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在今
國家、政黨,無不極端重視安全問題。
2013年,中共中央決定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統籌協調涉及國家安全的重大事項和重要工作,引起國內外的高度關注。殊不知,中共自創(chuàng)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視安全工作,安全體系已經進行多次調整。
1941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重要拐點。年初,中國突現皖南事變;年中,德國全線突襲蘇聯;年末,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晴天霹靂般的突發(fā)事件,嚴重威脅相關國家和整個世界的生存安全。
美國、蘇聯、中國,以及中國的國共兩黨,開始了安全工作大競賽。
誰能料想,實力最弱的中共,卻悄悄從安全體系的調整入手,為日后的發(fā)展積蓄了力量。
東方大黑暗———確立極度警覺的安全意識
重視保衛(wèi)工作
安全工作,也有各種層級,從生產經營到社會秩序都有安全問題;國家安全,則屬于最高層級。美國、蘇聯等大國都設有國家安全委員會,中共執(zhí)政之前設有政治保衛(wèi)部門。
安全工作的主要方式一般有兩類:進攻性情報工作和防御性保衛(wèi)工作。中共的安全工作從保衛(wèi)起步,1921年創(chuàng)立時屬于非法政黨,離開保衛(wèi)就一日不能生存。首次黨代會中途從上海轉到嘉興,就是防范外國租界巡捕房的偵查抓捕。
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中共得以公開合法活動,可是,1927年又遭受國民黨的突然鎮(zhèn)壓。這就激發(fā)了全黨的安全意識,在創(chuàng)建軍隊的同時創(chuàng)立安全機構———中央軍委特務工作科(簡稱“中央特科”)。中央特科于1927年11月成立,比國民黨的調查科早了三個月,1931年中央蘇區(qū)政權的憲法又規(guī)定成立了國家政治保衛(wèi)局。
抗日戰(zhàn)爭中,國共第二次合作,中共成為合法政黨,中央特別工作委員會的機構很小。與此同時,國民黨卻將“中統”和“軍統”兩個特務機構從處級升格為局級。1939年初,中共設立統管情報和保衛(wèi)工作的中央社會部。
中共創(chuàng)建情報保衛(wèi)系統的初衷是保衛(wèi)自身的安全,即使開展情報工作,也以獲取保衛(wèi)性情報為主。為了扭轉被動防御的態(tài)勢,中共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開始大力調整。
1940年9月18日,中共中央發(fā)出文件,決定開展敵后大城市工作,周恩來任中央敵后工作委員會主任,康生任副主任。10月7日,中央社會部發(fā)出《關于開展敵后情報工作的指示》,提出要把開展敵后大城市的工作看成目前保衛(wèi)工作的頭等任務。
敵后,敵人的后方,日本和汪精衛(wèi)政權控制的地區(qū)。
從初進延安的處處設防,到深入敵區(qū)核心地帶,這意味著中共情報保衛(wèi)工作由守轉攻。
可惜,剛準備進攻,就遭到別人的進攻。1941年初,國民黨發(fā)動皖南事變,新四軍幾乎全軍覆沒。
嚴酷的現實再次提醒中共:安全工作在任何形勢下都必須保持高度警惕,不僅要防備敵人的進攻,還要小心盟友的突襲。
開展進攻性情報工作
所幸,中央此前已經部署進攻性情報工作,很快,重大情報接踵而至。
1941年3月8日,日本駐美大使野村與美國國務卿赫爾達成《日美諒解案》。5月19日,英國外交大臣艾登、中國駐英大使郭泰祺、日本駐英大使重光葵商妥“和平方案”,由郭帶往美國征求意見。上海、香港、南京、重慶,多條渠道報來國際密談的情報,德國友人王安娜也發(fā)現遠東地區(qū)有類似慕尼黑陰謀的活動。
抗戰(zhàn)時期,日本是民族大敵。中共情報部門始終盯緊日本,看看中國有誰敢同日本秘密媾和。潘漢年領導的情報系統打入日本特務機關,發(fā)現國民黨居然有八條線同日特接觸,還有個軍統代表自稱宋美齡的弟弟宋子良。
毛澤東在延安作出戰(zhàn)略分析:現在不是日本在爭取美蘇,而是美蘇在爭取日本,爭取日本不要把戰(zhàn)爭擴大到美蘇的地盤。美國并不打算聯合英蘇中合作抗日,美國同日本密談的目的是拆散日德意同盟,而使自己保持中立態(tài)勢。
1941年5月25日,毛澤東發(fā)布《關于揭破遠東慕尼黑新陰謀的通知》的指示:“日美妥協,犧牲中國,造成反共、反蘇局面的遠東慕尼黑的新陰謀,正在美、日、蔣之間醞釀著,我們必須揭穿它、反對它?!?/p>
遠東的慕尼黑新陰謀極其兇險,美英蘇各國與日本妥協,中國就成了國際孤兒;國民黨再與日本媾和,中共就成了國內抗戰(zhàn)的孤軍。
毛澤東向全黨極而言之:“要準備出現東方大黑暗!”
用曝光的方式戳破陰謀
拿到情報,并不意味著情報工作的結束,還有個怎么運用的問題。
制止秘密媾和的通常做法是暗殺,殺掉密使,秘密談判就無法進行了。汪精衛(wèi)從重慶脫逃,在越南河內發(fā)表公開電表露求和企圖。蔣介石聞知大怒,立即派軍統特務越境刺殺??上?,刺汪不成,反而激得汪精衛(wèi)撕破最后一點臉面,索性逃往南京,公開當了漢奸。
毛澤東對遠東慕尼黑陰謀,并未采用暗殺手段。
八路軍駐山西代表王世英召開群眾大會,揭露山西當局同日本密談的陰謀,甚至點出了雙方代表的名字。陰謀最怕曝光,閻錫山不得不停止投降密謀。按說,此刻王世英有條件刺殺閻錫山,閻錫山的密友趙戴文任山西省長,可這位省長的公子趙宗復卻是個秘密共產黨員,殺閻易如反掌。可是,王世英給趙宗復的任務不包括暗殺,只是搞情報,搞到閻錫山同日本特務密談的情報。
在合作的局面下,對陰謀尚未敗露的盟友采用暗殺手段,不得人心。在合作的局面下,揭露盟方背信棄義的密謀,大快人心。新華社一封公開電訊稿,就能制止一起陰謀。毛澤東連續(xù)曝光,輕松地切斷八條投降密線。
這種陽謀,又被毛澤東運用到國際斗爭中。
中共領袖在接待外國記者時,提出美國不應向日本提供鋼鐵等戰(zhàn)略物資。那些外國記者大吃一驚,美國號稱在中日之間保持中立,不應變相支持日本??!
在國際輿論的壓力下,美國停止向日本輸出鋼鐵、橡膠、石油等戰(zhàn)略物資,美日之間的密談也難以達成。endprint
實踐證明,用曝光的方式戳破陰謀,不戰(zhàn)而勝,性價比極高。
實踐還證明,提前拿到情報,才能擺脫被動,設計應對。
遠東慕尼黑陰謀被制止了,勝利的前提是提前———提前偵獲情報,掌握戰(zhàn)略主動。
中央調查研究局———以大安全觀進行頂層設計
開展情報國際合作
1941年,堪稱情報工作全球化的元年。全世界的情報機構都在追逐國際戰(zhàn)略情報,一項是德國的戰(zhàn)略動向,一項是日本的戰(zhàn)略動向。
最擔心德國和日本動向的還是蘇聯。
德軍已經橫掃歐洲。西線,德軍正在跨海轟炸英國;東線,德軍已經同蘇軍相望。希特勒可能打而尚未打的,只剩個蘇聯了。蘇軍情報部派出大批情報員,圍繞德軍展開偵察,偵察德軍是否向蘇聯發(fā)起進攻。
日本是俄國(蘇聯)的宿敵,俄國向東,日本向西,兩國的擴張勢頭在中國東北相撞。從1905年的旅順之戰(zhàn)到1939年的諾門罕之戰(zhàn),日本總是企圖對俄國動武。蘇軍情報部門在1929年派遣戰(zhàn)略情報員佐爾格到上海就近偵察,1932年又讓其潛入東京偵察。
佐爾格雖然是個高級間諜,但畢竟是黃頭發(fā)、藍眼睛,一到日本就被納入了特高課的偵控對象。要想接近日本,還得使用亞洲人,特別是抗日的中國人。因此,中國的情報工作也就同國際情報界有了聯系。
中共是共產國際的成員之一,與共產國際本來就有情報交換關系。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共產國際已經不滿足于由中共提交中國戰(zhàn)場情報,而是要在中國各地建立直屬自己的情報網。共產國際向中共提出,培訓一些中國籍的情報人員,在遠東戰(zhàn)場搜集日本情報。正好,西路軍到達新疆的余部,正在進行現代軍事技術的培訓,陳云和鄧發(fā)從這400多人中挑選劉鶴孔等十幾人,送到蘇聯培訓。后來,這些人被派到中國各地的淪陷區(qū),秘密從事情報工作,為國際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作出諸多貢獻。盡管這些中共黨員奉命服從共產國際領導,不與中共組織發(fā)生橫向關系,但是,出于愛國之情,他們中的一些人還是主動與中共情報部門聯絡,為祖國提供抗日情報。
蘭州有一個“聯共情報組”。為了爭取蘇聯援華抗日,國民黨政府允許蘇聯在中國一些城市建立外交、軍事代表處。蘇聯駐蘭州軍事副代表弗拉基米洛夫(孫平)是蘇軍情報人員,同中共協商,由蘇方提供經費、電臺,中方選擇人員,情報組長由俞鳴九(蕭炳實)擔任。
延安也有蘇軍情報組,就駐在中共中央和中央社會部駐地棗園,對外用蘇聯新聞機構塔斯社的名義。創(chuàng)建“聯共情報組”的蘇聯駐蘭州軍事副代表孫平被調到延安,擔任蘇軍情報組組長。
類似的國際間諜,也活動于東北大地。沙俄在東北據有中東鐵路,蘇聯繼承路權,在東北的中國人中發(fā)展了許多共產黨員。抗戰(zhàn)爆發(fā)后,這些中國籍情報員又為蘇聯提供抗日情報。
共產國際、蘇共、蘇軍,都曾努力在中國建立自己的情報系統,一批中共黨員因此當了一陣“蘇聯特務”。對于年輕的中國情報員來說,這種國際情報合作也是一種歷練。
中共情報人才濟濟
盡管蘇聯重視培訓中國籍的情報員,但是,這些紅軍干部出身農村,很難在大城市進入上層,于是蘇聯又求助中共。駐重慶的蘇聯大使潘友新和武官羅申,直接找周恩來借人,借用情報人員。
周恩來身邊,有的是人才。
按照中央敵后委員會的分工,延安負責北方,南方局負責南方的敵后大城市工作。南方局由周恩來任書記,董必武任副書記兼統戰(zhàn)部長,秦邦憲任組織部長,凱豐任宣傳部長,劉少文任情報部長,葉劍英管軍事和聯絡,鄧穎超管婦女工作,蔣南翔管青年工作,吳克堅任《新華日報》總編輯兼管情報。這些秘密工作的行家里手,把工作關系鋪展到社會的各個層面,特別是進入了“內部”“上層”“核心”。
國民黨中央黨部機要處潛伏著沈安娜,通過速記工作拿到國民黨中央常委會議的秘密。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參事室有史永(沙文威),史永的大哥沙孟海是浙江才子,為蔣介石起草文稿?!爸薪y”四川省特種委員會有黎強,提前發(fā)現“中統”抓捕地下黨的信息。國民黨高級將領的身邊也有共產黨員,如陳誠的隨從秘書鄧達章,李宗仁的秘書劉仲容,白崇禧的秘書謝和賡。最大的特務機關“軍統”內部,居然有個七人支部,由延安派來的張露萍任書記。國民黨的四大家族身邊都有共產黨員,宋子文身邊有王炳南,孔祥熙身邊有冀朝鼎,陳立夫身邊有盧緒章,蔣介石身邊有閻寶航。
閻寶航是遼寧海城人,張學良的高級幕僚,同高崇民、杜重遠發(fā)起成立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西安事變爆發(fā)后,蔣介石被張學良扣押,宋美齡急需找人斡旋,這時就想到了閻寶航。閻寶航曾經留學英國,又是東北基督教青年會的會長。宋美齡委托這個教友,去西安說服張學良。
閻寶航奔走于西安和南京之間,促成蔣介石被釋放,受到蔣介石夫婦的信任。可是蔣介石不知,閻寶航在此期間還成了周恩來的朋友。1938年,周恩來批準閻寶航入黨,并讓他不要暴露身份,繼續(xù)以東北愛國人士的身份,從事抗日民族統一戰(zhàn)線工作,特別是開展國民黨上層的工作。
能夠使用閻寶航這樣的人,正是中共調整政策的結果。以前的“左”傾領導聲稱“中間派是最危險的敵人”,敵軍工作“要兵不要官”。
閻寶航是個有影響的“中間派”人物,也是蔣介石需要拉攏的人物之一,于是他又成了“高官”。蔣介石和宋美齡夫婦發(fā)起“新生活運動”,閻寶航是這個組織的干事長。閻寶航還是宋美齡的舞伴,巴結第一夫人的高官還要走閻寶航的門路。閻寶航進入了國民黨的頂層圈子。在一次宴會上,國民黨監(jiān)察院長于右任和行政院長孫科喜形于色地告訴閻寶航:德國要進攻蘇聯!
原來,蔣介石一向崇拜德國的法西斯主義,不但“圍剿”紅軍要請德軍顧問,就是解決中國的抗日問題也寄希望于德國的斡旋。國民黨與德國軍方的關系非常密切,駐德武官桂永清在柏林與德國軍官聊天,談到中國的北方問題難以解決,那個德國軍官隨口吹牛:中國問題好解決,6月22日德國進攻蘇聯就全解決了!endprint
這個天大的情報,迅速傳回重慶,傳到秘密共產黨員閻寶航的耳朵里。
中共情報能力獲肯定
1941年的世界大局,瞬息萬變!
6月13日,蘇聯塔斯社否定蘇德即將開戰(zhàn)。14日,汪精衛(wèi)飛往日本進行“國事”訪問。16日,周恩來上報延安,偵獲德國即將大舉進攻蘇聯的戰(zhàn)略情報。
此前,蘇軍的幾條情報渠道,已經偵獲德國即將突襲蘇聯的情報,但斯大林不肯采信。兵家最忌兩線作戰(zhàn),一般而言,德軍應該集中兵力先拿下西邊的英國,然后再向東邊的蘇聯開戰(zhàn)。很難設想希特勒現在會兩線作戰(zhàn)打蘇聯,除非他瘋了!何況,提供德國動向的情報組織大多在西歐活動,很難保證沒有德國或英國間諜的滲透。各種互相矛盾的情報都在傳播著:有的說德國要大舉進攻蘇聯,有的說是英國施放假情報挑撥德蘇關系。這讓斯大林難以決斷。
直到中共提供情報,斯大林這才信了。中共同西歐沒有關系,沒有受騙上當的可能。
前線蘇軍提前一天進入戰(zhàn)備。這是情報工作的成績,提前一天也會減少很大的損失。
可是,對于一場大規(guī)模戰(zhàn)爭,一天的準備期還是太短,蘇聯還是遭受了慘重的損失。這是情報工作的失誤,是攸關國家安全的大失誤。
關于德國動向的國際情報競賽,誰是勝者?
德國發(fā)起進攻之后,斯大林給延安發(fā)來電報,感謝中國同志提供的重要情報。向來都是蘇聯支援中共,這次,斯大林第一次感謝中共了。
中共的情報能力,開始得到承認。
中央最高領導負責機構調整
從1941年初的皖南事變被動挨打,到年中的預判德國侵蘇,中共挽回一局。但是,毛澤東非但沒有得意,反而更加警覺。1941年上半年,國內國際的形勢變化太快,情報工作必須跟上!
中共中央頒布兩個決定:7月1日發(fā)布《關于增強黨性的決定》,8月1日發(fā)布《關于調查研究的決定》。這兩個決定,被確定為中共情報保衛(wèi)部門的指導方針。
不僅有理論指導,還要有組織措施。中共中央決定,組建一個中央調查研究局。
這個局的領導和職權,具有前所未有的高規(guī)格、大范圍。毛澤東自薦當局長,兼任政治研究室主任。這個中央調查研究局局長,可以說是毛澤東一生唯一同情報保衛(wèi)工作相關的職務。下屬單位:中央社會部情報部門、中央軍委二局,還有政治研究室、黨務研究室,涵蓋所有中央級別的黨政軍情報部門,甚至超出情報保衛(wèi)部門。
中央調查研究局下面還有四個不公開的分局:第一分局在晉察冀邊區(qū),負責調查華北和東北日占區(qū)大城市的情況;第二分局是潘漢年領導的情報系統,負責對歐美和淪陷區(qū)的調查;第三分局在重慶的南方局,調研南方敵后大城市和國統區(qū)各黨派的情況;第四分局在陜甘寧邊區(qū),負責邊區(qū)內部和周邊的調查研究。
中央調查研究局的工作任務是:負責敵我友諸方的調查研究工作。
這是一種全方位的大安全觀,不僅開展對敵斗爭,而且掌握友方動向。皖南事變再次表明,這世上沒有永遠的朋友,朋友可能向敵人的方向轉化!
中央調查研究局的職能相當特殊,負責情報保衛(wèi)工作,又不等同于情報保衛(wèi)機關。顯然,這是中共放眼大安全的一次探索。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調整由中央最高領導親自負責。
調查研究是決策的基礎
延安時期,毛澤東的調查研究,已經從個體行為提升為系統工程。中共中央《關于調查研究的決定》列入中央社會部的《干部必讀》手冊。中央社會部設有書報股,出版專門刊物《書報簡訊》。延安每月撥出300塊銀圓,訂購敵占區(qū)報刊;晉察冀邊區(qū)社會部派人潛入北平、天津,定期購買大量報刊;晉綏社會部專設運輸隊,千里迢迢轉送延安。
書報之中有情報!日本報紙《朝日新聞》刊載:“從日本華北軍發(fā)表昭和十八年(1943年)年度綜合戰(zhàn)果中,充分說明了過去以重慶軍為對手的華北軍至今已完全轉變?yōu)閽吖矠橹行牡氖聦嵙??!毖影病督夥湃請蟆妨⒓崔D載,刊登《敵人口中的八路軍》一文,駁斥蔣介石對八路軍游而不擊的造謠。
毛澤東從延安致電重慶,要求周恩來在國民黨統治區(qū)各省搞上層調查,調查大地主、大資產階級、高級將領,每省數十人至100人。
毛澤東親力倡導,調查研究成為全黨的風氣。延安市公安局詳細調查延安的城鄉(xiāng)接合部,寫出《延安新市鄉(xiāng)調查》,為社會管理打下基礎。
解放戰(zhàn)爭期間,轉戰(zhàn)陜北的毛澤東身邊只有數百名護衛(wèi)??删驮谶@么少的編制內,還增設了一個調查科。部隊行軍頻繁,今晚住這個村,明天就可能到另一個村??擅康揭淮?,不管時間多緊,科長慕豐韻都要調查,弄清這個村莊的社會情況,立即上報毛澤東。
毛澤東還要求各戰(zhàn)略區(qū)定期向中央提供全面報告。打仗那么緊張,誰還有空寫文章?林彪拖延不報,毛澤東連電催促,還表揚及時報告的鄧小平。
“情況明,決心大?!泵珴蓶|把調查研究作為決策的基礎,提高到哲學理論的層次,毛澤東堅持立下規(guī)矩,把調查研究作為全黨干部的基本功。
戰(zhàn)爭勝利,準備接管城市,各地都輪訓干部,學習資料就是調研報告。華東局準備的上海社情資料,竟然有數千萬字之多。由于有了這么周到的情報準備,土包子干部進城,眼不花,頭不暈。
調查研究,可以說是一種基礎性的情報分析整理工作。毛澤東致力于情報工作的科學化,新中國成立后將中央的情報機構命名為中央調查部。須注意,這個名稱同蘇聯的克格勃和美國的中央情報局都不同,這體現出毛澤東對調查研究的極度重視。
調查研究———毛澤東的情報分析方式。
中央情報部———集成高效運行的大系統
成立中央情報部
中央調查研究局剛剛搞了一個多月,毛澤東又不滿足了。1941年9月,中共中央決定成立中央情報部。endprint
新成立的中央情報部是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進行調查情報工作的統一的軍政戰(zhàn)略情報機關。中央情報部是在原中央社會部的基礎上,與軍委總參謀部的一部分合并而成,仍由中央調查研究局領導。1942年5月,日軍對敵后抗日根據地展開大“掃蕩”,軍委任務加重,又把中情部中的軍事部門大多分回軍委總部工作。
中情部與中社部是一個機構兩塊牌子,主要任務是軍政戰(zhàn)略情報的獲取與研究,也保留較小的機構指導各根據地的保衛(wèi)工作,指導情報工作用中情部的名義,指導保衛(wèi)工作用中社部的名義。這樣安排,有利于改變過去偏重保衛(wèi)的習慣,更加重視情報工作。
原來的情報工作,對戰(zhàn)略情報重視不夠?,F在明確,中央情報部的主要任務是獲取軍政戰(zhàn)略情報。毛澤東告知各地:哪個據點有多少駐軍有幾挺機槍的戰(zhàn)術情報,你不要報到延安來,我只要戰(zhàn)略情報!
這意味著高度的情報自覺和明智的戰(zhàn)略轉變,從獲取警報性、保衛(wèi)性情報為主,轉向獲取軍事、政治戰(zhàn)略情報為主。
中央社會部部長康生兼任中情部部長,副部長三人:總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副總參謀長葉劍英、中社部副部長李克農。部長康生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投入政治運動,部里的常務工作實際由副部長李克農主持。李克農是當年中央特科的“龍?zhí)度堋敝?,黨內公認的情報專家。李克農主政,立即對情報工作展開全面部署。
根據中央指示,中情部樹立調查研究和情報工作密切相關的觀點,明確情報工作為黨的整個路線、戰(zhàn)略、策略服務。中情部以中共中央《關于增強黨性的決定》《關于調查研究的決定》《關于改進情報工作的通知》為情報工作的理論武器。明確情報工作的任務:一方面進行一般的調查工作,系統地搜集有戰(zhàn)略意義的公開半公開材料;另一方面進行秘密的情報工作,采集敵人各方面的軍政機密消息。在第一次部務會議上,朱德指出:材料很多,問題在于研究不夠,過去同志中的主觀主義來自自稱是馬克思主義的人。這意味著中共的這次調整,不僅有組織變動,還要糾正以往的領導失誤。
中共情報網絡覆蓋全國
中情部工作以日偽、國民黨、歐美三方面為主要對象,調研其政治、軍事、黨派、人物、特務、社會情況。將全國分為幾個地區(qū):陜甘寧地區(qū),晉察冀地區(qū),香港、上海地區(qū),晉綏地區(qū),華中地區(qū),重慶地區(qū),西安地區(qū)。各地區(qū)建立情報電臺、情報交通站、交通線等聯絡指揮系統。
中共秘密戰(zhàn)線上的宿將干才,紛紛走向情報第一線。
周恩來在國民政府的陪都重慶,負責與國民黨中央聯絡,同時領導中共南方局的秘密工作。林伯渠在陜西省會西安,謝覺哉在甘肅省會蘭州,公開職務是八路軍辦事處的代表,同時也領導西北的地下工作。晉察冀邊區(qū)是陜甘寧邊區(qū)以外最大的根據地,杜理卿改名許建國,任北方分局社會部部長。老保衛(wèi)干部譚政文調到晉綏分局任社會部部長兼公安總局局長。中社部副部長潘漢年在上海、香港地區(qū)開展工作。
前方作戰(zhàn)的八路軍和新四軍,也增配專職的情報機構。
各國軍隊向來設有偵察部門,一般作為司令部的二處,一處負責作戰(zhàn),二處負責情報,可見軍事情報對于軍隊的重要性。八路軍和新四軍的高級機關十分精簡,情報工作放在參謀處中?,F在,中央和軍委大力提高情報工作地位,前方也要增設專職的情報部門。
八路軍的前方總部于1941年10月成立情報處,處長由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兼任(左權犧牲后為滕代遠),副處長項本立,下設諜報、部隊偵察、技術偵察、爆破等四個科。諜報科長林一,原是中央社會部的秘書長,1940年底帶工作組從延安來前總。這里原來就有錢江負責的無線電技術偵察機構,現在也加入情報部門。八路軍一二○師兼晉綏軍區(qū),一二九師兼太行軍區(qū),也都相應建立情報處。按照分工,前總情報處的主要任務是戰(zhàn)略情報,各軍區(qū)情報處的主要任務是戰(zhàn)役和戰(zhàn)術情報。
八路軍三八六旅旅長兼太岳軍區(qū)司令員陳賡曾任中央特科的情報科長,是個精通情報業(yè)務的軍事首長。陳賡作戰(zhàn)先抓情報,在臨汾日軍的特務班中打入了陳濤。1943年秋,日軍對山西八路軍發(fā)動“掃蕩”。臨汾情報站提前偵獲日軍的作戰(zhàn)計劃,并發(fā)現了日本軍官觀戰(zhàn)團的行期。陳賡部署,王近山指揮韓略村伏擊戰(zhàn),一舉殲滅日本軍官180多人,其中有1名少將旅團長和6名大佐?!督夥湃請蟆贩Q贊這是敵后伏擊戰(zhàn)的光輝范例,中央社會部內部通電表彰臨汾情報站。
新四軍距離敵后大城市最近,各部紛紛向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伸出秘密觸角。原中央特科留在上海的徐強等人,中央情報部直屬潘漢年領導的情報系統,南方局劉少文領導的情報系統,中共情報工作在敵后構成交叉網絡,互相支援。
設點、連線、結網,中共的情報工作很快形成覆蓋全國的網絡。中央確定的秘密工作方針是:“隱蔽精干,長期埋伏,積蓄力量,以待時機?!边@個方針避免了過去的急躁和暴露,構建了長效的安全體系。
東方大諜———調整的目的是贏取戰(zhàn)略先機
漢奸營壘中殺出民族忠良
抗戰(zhàn)使中國不得不卷入世界大戰(zhàn),中共的安全斗爭也不可避免地從國內走向國際。
對日斗爭是頭等重要的任務。中央調查研究局成立的時候,在全國各戰(zhàn)略區(qū)設有四個分局,晉察冀邊區(qū)位列第一,第一分局的主要任務正是調查日本的情況。
華北地區(qū),正是中國對日作戰(zhàn)的前線。日本于1931年侵占中國東北,1937年又進軍華北。日本把東北作為侵略中國的戰(zhàn)略后方,扶植了一個“滿洲國”,又沿長城設置一條“國防線”,中國人出入此線要憑“護照”!
中共在東北早有地下組織滿洲省委,九一八事變后又組織了東北抗日聯軍。1933年初臨時中央從上海遷入中央蘇區(qū),與東北組織的聯系只能經過莫斯科中轉。1938年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的王明和康生回國,東北地下組織與中央的聯系就完全中斷了。endprint
延安極其重視東北工作,專門成立了東北工作委員會,特派原抗聯干部鐘子云去晉察冀邊區(qū),設法打通與東北的秘密交通??上?,鐘子云派出的五個人,有的找不到地下關系,有的被叛徒出賣,有的還當了叛徒。日本在東北實施嚴密的法西斯管理,城鎮(zhèn)建立嚴格的戶籍制度,外來者必須登記,農村歸村并屯,消除抗日聯軍的群眾基礎。
于是,“滿洲國”就成了鐵板一塊,“國防線”似乎無法突破。
“國防線”可以禁絕交通,卻無法阻攔思想。為了培養(yǎng)親日派,日本當局鼓勵東北青年去日本留學,“滿洲國”大臣更把子弟留日作為時髦之舉。
出其意料的是,日本的本土卻涌動著馬克思主義的暗流。平民子弟侯洛帶頭組織社會科學讀書會,秘密共產黨員張為先組織丁宜、陳卓毅等人成立反帝大同盟。這兩個愛國進步團體于1938年合并,成立東北留日學生救亡總會。
1940年這個組織的主要骨干回國后,立即設法尋找中共組織,終于通過何松亭找到南漢宸。中社部指示東北情報組打入敵人內部深入埋伏,主要任務是獲取戰(zhàn)略情報,不與地方組織發(fā)生橫向聯系。
中共東北情報組長期潛伏,謹慎行動。國民黨在東北的秘密組織被日本特務機關破壞,500多人全部落網,而中共情報員只有兩人受牽連,整個組織被保留下來。這個秘密情報網發(fā)展到70多人,以沈陽、長春、哈爾濱為中心,分布在東北的十幾個地區(qū)。
這個情報組的成員大多是“滿洲國”的高官子弟,其中有“總理大臣”的兒子張夢實,“地方自治指導部部長”的兒子于靜純,溥儀侍衛(wèi)處長的兒子佟志彬,川島芳子的弟弟憲東,軍法處長的兒子王誠、侄子王謙,哈爾濱軍管區(qū)旅長的兒子孫為。民族大義勝于高官厚祿。這些官二代憑借家族關系,順利打入軍政部門,拿到諸多重要情報。
日本關東軍在東北的部署、東北日本人的反戰(zhàn)思想、“滿洲國”陸海空軍實力、港口機場要塞的地圖、工業(yè)目標地圖、東北經濟狀況、東北日偽反間諜情況……日本在東北的戰(zhàn)略機密全部被送到延安??箲?zhàn)后期,蘇軍殲滅關東軍;解放戰(zhàn)爭中,共產黨搶占東北,發(fā)起遼沈戰(zhàn)役,都有這個情報組的重要貢獻。
漢奸營壘中殺出民族忠良!毛澤東興奮地說:“‘滿洲國不是鐵板一塊,‘國防線是可以突破的!”
這也是政策調整的成果,中共現在不但不把中間派當敵人,而且把他們從敵人營壘中“拉出來”!
中共情報組織中有個日本人小組
諜報工作無非是“拉出來”和“打進去”兩手,無論“打進去”還是“拉出來”,最難對付的還是敵人的特務機關———他們也在對你“打進去”和“拉出來”!
潘漢年親赴敵后偵察,主要活動地區(qū)是香港和上海。中共中央提拔潘漢年任中央社會部副部長,專責對日偽的情報工作。像潘漢年這等中央層次的情報首腦長期深入第一線,在國際情報界恐怕也是絕無僅有的。
潘漢年派女共產黨員關露,相機策反李士群,打入汪精衛(wèi)的特務機關。可是,日本特務對漢奸并不完全信任,最機密的情報始終掌握在日本人手里。
潘漢年又將目光投向日本情報機關。通過袁殊,同日本外務省駐滬特務頭子巖井英一搭上關系。一家名為《二十世紀》的雜志創(chuàng)刊了,潘漢年編制的假情報源源不斷地被送到巖井公館,日本情報機關的經費源源不斷地被輸送到中共華南情報部。通過巖井的關系,潘漢年得知日本外務省決定與蘇聯進行簽訂互不侵犯條約的談判。
日本高度重視對華情報工作,1901年在中國創(chuàng)辦上海東亞同文書院,就地培養(yǎng)雙語間諜。1925年,中共在這個學校中設立黨支部,就地培養(yǎng)革命戰(zhàn)士。1929年,中共黨員王學文利用教學之機,在同文書院的日本學生中發(fā)展了一批共青團員,安齋庫治、中西功、西里龍夫、手島博俊、白井行幸等人成立了“日支斗爭同盟”,成員有二三十人。
抗戰(zhàn)全面爆發(fā)后,這批精通中文的日本學員,進入日本駐華特務機關的高層核心。白井行幸在華北派遣軍司令部,手島博俊聯系日本駐華使館武官室,西里龍夫任華中派遣軍司令部報道部長,中西功同時在滿鐵上海辦事處和華中派遣軍特務班任職。中西功不僅聯系十幾個在華的日本人,還秘密通聯日本首相的顧問尾崎秀實。
對于這些“虎子”,虎穴里面不再有秘密。日軍駐華編成、日軍“掃蕩”作戰(zhàn)計劃,甚至日本御前會議的記錄,源源不斷地被報到延安,毛澤東經常可以看到來自“日方要員”的情報。
中共情報組織里面,居然有個日本人小組!
對于外國籍情報員,不僅敢用,而且會用。這說明,中共安全體系已經具有跨國運作的能力。
安全工作的最高境界是制敵于先
調整就位的中共安全體系,很快面臨巨大考驗。
德國和日本是同盟國,德國侵蘇,日本想必配合,日本的戰(zhàn)略動向當即成為世界情報界關注的焦點。
北進危險大!斯大林緊急與共產國際執(zhí)委會總書記季米特洛夫磋商,要求各國共產黨武裝保衛(wèi)蘇聯。莫斯科要求延安派八路軍進軍東北牽制日本關東軍。
八路軍北上?日軍剛剛發(fā)動五一大“掃蕩”,八路軍根據地損失慘重,此刻再北上攻擊關東軍經營十年的筑壘地域?朱德認為,那是勞師遠征,兵家大忌。王明立即指責,援助蘇聯是中共必須遵守的國際義務!
在這種情況下,毛澤東怎么辦?毛澤東認為,八路軍不宜采取孤注一擲的行動。日蔣早有默契,日軍北進,蔣介石就逼迫八路軍北上黃河,逼迫新四軍北上長江。這“三北政策”中共不能中計,可又怎么說服斯大林呢?毛澤東下令八路軍前方總部以破路行動干擾日軍,同時要求情報部門迅速查明日軍動向。
形勢不等人!1941年9月3日德軍圍攻莫斯科,蘇聯國防部強烈要求八路軍出兵南滿。中共中央決定成立中央情報部,連續(xù)決定四項情報方針,兩次致電華南情報部,要求潘漢年領導的情報系統提供戰(zhàn)略情報!
9月6日,日本御前會議制定《帝國國策施行要點》,軍部表態(tài)不惜對美一戰(zhàn)。
日本第一次有了明確的南進方向,立即被中共拿到情報。這次御前會議連正式記錄都沒有,可尾崎秀實還是拿到了消息。endprint
可莫斯科還是不放心!10月6日德軍總攻莫斯科,10月7日季米特洛夫質問毛澤東:中共準備采取什么實際行動來援助社會主義蘇聯?王明批評毛澤東的政策太左、自我孤立!10月10日,潘漢年報告日美談判有破裂跡象,日本即將在太平洋開戰(zhàn)!
延安此刻面對的危局,其嚴峻程度遠超當年的井岡山。毛澤東此刻的安全視野,也越出中國的大小山頭。毛澤東閱讀中情部的《敵情通報》,判斷國際動向對中國的影響。
10月18日,日本政壇變局,近衛(wèi)內閣辭職,東條內閣上臺。軍人組閣,堪稱戰(zhàn)爭內閣,又是以主張北進的陸軍大臣為首相!斯大林宣布,10月20日莫斯科戒嚴。
國際國內都判斷日本北進,毛澤東卻作出相反判斷。
毛澤東于10月18日當天致電重慶,征詢周恩來對日本政局的看法。10月20日,延安召開政治局會議。毛澤東說,現在莫斯科危急,國民黨正肯定北進,我們不必與之一致。關鍵在今后一兩個星期內,南進可能性更大。同時,急電潘漢年,核實南進日期。
10月18日,佐爾格在東京被捕,蘇聯的情報渠道中斷。10月29日,“軍統”上海站被破壞,蔣介石的情報渠道也斷了。
毛澤東這邊,卻是多渠道并進,戰(zhàn)略情報源源不斷。軍委二局在陜北架設大功率電臺,時刻偵聽跨國電訊;潘漢年領導的情報系統在上海、香港、東京三地安釘子,隨時偵察日本動向;周恩來在重慶滲入國民黨特工部門,閻寶航拿到日本密碼情報。日本籍情報員中西功冒著被捕的危險潛回日本,就地偵察大本營決策。
不只多渠道,還有全類別。毛澤東拿到的日本情報,從經濟到政治到軍事,全面而深入。戰(zhàn)略動向,那是一個龐大的國家機器的運行軌跡,不是哪一個人可以隨心所欲的。即使陸軍想北進,可北進能拿到戰(zhàn)略物資嗎?橡膠和石油都在東南亞,你不想南下也得南下。日本海軍的油料數字表明,日軍不但要南下,而且刻不容緩!
狡猾的日本,也要搞戰(zhàn)略欺騙。到了11月,日本仍在釋放不會南進的信息。日本特使來棲赴美談判,這名特使和羅斯福有私交。關東軍進行特別大演習,顯示北進的可能。
11月7日,十月革命節(jié),斯大林紅場閱兵,莫斯科進入決戰(zhàn)時刻。
同日,毛澤東發(fā)表廣播演講:“美國絕不應聽信日本的陰謀,與日本訂立任何的妥協,美國應和中國及英國一道,以實力制裁日本法西斯。日本法西斯雖然同時正在準備南進和北進,但是無論他們采取哪一條冒險的道路,西進以求消滅中國是必然的?!?/p>
同日,中西功查閱11月6日滿鐵《編內參考》:來棲大使今日赴美,談判以11月30日為限期。潘漢年領導的情報系統確定:日本將于12月7日在太平洋開戰(zhàn)!
中日情報員聯手偵察,東方大諜在國際情報競爭中領先了。
毛澤東將明確的戰(zhàn)略判斷通報斯大林,斯大林趕緊把東線防御日軍的20萬大軍調往西線莫斯科。
中共和國民黨都把日本南進的情報轉給美國,可惜美方不予采信。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
事態(tài)的發(fā)展,證實了毛澤東的戰(zhàn)略判斷。這個判斷,對中國又有何好處呢?日軍南進逼迫美英參戰(zhàn),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zhàn)線得以形成,國際壓力又使蔣介石不敢在國內大搞摩擦,中共的國內外處境大為改善。毛澤東迅速決策:積蓄力量,恢復元氣,鞏固內部,發(fā)展敵占區(qū)工作,以待敵軍之敝。
有正確的戰(zhàn)略決策,就能步步主動。在1941年這個舉世震驚的年頭,中共卻能站穩(wěn)潮頭,且地位持續(xù)上升,成為全國性大黨。
安全工作當然要防范突然襲擊,當然要具備應對突發(fā)事件的能力??墒?,這防范和應對畢竟是被動狀態(tài)。安全工作的最高境界是制敵于先,先敵偵獲情報,先敵部署行動,一句話,贏取戰(zhàn)略先機!
中共的安全工作為什么能走強?這和安全體系大調整密切相關。
1941年一年間,一次皖南事變吃大虧,兩次中央安全機構大調整,三次國際戰(zhàn)略情報大勝利,中共的安全工作在驚濤駭浪中前行,大步邁入世界先進行列。
需要注意的是,1941年初,美國和蘇聯的情報部門都分置于陸??哲?,缺乏中央級別的頂層綜合部門。待到吃了大虧之后,美蘇兩國才開始進行安全體系的調整,蘇聯的國家安全部成立于1946年,美國的中央情報局成立于1947年。
從1941年到1949年,中共的安全體系處于最佳運行狀態(tài),有效地保障了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兩場大戰(zhàn)的勝利。即將執(zhí)政的中共,又開始了新的安全體系調整,將黨的形式轉為政權形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