同時,康熙皇帝還命于黑龍江上游東北岸“額蘇里、索倫村莊之間,應設四驛,令赴索倫理藩院大臣董其事?!保?9)從而把新舊璦琿城與額蘇里、呼瑪爾之間連接起來。

      3.墨爾根通往漠河的“黃金之路”

      墨爾根又為“黃金之路”驛路起點。在兩次雅克薩自衛(wèi)反擊戰(zhàn)中,墨爾根通往雅克薩的驛道對傳遞軍情捷報,供應前線軍需物資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雅克薩戰(zhàn)爭結束后,此驛道逐漸荒廢。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四月,吉林候補道員李金鏞受命開辦漠河金礦。為了探查去漠河道路,他取道墨爾根城,循著雅克薩戰(zhàn)爭時開辟的老驛道痕跡及鄂倫春人狩獵走的羊腸小道,到達漠河親自調查訪問達五個月之久。次年十月,李金鏞再次率隊從墨爾根山路出發(fā),冒著寒風大雪,穿林越嶺,跨溝攀巖,披星戴月,披荊斬棘,并于沿途以砍樹為記號,摸清了從墨爾根直達漠河的路線情況,隨之不斷有人沿此路通行,從而為開辟這條驛道創(chuàng)造了條件。清政府為開發(fā)和運送漠河、呼瑪一代的黃金,于光緒二十年(1894年),決定按照李金鏞提供的探路資料,正式開辟從墨爾根到漠河的驛道。光緒皇帝命“撥旗字營練軍二三千人從事開道”。這條驛道除重設康熙年間設置的25個驛站外,又向漠河、老金溝方向增設了6站,向額爾古納河東南岸的西口子方向增設了兩站,共33站,全長2000里左右。因這條驛道主要為往來漠河、西口子的淘金工人和向京師運送黃金而開設的,故稱為“黃金之路”(30)。

      (三)抗俄重地

      墨爾根因戰(zhàn)設城,抵御沙俄入侵是其第一要務。在整個反抗沙俄入侵的過程中,墨爾根城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使之當仁不讓地成為抗俄基地。

      首先,設驛筑城,派兵戍守??滴醵哪辏?685年)康熙皇帝就命議政王大臣“酌自墨爾根至雅克薩、設驛奏報軍機”。(《清圣祖實錄》康熙二十四年四月乙未條)同年九月議政王大臣等遵旨議覆:“查墨爾根地方、最為緊要,應筑城設兵。令將軍薩布素及副都統(tǒng)一員駐扎于此?!保?1)并且,黑龍江將軍在墨爾根至少10年時間駐扎在這里,無疑使他它成了抗俄基地。

      其次,協(xié)助將軍,駐守聯(lián)絡。設立200余年的墨爾根副都統(tǒng)衙門一直是黑龍江將軍最得力的一部分力量。它負責偵察敵情、傳送軍機、運輸物資、溝通各黑龍江、齊齊哈爾等副都統(tǒng)轄區(qū)。墨爾根副都統(tǒng)衙門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咸豐九年,根據(jù)沙俄在黑龍江左岸擅自占屯蓋房,清政府命黑龍江將軍特普欽由墨爾根、布特哈備兵500名,統(tǒng)歸署黑龍江副都統(tǒng)那爾胡善管帶,進行預防。(32)

      第三,設立卡倫,防俄竄越。墨爾根城共設立卡坊(卡倫)7座,其中就有哈普奇爾卡坊、弩敏卡坊、庫淤爾卡坊、楊吉爾4座卡坊是為了防范俄人從水路、陸路竄越而設。

      第四,藏兵儲械,聽后調用??滴醵迥辏?686年)七月乙巳,“我兵圍困雅克薩城,羅剎勢迫死守,今時序漸寒,自墨爾根至雅克薩,所設蒙古驛馬,冬月飼秣維艱,其免索倫、打虎兒今歲貢賦,俾之飼秣,并修整器械、以備調用。”并令“博定率往筑城種地官兵內選二百人俱留墨爾根,亦候調用?!保?3)同年八月丁丑,因天時漸寒、河流將結,薩布素除藏船于內,另設一軍守護,兼令堵尼布楚援兵外,康熙皇帝命令將軍中疲羸的馬匹,一半發(fā)往黑龍江(璦琿)、一半發(fā)往墨爾根,令駐彼在哪里的盛京官兵飼秣。(34)二十六年七月戊子,根據(jù)戰(zhàn)爭形勢的需要,康熙皇帝決定將雅克薩的官兵撤還至愛琿、墨勒根。(35)《清實錄》同樣記載:“上命薩布素等、統(tǒng)率官兵、乘天時未寒、還至黑龍江、墨爾根、修整器械、休息馬匹、以度隆冬?!保?6)

      第五,分領任務,巡查邊境。巡查邊境巡邊“謂之察邊”始于康熙二十二年。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中俄兩國簽訂《尼布楚條約》,清朝與俄羅斯有了法定的邊界線。此后,清朝政府定期派兵至格爾必齊、額爾古納、默里勒克、楚爾海圖等界河以及附近地帶進行巡視。巡邊的目的是查看所立國界線之界標——界碑、鄂博有無毀損,邊境線內側一帶是否有越境俄羅斯人建蓋房屋、開墾、放牧或者采礦等情況。

      墨爾根副都統(tǒng)同齊齊哈爾副都統(tǒng)、黑龍江副都統(tǒng)等同樣擔負著定期巡查邊境的任務。區(qū)域劃分是:齊齊哈爾副都統(tǒng)轄段是格爾必齊河、額爾古納河邊境線;墨爾根副都統(tǒng)轄段是墨里勒克一帶;璦琿副都統(tǒng)管轄楚爾海圖地帶。每年五六月間,便由齊齊哈爾、墨爾根、璦琿巡察各自的防各地段?!拔逶拢歉髑泊筵?,率百人巡邊,至鄂爾古納河。河以西俄羅斯地。察視東岸沙草有無牧痕,防侵界也。往返各五六十日?!薄澳珷柛撸喽芍Z尼江西北過興安嶺”。(37)每一周期內只是前往目的地巡邏一次,就這樣完成該年度的察邊任務,等到第二年再去察邊。巡邊需遵行嚴格的會哨制度。察邊部隊執(zhí)行察邊任務時,必須按照指定的時間、路線,對各自分擔的邊界范圍進行巡邏,并與指定的巡邊部隊“會哨”,不得越卡界到其它卡倫所負責巡查的轄區(qū)。在巡邊終點設有牌所,“墨爾根協(xié)領與黑龍江協(xié)領會。會哨之各部隊“各書銜名月日于木牌瘞山上,明年察邊者取歸,以呈將軍、副都統(tǒng),又各瘞木牌,以備后來考驗”。(38)如果平安無事,則如實匯報。接受匯報的將軍,立即呈報朝廷。各路官兵在察看各河口及河源時,須壘石作為巡邏標記。

      第六,驅逐金匪,保護地方。漠河和黑龍江沿岸發(fā)現(xiàn)金礦以來,便遭到沙俄金匪的盜采,黑龍江將軍先后派呼倫貝爾、黑龍江(璦琿)、墨爾根三城官兵的合力驅趕。為此,光緒十一年(1885年)八月庚寅,清政府還對以驅逐漠河金匪出力的墨爾根佐領雙福賞以副都統(tǒng)銜。(39)

      第七,防止沙俄瓜分東北。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沙俄充當瓜分中國的急先鋒,發(fā)動了侵略中國東北的戰(zhàn)爭。7月6日,沙皇尼古拉二世自任總司令,調集士兵17萬人,打算兵分六路入侵東北。其第四路入侵路線自海蘭泡(今布拉戈維申斯克)起,渡過黑龍江,直取璦琿、墨爾根二城,進而攻占黑龍江將軍駐地齊齊哈爾城。交戰(zhàn)前,墨爾根副都統(tǒng)所轄鎮(zhèn)邊軍的二個營奉命被派往黑河前線,編入守軍16個營的戰(zhàn)斗序列,由童必勝統(tǒng)領指揮,沿黑龍江設防,構筑工事,據(jù)險御敵。墨爾根副都統(tǒng)衙門依靠獨特的地理位置,成為抵御沙俄入侵東北的重要組成部分。墨爾根副都統(tǒng)衙門在戰(zhàn)斗中及時的傳遞軍情、運輸物資、奮勇作戰(zhàn),起到了鎮(zhèn)守邊疆、抵御外敵入侵的作用。

      (四)糧食產(chǎn)區(qū)

      康熙年間,為了解決軍隊的糧食問題,在黑龍江地區(qū)設置了一批官莊(官屯)。黑龍江的官莊是康熙五年(1666年)開始設立的。二十四年(1685年)分配盛京官兵到黑龍江城(璦琿)墾地1500坰,到二十六年增加到了1789坰。之后,在黑龍江城設立官莊30處,墾地3000馀坰。二十五年清政府為抗御沙俄侵擾,又命令索倫、達斡爾官兵于墨爾根耕種糧食,共計田地1660坰(40)。繼之,增設官莊11座。此時齊齊哈爾積谷已達12萬石,璦琿、墨爾根各積谷3萬石。(41)到了乾隆年間墨爾根官莊(官屯)增加到15處。其中領催一名,壯丁150名。(42)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十月壬戌,將軍薩布素奏準:“墨爾根居住之總管索倫安珠護等、每年耕種官田二千馀晌。今官兵移駐墨爾根。請即以此項成熟之田分給耕種?!保?3)嘉慶九年(1804年),在齊齊哈爾、墨爾根、黑龍江城三地,清政府又增設了所謂“公田養(yǎng)育兵”,進行屯種,前后達800人,其中墨爾根180人(44)??滴跄觊g,每個官莊“十夫,夫輸谷十石(準制斛三十石),草五百束,歲欠則計分以減?!保?5)。到了光緒年間,15官莊額設催糧領催1名,每莊壯丁各15名,耕牛各10頭,每年額交細糧22倉石,按收成豐歉核繳,入備倉存儲,以備借給接濟荒歉(46)。墨爾根養(yǎng)育兵同官莊壯丁一樣,每歲交糧22石。每年公田交糧3960石,官莊每年交糧3300石。(《黑龍江外記》卷四)糧食多了需要倉儲,從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起陸續(xù)建休通積倉一處,公備兩項倉所,其中備倉78所,公倉39所,共計117所。每所3間,額儲糧9萬石(47)。墨爾根公田和官莊的設立,促進了墨爾根地區(qū)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也有力地支援了抗俄斗爭。

      (五)軍事后方

      1.平定叛亂的一支勁旅

      除了抵御外敵,作為八旗勁旅的一部分,墨爾根副都統(tǒng)衙門多次受命出兵平定國內叛亂,維護了清政府的統(tǒng)治。

      八旗官兵驍勇善戰(zhàn),是清政府統(tǒng)治力量中的精英。清入關初期開始。國內各種叛亂不斷。黑龍江的八旗勁旅不斷地被調往各地進行平叛。雍正十年(1732年)準噶爾前赴厄得爾河源地方,八月“議于奔博圖山嶺、發(fā)兵堵截。共派滿洲蒙古兵一萬八千名,令王丹津多爾濟總統(tǒng)。額駙策凌、王羅卜臧喇錫……(墨爾根)副都統(tǒng)烏察拉……等分派督率,于七月二十一日起程?!保?8)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參贊大臣哈達哈奉命隨同副將軍成袞扎布擒孥青滾雜卜?!芭韶惱占{木扎勒車蘇隆、公車登薩木丕勒、同副都統(tǒng)扎勒杭阿、(墨爾根副都統(tǒng))鄂博什,管轄后隊兵前來?!保?9)

      咸豐九年(1859年)二月“天津北塘至山海關一帶,沿??诎都娖纭毙璞蓝?,清政府無經(jīng)費兵力處處設防,“著慶祺即將宣化鎮(zhèn)備調兵一千名,飭交署總兵烏忠阿、帶赴山海關。僧格林沁即札飭墨爾根城副都統(tǒng)格繃額統(tǒng)帶以資協(xié)防?!保?0)

      自乾隆年間開始,中國西北西南等地叛亂迭起,戰(zhàn)事頻仍。清政府經(jīng)常從黑龍江抽取大量官兵進行平叛。由于過于頻繁的奉調出征,被派出的墨爾根兵丁“大都亡于戰(zhàn)陣”(51),為了民族的統(tǒng)一,國家的安定,作出了貢獻。

      對于清政府來講,黑龍江的八旗官兵是其最可信最可依靠的力量。因此黑龍江的八旗向來是作為清政府最有為的平叛工具。墨爾根副都統(tǒng)衙門在平定國內叛亂過程中越來越受到清政府的重視。

      2.奉調出征的兵力來源

      墨爾根副都統(tǒng)又是應征奉調的兵源之一。在臨時軍事需要、剿匪,以及鎮(zhèn)壓太平天國起義、捻軍起義的過程中,都從墨爾根調過兵力?!逗邶埥靖濉肪砣弧段鋫渲尽け隆酚性敿毜挠涊d。

      乾隆十七年(1752年)正月己丑,上諭:密告黑龍江將軍傅爾丹,對齊齊哈爾、黑龍江、墨爾根、呼倫貝爾等處的額設兵七千馀名,挑選二千名;對打牲、索倫、達呼爾等處的丁壯七千馀名,挑選一千名,備好器械。臨期可以速發(fā)無誤。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正月選派呼倫貝爾之索倫、達呼爾兵五百名,黑龍江、墨爾根、齊齊哈爾三處之索倫兵五百名,前往烏里雅蘇臺軍營。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在駐墨爾根的索倫、達斡爾兵中挑選200人,赴京師聽候調用。

      嘉慶十一年(1806年)九月乙巳朔,抽調墨爾根等處官兵赴陜西德楞泰軍營。(參見《清仁宗實錄》嘉慶十一年九月乙巳朔條)

      嘉慶十八年(1813年)十月十五日,因直隸、河南、山東交界處所有匪徒聚眾滋事,特命黑經(jīng)江將軍富俊將索倫兵挑選一千名,其中齊齊哈爾兵二百名、黑龍江城一百名、墨爾根城一百名、呼倫貝爾一百名、布特哈五百名,并將應給官兵口糧、銀兩、弓箭、鳥槍選備整齊,馳赴各地,剿辦賊匪。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九月,清廷命伯都訥副都統(tǒng)福勒洪額移駐山海關外,會同墨爾根副都統(tǒng)烏凌額,管帶黑龍江官兵,加強防堵。

      咸豐二年(1852年)十二月十九日,墨爾根副都統(tǒng)烏凌額和呼倫貝爾副都統(tǒng)銜總管魁福,統(tǒng)領黑龍江馬隊2000名分起前往河南,聽候琦善調遣。其中從墨爾根挑選兵150名。

      咸豐三年三月十九日,黑龍江將軍英隆奏派副都統(tǒng)特爾慶額、清安,協(xié)領托克通阿、穆特布等率領續(xù)調黑龍江兵2000名分起啟程赴京,傳赴淮、徐兩地。其中墨爾根兵200名。

      咸豐九年(1859年)三月,將軍奕山奏派總管德楞額統(tǒng)帶官兵1000名前赴天津、山海關,叫僧格林沁、格繃額分撥應用。其中從墨爾根調兵100名。

      同治元年(1862年)二月,黑龍江將軍特普欽奏派協(xié)領托克吞管帶馬隊250名,馳赴揚州都興阿軍營助剿。其中墨爾根精兵50名。

      同治十一年(1872年)二月二十日,黑龍江將軍德英遵諭挑派馬隊官兵500名,分起前赴肅州成祿軍營,聽候調遣。其中墨爾根挑派50名。

      同治十一年十月十七日,黑龍江將軍德英奏,遵咨挑派換班官兵500名,酌擬起程日期,前赴烏魯木齊助剿。其中墨爾根兵50名。

      同治十三年(1874)九月初七日,署將軍依克唐阿奏,遵旨挑派官兵205員名,其中墨爾根挑選精兵20名,責成花翎協(xié)領穆特布管帶,前赴奉天,聽候調遣。

      以上是《黑龍江志稿》記載的奉調次數(shù),其他未作明確記載從墨爾根抽調的官兵,只記載從黑龍江索倫兵當中征調的,也有不少是從墨爾根征調的。

      3.臨時抽調的機動部隊

      光緒元年(1875年)冬,黑龍江將軍豐紳以“假獵搜山”名義,由齊齊哈爾副都統(tǒng)托克湍會帶布特哈、墨爾根、呼蘭、呼倫貝爾等5城官兵1000余名,于11月20日、21等日齊集巴彥蘇蘇,對當年夏季追隨孔廣才攻占巴彥蘇蘇被官兵打敗藏匿于黑山之中的起義軍殘部進行圍剿。11月24日進山,12月5日出山,共殺害40余人,焚毀“賊巢”30余處,生擒有關頭目30余名(52)。光緒四年(1888年)五月乙卯,清政府以剿捕青黑兩山盜匪一律肅清。并助剿鄰省股匪獲勝。對于該次清剿活動的出力員弁墨爾根副都統(tǒng)恩合等賞以花翎、披甲壽綿等賞以藍翎。其馀有功人員也都給予了不同的獎勵。(53)

      光緒三年呼蘭教案發(fā)生,負責處理呼蘭教案的就是駐扎在巴彥蘇蘇的總統(tǒng)巴彥蘇蘇防兵的墨爾根副都統(tǒng)恩合。

      注釋:

      (1)(20)(29)清圣祖實錄.康熙二十二年四月庚辰條[M].北京:中華書局,1986.

      (2)(21)清圣祖實錄.康熙二十二年九月丁丑條[M].北京:中華書局,1986.

      (3)清圣祖實錄.康熙二十二年十月癸亥條[M]北京:中華書局,1986.

      (4)(15)(25)(31)清圣祖實錄.康熙二十四年九月甲申條[M].北京:中華書局,1986.

      (5)柳成棟整理.清代黑龍江孤本方志四種·墨爾根志卷一建置沿革志.[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9.

      (6)清圣祖實錄.康熙三十三年三月乙丑條[M].北京:中華書局,1986.

      (7)清會典事例事例卷五百四十四

      (8)清德宗實錄.光緒三十四年五月甲辰[M].北京:中華書局,1986.

      (9)柳成棟.長鋏歸來齋文稿·興安城總管衙門的興廢[M].哈爾濱: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出版社,1996.

      (10)(清)西清.黑龍江外記卷二[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4.

      (11)清宣宗實錄.道光二十四年八月甲子條[M]北京:中華書局,1986.

      (12)(清)西清.黑龍江外記卷一[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4.

      (13)柳成棟整理.清代黑龍江孤本方志四種·墨爾根志卷二疆域志.[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9.

      (14)張伯英.黑龍江志稿·職官志表(一上)旗官[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2.

      (16)(清)徐宗亮.黑龍江述略卷三職官[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5.

      (17)(清)鄂雨泰等.八旗通志?郎談傳[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1985.

      (18)清圣祖實錄.康熙二十四年四月乙未條[M].北京:中華書局,1986.

      (19)(28)(30)桑樹森.黑龍江古代道路交通史[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

      (22)清圣祖實錄.康熙二十二年十月乙丑條[M].北京:中華書局,1986.

      (23)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康熙起居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4.

      (24)清圣祖實錄.康熙二十四年七月壬申條[M].北京:中華書局,1986.

      (26)(27)黑龍江將軍衙門滿文檔[J].歷史檔案,1982,(3).

      (32)清文宗實錄.咸豐九年十一月癸未條[M].北京:中華書局,1986.

      (33)清圣祖實錄.康熙二十五年七月乙巳條[M].北京:中華書局,1986.

      (34)《清圣祖實錄》康熙二十五年八月丁丑條[M].北京:中華書局,1986.

      (35)《平定羅剎方略》

      (36)清圣祖實錄.康熙二十六年七月戊子條[M].北京:中華書局,1986.

      (37)(41)(45)龍江三紀·龍沙紀略·經(jīng)制[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5.

      (38)(清)西清.黑龍江外記卷五[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4.

      (39)清德宗實錄.光緒十一年八月庚寅條[M].北京:中華書局,1986.

      (40)乾隆元年版《盛京通志》卷二十四《田賦·八旗田畝》

      (42)乾隆四十八年版《盛京通志》卷三十八《田賦二》

      (43)清圣祖實錄.康熙二十九年十月壬戌條[M].北京:中華書局,1986.

      (44)張伯英.黑龍江志稿卷八·經(jīng)政志·墾丈[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2.

      (46)(47)《柳成棟整理.清代黑龍江孤本方志四種·墨爾根志卷之十田賦志[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9.

      (48)清世宗實錄[M]北京:中華書局,1986,卷一百二十二,雍正十年八月

      (49)清高宗實錄[M]北京:中華書局,1986,卷五百二十六,乾隆二十一年二月年八月

      (50)清文宗實錄[M].北京:中華書局,1986,卷二百七十六,咸豐九年二月

      (51)張伯英.黑龍江志稿[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2,第1123頁

      (52)巴彥縣志辦公室.巴彥縣志·大事記[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0.

      (53)清德宗實錄.光緒四年五月乙卯[M].北京:中華書局,1986.

      猜你喜歡
      康熙黑龍江將軍
      哼將軍和哈將軍
      馬援將軍
      羨慕等
      將軍駕到
      如此原因
      鉛筆長高了
      年度第21期,P.84
      點兵
      康熙下象棋
      黑龍江出版集團
      嵊州市| 克山县| 滁州市| 大城县| 黄石市| 余庆县| 天长市| 平果县| 都昌县| 华亭县| 光泽县| 舟曲县| 阳信县| 南皮县| 阳东县| 桃园县| 涡阳县| 古蔺县| 苗栗县| 阿克| 泰宁县| 封开县| 葵青区| 历史| 东平县| 杭州市| 颍上县| 陆良县| 雅江县| 大理市| 社会| 抚宁县| 昌图县| 青州市| 平顶山市| 龙海市| 石台县| 石狮市| 特克斯县| 交城县| 台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