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杜拉拉
《西游記》是家喻戶曉的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它講述的是師徒歷經(jīng)艱難險阻求取真經(jīng)的故事。在這個取經(jīng)的團隊中,師徒的性格具有互補性:師傅有權威、有目標,有堅定的毅力;徒弟們有能力,但是自我約束力差,有時會開小差。但總的來看,整個團隊是強強聯(lián)合。
孫悟空稱得上是“老板”唐僧最喜歡的職業(yè)經(jīng)理人。之所以說“老板”最喜歡,不是因為孫悟空沒缺點,而是因為他能力很強。用現(xiàn)代人的觀點來看,這才是老板最應該用的人才。假設一個人能力很強、人緣很好,理想又很遠大,這樣的人往往不甘人下,或者直逼領導位子,或者很容易另起爐灶。
孫悟空有個性、有想法、執(zhí)行力很強,也很敬業(yè)、重感情,懂得知恩圖報,是個非常優(yōu)秀的人才。 但這樣的人才如何才能留住呢?這要靠領導藝術,靠企業(yè)文化。在《西游記》中,孫悟空被唐僧趕走過兩次。第一次是剛剛認識不久,孫悟空打死了幾個強盜,遭到唐僧斥責。孫悟空一生氣,自己走了。在東海龍王那里,孫悟空看了一幅畫,畫上說的是張良三次為黃石老人橋下拾鞋,謙恭有禮,后被黃石老人授予天書成就了傳世偉業(yè)的故事。老龍王對孫悟空說:“你若不保唐僧,不盡勤勞,不受教誨,到底是個妖仙,休想得成正果?!睂O悟空覺得有道理,自己被唐僧搭救,還可以變妖為仙,怎么能輕率地就走了呢?后來,他又回到了唐僧身邊。第二次被趕走是三打白骨精后,唐僧決意不能留他。孫悟空無奈,只好離去,但“止不住腮邊淚墜,停云住步,良久方去”。此時,孫悟空已經(jīng)心系唐僧。后來,一聽說師傅有難,他馬上不計前嫌,重新回到團隊中去,還要在東海里沐浴一下,生怕師傅嫌他。唐僧讓孫悟空死心塌地的法寶究竟是什么呢?
第一,目標明確,勇往直前。作為一個團隊領導,能為團隊設定前進目標、描繪未來美好生活是必要素質。如果領導不會制定目標,肯定是個糟糕的領導。唐僧從一開始,就為這個團隊設定了西天取經(jīng)的目標,而且歷經(jīng)磨難從不動搖。一家企業(yè),也應選擇這樣的人做領導。團隊的領導本身就是企業(yè)文化的傳承者和傳播者,只有領導堅定不移地信奉公司的文化,以身作則,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團隊的目標。
第二,掌握緊箍咒,以權制人。如果唐僧沒有了權威,估計孫悟空早不把他放到眼里了。孫悟空是受控的能量,是優(yōu)秀的“職業(yè)經(jīng)理人”。他和唐僧(總經(jīng)理)以及觀音(執(zhí)行董事,資方代表)有著信用關系。孫悟空的加盟是避害(壓在五行山下的日子不好過)而不是趨利(最后撈個“斗戰(zhàn)勝佛”),這使他多少有了獨立人格。觀音與孫悟空談判的結果是以解放換責任。這個約定才是孫悟空真正的緊箍咒,簽訂了合約就認真去做,百折不撓。所以,唐僧在領導孫悟空時,緊箍咒作為最后手段,雖然也用過,但孫悟空從來沒有因為要放棄自己保衛(wèi)唐僧的責任而被實施緊箍咒。唐僧也不因為有了緊箍咒而處處表現(xiàn)自己的控制欲。 這對企業(yè)領導也是有借鑒意義的,組織賦予的懲罰權千萬不要濫用,獎勵勝于懲罰,這是領導藝術的基本原理。
第三,以情感人,以德化人。最初的時候,孫悟空并不尊重唐僧,老覺得這個師傅肉眼凡胎、不識好歹。但是,在歷經(jīng)艱險后,唐僧的執(zhí)著、善良和對自己的關心感化了孫悟空,讓他死心塌地地保護唐僧。作為一名團隊領導,情感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中國人做生意往往是先交朋友,先認可人,再認可事,對事情的判斷主觀性比較大。所以,在塑造團隊精神的時候,領導一定要學會進行情感投資,要多與下屬交流、溝通,關心團隊成員的衣食住行,塑造一種家庭的氛圍。
沒有修成正果的目標和愿景,孫悟空也許中途就回去了;沒有師徒的情分,估計孫悟空也不會這么賣命;如果沒有偶爾的緊箍咒,也許悟空早釀成大錯。總的來說,作為企業(yè)領導,要用人為能、攻心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