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士鋒
人艱不拆
◎ 姚士鋒
年初回家去看老母親,母親為人很善良,有一個年老的五保戶經(jīng)常到媽媽這里借錢,當然,往往是有借無還的。那天正好這位老人又來借錢,我聽到母親和他說:“大哥,你要記得啊,我又借你了200元?!崩先俗吆螅液湍赣H說:“不如直接說給他了,他還會領(lǐng)你的情,你總說借,他反正也不會還?!蹦赣H笑了:“給是施舍,借是幫助,我不想用一個‘給’字侮辱了他的尊嚴,再說,咱們既然沒有指望他還,為什么一定要拆穿他呢?”
說到艱難與拆穿,還讓我想起前兩天大學同學聚會的事兒。酒過三巡,我們公認官做得最大的一個開始哭了起來,接下來,大家也都哭開了,原因只有一個——為了自己這些年的辛苦和付出感慨:我們這些同學,幾乎全部“三高”,有一半有了很多白頭發(fā),有一半因為工作家庭不和甚至離婚,有兩個自己的親人去世無法去奔喪。大家說了很多,邊說邊哭,邊哭邊喝酒。事實上,對這樣的一群人來說,哭都是很奢侈的,因為他們很難有可以哭的場合和可以哭訴的人。
人艱不拆,意思是說,人活著已經(jīng)夠艱難的了,有些事實能不拆穿就不要拆穿吧。這個漸漸在網(wǎng)絡(luò)上盛行起來的新詞,說的是一種人人都能感受到的苦楚,然而對所謂金字塔尖的上層社會來說,他們的心酸與艱辛也許更加隱蔽、更不容易被拆穿,所謂 “各有各的不幸”,大抵如此。(摘自《財富品質(zhì)》2013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