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應迅速放開二胎

      2014-11-11 02:15:12陳劍
      中國經(jīng)濟報告 2014年11期
      關鍵詞:生育率生育新加坡

      陳劍

      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定》中明確提出:“啟動實施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逐步調整完善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fā)展。”

      全球低生育率持續(xù)下降

      1968年,美國學者埃里奇(Ehrlich)在《人口爆炸》一書中預言:“鑒于世界人口的爆炸性增長,地球終將不能養(yǎng)活人類,本世紀70年代全世界將經(jīng)歷一場饑荒,將有幾億人餓死。唯一的措施是要進行人口控制?!卑@锲娴挠^點引起人們對“人口爆炸”的恐慌。1972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梅多斯(Meadows)帶領一個研究小組,利用電子計算機編制了一幅關于世界未來圖景的報告,羅馬俱樂部以《增長的極限》對外發(fā)表。給西方各國帶來了巨大震撼,并影響了一代人。

      《人口爆炸》和《增長的極限》這兩本書都是宣稱地球已經(jīng)面臨著“人口爆炸”的危機,如果人類不采取有效措施,人類災難就會降臨。

      持續(xù)增長的人口,給全球敲響了警鐘,因而,追求人口零增長,推廣家庭計劃和人口控制,在全球形成了高潮。但十年以后,人們突然發(fā)現(xiàn),一些發(fā)達國家的生育率已經(jīng)降至更替水平以下,這種情況直至20世紀90年代進一步蔓延到越來越多的新興工業(yè)化國家,并進一步蔓延到更多國家,且生育率越來越低。時至今日,世界上高生育率國家已經(jīng)很少了,而且集中于少數(shù)極不發(fā)達國家。按世界銀行公布的數(shù)據(jù),全世界224個國家和地區(qū)中,2008年時只有16個國家的總和生育率還在5.5或以上。而這些國家的死亡率也很高,包括烏干達、索馬里、乍得、安哥拉、阿富汗等,期望壽命只有50歲左右。

      與此相時,世界上有更多的國家生育率依然在下降。1970年,總和生育率在5-6之間,且人口在100萬以上的國家有23個;至2008年,上述國家中大部分均已下降到2左右。這包括哥斯達黎加、巴拿馬等小國,還有印尼、巴西等人口大國,也包括土耳其、黎巴嫩等穆斯林國家。

      1995年,全球人口數(shù)57.02億,出生率24‰,死亡率9‰,人口自然增長率1.5‰,總和生育率3.1?!堵?lián)合國世界人口展望報告》(2006年修訂版)提供的數(shù)據(jù)顯示,2005年到2010年間世界各國的平均總和生育率為2.55,2013年世界平均總和生育率已進一步下降為2.47。

      20世紀70年代初,人們還在驚恐由羅馬俱樂部所描繪的人口爆炸,但不過40年時間,全球的低生育率已經(jīng)撲面而來,人們現(xiàn)在正為全球的低生育率而憂慮?,F(xiàn)在看來,對人口變動的規(guī)律,需用一個較長的時間跨度才能有一個較為清晰的認識。

      低生育率給未來人口與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帶來諸多負面影響,引發(fā)了低生育率陷阱的討論。目前這種態(tài)勢仍在演變,在全球范圍內引起關注。聯(lián)合國就低生育率問題召開了專家會議,并討論了低生育率在全球范圍的演變趨勢,諸多專家學者實際是持悲觀態(tài)度。即,全球生育率持續(xù)走低的趨勢不可阻擋。

      新加坡、韓國及臺灣地區(qū)生育率變動情況

      全球生育率下降,中國周邊國家和地區(qū)的生育率值得國人關注。日本,作為發(fā)達國家,生育率已經(jīng)下降到較低水平,似乎借鑒意義不大。但新加坡、韓國和中國臺灣地區(qū),這些曾經(jīng)也實施人口控制的國家,其生育率的變動,對我們富有啟示。

      1.新加坡。20世紀60年代,新加坡人民黨執(zhí)政,為了應對失業(yè)與住房兩大難題,時任新加坡總理李光耀認為應當從控制人口著手。新加坡政府推出“家庭計劃”,提倡“兩個就夠了”。1968年推行合法墮胎法令。自此,新加坡生育率急劇下降,生育率從1960年的5.45,下降到1984年的1.62。

      人口的持續(xù)減少,也給新加坡發(fā)展帶來危機。很多人都認為新加坡生育率的下降與當年李光耀限制生育政策有關,紛紛責怪李光耀的政策失誤。但很多人不理解,這樣一個生育率的下降,實際是由生育率內在規(guī)律支配的,是一種全球性潮流,新加坡并非特例。由于鼓勵生育難以為繼,現(xiàn)在新加坡也與中國溝通,鼓勵在新加坡接受教育的高素質人才選擇留在新加坡,試圖通過寬松的移民政策吸引移民,以保持人口合理增長。

      2.韓國。韓國的生育率變化與新加坡類似。20世紀50年代中期,韓戰(zhàn)結束之后的大韓民國,國家一貧如洗。韓國從20世紀60年代初開始經(jīng)濟起飛,1962年提出提倡“一對夫婦生育兩個孩子”,隨著經(jīng)濟發(fā)展,生育率從70年代的總和生育率5以后不斷下降,80年代中期下降到更替水平,90年代進一步下降,到90年代中期已經(jīng)下降到1.8以下。生育率的持續(xù)下降,引發(fā)了韓國人口學界的爭論。韓國人口學界就“是否繼續(xù)堅持鼓勵少生的生育政策”展開辯論。結果主張放開生育控制的觀點占了上風,韓國于1996年轉而取消生育控制,開始實行鼓勵生育政策。但與新加坡和臺灣地區(qū)一樣,隨著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生育率下降的趨勢不可避免.雖然采取鼓勵生育政策,但只能延緩生育率下降步伐,2010年的總和生育率只有1.22。

      3.中國臺灣。包括金門馬祖和澎湖列島在內,全部面積只有3.6萬平方公里,人口長期維系在2300萬。從1965年起,臺灣地區(qū)也開始推行“家庭計劃”,提倡“一個不算少,兩個恰恰好”的政策。這與70年代中國大陸推出的晚稀少政策十分類似。說明兩岸在生育政策上的同一思維。隨著經(jīng)濟起飛,臺灣人群的生育率從20世紀60年代中期的總和生育率5左右,下降到80年代中期的2.1,接近更替水平,1989年下降到1.68。生育率的持續(xù)下降,引發(fā)了臺灣主管部門的關注。臺灣轉向鼓勵生育階段,其“家庭計劃”口號轉變?yōu)椤耙粋€嫌太少,兩個恰恰好,三個不嫌多”。雖然轉向鼓勵生育,但只能延緩生育率下降的幅度, 2010年臺灣育齡人群的總和生育率已經(jīng)下降到1.0以下,生育率持續(xù)呈現(xiàn)下降趨勢。

      韓國、中國臺灣地區(qū)及東南亞的新加坡,在人口轉變模式、歷史文化、經(jīng)濟發(fā)展等諸多方面,與西方國家有一定的區(qū)別,與中國有很大的相似性。這些相似性可歸納為:

      一是下降時間呈現(xiàn)規(guī)律性特征。這些國家/地區(qū)的生育率從20世紀50、60年代開始下降,在80年代已經(jīng)低于更替水平。之后下降速度有所放緩,進入21世紀后繼續(xù)下降,降至1.3左右,目前正面臨著全球最低的生育率。

      二是人口轉變與社會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同步。這些國家和地區(qū)生育率的下降與工業(yè)化、城市化、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嬰兒死亡率的下降同步,也伴隨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婚姻家庭觀念的轉變。由于這些國家/地區(qū)非婚生育的比例很小,人們延遲結婚或選擇不婚,終身不婚比例持續(xù)上升,平均初婚與女性初育年齡上升很快。

      三是歷史文化與家庭傳統(tǒng)的相似性。這些國家和地區(qū)受儒家文化的影響較深,重視傳宗接代,重視代際關系,有保持大家庭的喜好;存在較強的男性偏好,“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tǒng)性別分工較為普遍。社會普遍不認同非婚生育。

      四是人口政策軌跡類似。新加坡、韓國與中國臺灣地區(qū)都是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推行家庭計劃,并上升為國家行為。家庭計劃與中國20世紀70年代推行的晚稀少政策類似,這被認為對生育率的下降起到了重要作用。但20世紀90年代以后,它們都先后對人口政策進行了調整,從提倡節(jié)育轉向鼓勵生育。其政策調整前后的動因、過程及效果可為中國生育政策的調整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中華文化圈生育率列全球最低

      據(jù)世界銀行提供的2013年世界各國生育率排行表可以看出,2013年,在全球224個國家和地區(qū),生育率排在最后的六個國家和地區(qū)全屬于中華文化圈,分別是第219位的韓國,生育水平是1.21;第220位是新加坡,生育水平是 1.19 ;221 位是中國大陸 ,生育水平是 1.18 ,中國國家統(tǒng)計局調查2011年全國生育率為1.04; 第222 位是香港 ,生育水平是1.11 ;第223 位是中國臺灣,生育水平是1.06;最后一位是中國澳門 ,生育水平是0.93。也就是說,雖說是同屬于中華文化圈,其他國家或地區(qū)對生育率的變動卻采取了與中國大陸截然不同的措施。韓國、新加坡和中國臺灣,雖然采取多種措施鼓勵生育,也難以遏制生育率下降的趨勢,生育率也已進入全球最低行列。上述數(shù)據(jù)表明,從世界銀行提供的全球生育率排名,我們看不出中國大陸計劃生育政策因素對生育率究竟有怎樣的影響。因為,除了中國大陸,其余屬于中華文化圈的國家和地區(qū),目前不僅沒有采用嚴格的行政手段控制生育,反而采取了多種措施鼓勵生育,生育率也已經(jīng)下降到全球最低行列。

      亞洲的泰國也有說服力。泰國是東南亞人口大國,中華文化對其也有一定影響。其全國人口目前超過6500萬。自20世紀7 0年代末期起,泰國在全國推行家庭計劃。按世界銀行公布的數(shù)據(jù),2013年,泰國的總和生育率為1.66,在全球生育水平的位序是第175位,屬于低生育率國家。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14年2月27日提供的數(shù)據(jù),中國2013年人均GDP為6747美元,列全球第83位,泰國人均GDP水平為5878美元,列全球第93位。如果泰國人均水平與中國同步,其生育水平應當更低。

      1970年后,與中國出生率相似國家都出現(xiàn)了出生率的下降,有些國家采取了節(jié)制生育,但轉向鼓勵生育;一些國家采取了節(jié)制生育,但隨著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生育水平都呈現(xiàn)了持續(xù)下降,到2013年,與中國大陸大體處在同一水平上。但沒有哪一個國家與中國類似,即用巨額的社會投入、耗費巨大社會成本,包括對公民人權的侵犯,人口結構的失衡。這些國家或地區(qū)更沒有要求一對夫婦只生育一個孩子,讓個人家庭做出沉重犧牲,同時使國家和社會孕育巨大風險。這些國家和地區(qū)的經(jīng)驗也表明,中國取消社會經(jīng)濟代價巨大的獨生子女政策,不會造成所謂的人口失控。

      中國早已進入低生育率國家行列

      與全球生育率下降的潮流相吻合,中國婦女生育水平在20世紀90年代初也開始下降,并已經(jīng)下降到接近更替水平,以后進一步下降,低于更替水平以下,完成了生育率質的轉變。

      1992年,由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組織的全國38萬人抽樣調查顯示,1990年總和生育率為2.04,1991年為1.66,中國婦女生育水平第一次降到2.1的世代更替水平以下。結果一出,人口學術界嘩然。本能的第一反應就是中國生育調查統(tǒng)計存在嚴重的出生漏報,并不相信這些結果的真實性。不僅組織方國家計生委不承認這個數(shù)字,一些人口學者也認為,中國的總和生育率肯定沒有這么低,一定存在大量的出生漏報。自此之后,20多年來,幾乎所有全國性人口調查統(tǒng)計均反映生育率已經(jīng)降至更替水平以下,并在一個較長時間低于1.5以下。也就是說,中國婦女生育水平已屬于“很低生育率”。由于中國城鎮(zhèn)人口實行獨生子女政策,因此城鎮(zhèn)生育率甚至顯著低于1.0,這種情況可以稱得上是“超低生育率”了。

      中國的認識誤區(qū)

      雖然統(tǒng)計上的“低生育率”已經(jīng)持續(xù)多年,但主管部門似乎不能理解和正視中國已進入低生育率時代這一事實,并在一個較長時期采取了不承認的態(tài)度。雖然20世紀90年代以后的歷次調查都顯示中國人口生育率已處于很低水平,而且歷次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經(jīng)過回溯推算,還不斷肯定以往年份的生育率就是很低的事實。這樣一來,一些學者所假定的大規(guī)模出生漏報總是不能被證實,懷疑生育率調查所未能正確反映的所謂“(較高的)真實生育水平”也始終是難見蹤影。

      雖然現(xiàn)實生活中生育水平早已進入低生育階段,但是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和由其直接領導的中國人口學會卻對生育率如此之低持懷疑和不承認態(tài)度,他們曾用虛夸的生育率預測中國人口在2000年會超過13億、在2010年超過14億。受此誤導,1996年國家制定的“九五”計劃提出“全國人口2000年要控制在13億以內”;“十五”計劃提出“2010年要控制在14億以內”。而中國人口規(guī)劃、宣傳、決策卻并不是依據(jù)調查數(shù)據(jù)所一再證實的很低生育率,而是長期沿用1.8這個生育率假定。主流的觀點仍然是,中國人口形勢仍然嚴峻,生育水平還不穩(wěn)固,工作稍有放松,就會出現(xiàn)反彈。

      中國計生界多年來對生育率的認識之所以嚴重滯后于生育水平的現(xiàn)實變化,主要是受到一種思維定勢的局限,認識上存在盲區(qū)。這種思維定勢認為能夠使生育率下降的只有計劃生育工作因素,而完全無視經(jīng)濟和社會因素對生育率的巨大且長期的影響。他們認為,近年來,計劃生育行政管理工作力度不是加強了,而是削弱了;在此情況下,生育率只可能上升,而不可能下降,甚至是顯著下降。

      正是由于上述誤區(qū)存在,20多年來,中國生育率的統(tǒng)計研究陷入了一個怪圈,即看到低生育率的調查結果,便加以質疑和否定,將其簡單歸因于出生漏報;然后大幅調高生育率估計,并據(jù)此強調人口增長形勢嚴峻,繼續(xù)嚴格實行生育控制,此后的調查便再現(xiàn)極低生育率,如此循環(huán)往復的狀況延續(xù)多年。 “十一五”(2006年-2010年)人口規(guī)劃仍然用1.8的總和生育率為參數(shù),預測2010年底總人口為13.60億人。然而“六普”結果顯示中國只有13.40億人,實際比規(guī)劃預測數(shù)少了2000萬人,即每年多預測了400萬人。這已經(jīng)不是一般的誤差,而應視為一種錯誤。這種規(guī)劃目標和普查數(shù)據(jù)的反差證明,以往中國的生育率被嚴重高估了。

      這樣一種思維誤區(qū),實際也帶來大量的政府財力和人力的浪費。試想一下,每一次生育率的調查,國家無疑需要花費巨額資金才能進行,然后還要組織專家對調查數(shù)據(jù)進行研究和開發(fā)。但對決策者來說,這只是必須走的過程,徒有形式,在調查結果沒有出臺之前,調查的結論早就有了,就是生育水平1.8。在此情況下,國家花費了巨額資金開展的抽樣調查豈不是打了水漂?

      另一個認識誤區(qū)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口的流動性顯著增強。而這種人口流動,幾乎在行政管控之外,流動人口的生育水平處于無計劃管理之中,因而也必然會有較高的生育率。但幾乎所有的調查研究表明,外出并在農村之間流動的育齡婦女比留在原籍農村的育齡婦女的生育率更低,而從農村流向城鎮(zhèn)的育齡婦女的生育率則相對還要低。有些年份的統(tǒng)計表明其生育率甚至低于城鎮(zhèn)原有的非農戶籍婦女。因此,人口流動效應早已不能再用“超生游擊隊”會導致生育失控這種簡單化認識來概括了。實際上,即便在當年,“超生游擊隊”也未必是一個足以影響整體生育率的長期、普遍現(xiàn)象。人口大量流動的真實效應不是增加了、而是大大降低了農業(yè)戶籍人口的生育水平,進而拉低了全國的生育水平。實際上,正是改革開放后幾億中國農民在城鄉(xiāng)之間、地區(qū)之間、甚至國與國之間的有序流動(看似無序,實則有序),極大地降低而非提升了中國婦女的生育率。

      正是上述思維定勢的局限,管理部門無法認識到現(xiàn)實生活的多種因素都可能造成生育率下降,形成了一系列認識盲區(qū)。

      “六普”及生育意愿調查

      “六普”資料顯示,生育率水平降至迄今最低。2010年11月1日,中國開展了建國以來的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以下簡稱"六普"),這也是距今最近的一次人口普查?!傲铡惫嫉馁Y料顯示,中國婦女總和生育率進一步下降為1.188。比“四普”、“五普”公布的數(shù)據(jù)更低。比200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結果(1.338)也降低了0.15,“六普”創(chuàng)下中國生育率水平的最低記錄。

      分析表明,“六普”時農村婦女生育率的下降最為突出,從2005年的1.654降為1.444,其中,農村婦女的一孩生育率下降極為顯著,從2005年的0.990降至0.771,降幅達到了0.219。

      這表明,“六普”低生育率主要是農村婦女的一孩生育率顯著下降的結果。

      如此之低的一孩生育率,以前只發(fā)生在中國部分城鎮(zhèn)人口中,現(xiàn)在卻成了全國城鄉(xiāng)的普遍情況。這表明,近十年來,中國婦女生育率持續(xù)下降,背離更替水平的差距越來越大。

      據(jù)生育意愿調查,中國已進入低生育水平。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相關部門和研究機構先后組織了多次全國范圍內的大型調查和針對某個區(qū)域或群體的小規(guī)模調查。調查結果都非常一致地顯示,中國居民意愿生育子女數(shù)低于更替水平,平均的理想子女數(shù)或生育意愿主要集中在1.4至1.8之間。近年來的國際經(jīng)驗表明,進入低生育率時代,人們的實際生育行為往往低于生育意愿,生育意愿與生育行為有較大落差,因而生育水平長期走低已成趨勢。

      中國應調整生育政策,放開二胎乃至實現(xiàn)自由生育

      生育率的持續(xù)走低,婦女總和生育率早已經(jīng)降低更替水平之下,對未來中國的影響巨大,中國即將面臨人口進入零增長和負增長。正因為此,諸多人口學者持續(xù)呼吁,要對生育政策進行調整。在社會強大呼吁下,中國的生育政策近年來不斷有所微調。到2011年,“雙獨二胎”(夫妻雙方都為獨生子女,可生二胎)政策已經(jīng)覆蓋全國。而放開“單獨兩孩”,應當理解為中國生育政策的進一步微調。若如此,下一步政策調整的目標是向全面放開二胎過渡。

      2014年1月17日,浙江省人大常委會發(fā)布公告,公布了修訂后的《浙江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并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該條例規(guī)定,雙方或一方為獨生子女,已生育一個子女的夫妻,經(jīng)批準可以再生育一個子女。這標志著浙江成為全國第一個完成了啟動單獨兩孩政策的法定程序的省份。

      從浙江省開始,全國除西藏和新疆之外的29個省(直轄市、自治區(qū))陸續(xù)開始啟動單獨二孩政策。全國符合單獨二孩政策的育齡夫婦總數(shù)在1100多萬對,并且還在持續(xù)增加。但會有多少夫婦申請單獨兩孩呢?

      據(jù)國家衛(wèi)計委提供的數(shù)據(jù),截至2014年5月31日,全國提出再生育申請的單獨夫婦共有27.16萬對,已批準的有24.13萬對。這也就意味著,提出再生育申請的單獨夫妻僅占總數(shù)的2.5%,這是一個讓許多人大跌眼鏡的數(shù)據(jù)。這也就意味著,即便是全面放開二孩政策,中國人口總和生育率(分年齡婦女生育率之和)超低的態(tài)勢已無法改變,所謂的“反彈”缺乏力度。

      單獨二孩政策從醞釀時就存在激烈的爭議。人們擔心壓抑了很長時間的生育勢能,在適當放寬生育政策后釋放,會在政策調整后的2-3年內產生堆積現(xiàn)象?,F(xiàn)在看來,考慮到中國目前超低的生育率,放開單獨二孩所增加的出生人口數(shù)量有限,即使年增加人口有一兩百萬,對于中國人口結構的影響也微乎其微。

      正是因為擔心生育反彈,中國的生育政策調整走了一條從雙獨二孩到單獨二孩逐步微調的路子。單獨二孩的超低申請率提出一個問題:全面二孩政策出臺還有多遠?

      現(xiàn)在只有一個孩子的家庭,全國測算有1.5億戶左右。如果按照生育意愿調查的情況看,有近80%或者70%的家庭有生育意愿,那么就有將近9000萬的家庭準備再生育孩子。但是,如果看到生育意愿和生育行為之間的巨大落差,就知道,真正能夠實施生育行為的是十分有限的。

      正是基于上述分析,我建議,中國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迅速放開二胎,最終向自由生育過渡。即使這樣,也難以避免生育率繼續(xù)下降的趨勢,但可以延緩生育率下降的步伐。

      猜你喜歡
      生育率生育新加坡
      低生育率:懷疑、再調查與重復驗證
      江淮論壇(2022年2期)2022-05-29 23:29:08
      中國低生育率研究進展:一個文獻綜述
      新加坡
      五彩斑斕的新加坡
      學生天地(2020年4期)2020-08-25 09:07:58
      決不允許虐待不能生育的婦女
      紅土地(2018年12期)2018-04-29 09:16:40
      全球生育率,新加坡最低
      應對生育潮需早做準備
      不能生育導致家庭破裂
      酷炫的新加坡航展
      海外星云(2016年5期)2016-05-24 09:23:50
      我在新加坡過冬天
      小學時代(2016年36期)2016-02-25 06:28:56
      芜湖县| 蒲江县| 济宁市| 呼伦贝尔市| 确山县| 鹤山市| 湘潭市| 平顶山市| 桂东县| 崇信县| 且末县| 绩溪县| 和田县| 兰西县| 成安县| 禄丰县| 东平县| 独山县| 南川市| 元谋县| 剑河县| 荔浦县| 新营市| 富锦市| 苏尼特左旗| 同德县| 靖江市| 祥云县| 靖边县| 阜新市| 宜州市| 周至县| 墨江| 临泉县| 郴州市| 潼南县| 崇文区| 怀柔区| 满城县| 武川县| 霍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