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魯平
還 錢
◎ 夏魯平
五十年代,我父親被分配到吉林省財政廳,任省稅務(wù)局二科干部,許崇嵐為科長。那時機關(guān)干部的工資都不高,加上每家有三四個孩子,生活很是拮據(jù)。許崇嵐的妻子常年有病,總在吃藥,到月底發(fā)工資前十幾天,許崇嵐的手里就沒有買米買菜的錢了。那時,我父母都在財政廳工作,父親月工資是82元,母親的月工資是70元,在單位是有名的富裕戶。許崇嵐作為我父親的同事,在最困難的時候,理所當(dāng)然會從我父親手里借一點錢,每次也就十元二十元的,解決燃眉之急。每當(dāng)月初開工資時,許崇嵐總是要張羅還錢,都被我父親婉言推辭。
“文革”期間,機關(guān)人員流動頻繁,在我父親即將離開機關(guān)的前一天,許崇嵐從家里搬來一臺老式收音機,準(zhǔn)備賣掉,來還我父親的錢。那臺收音機是許崇嵐的寶貝,我父親堅持不讓他賣。許崇嵐說,等我條件改善了,一定把錢還給你。
1975年的一天,長春下著大雪,我父親的工廠來了一位五十多歲的女人。她身穿一身黑衣服,頭戴一條白圍巾,腳穿條絨棉布鞋,打扮得十分肅穆。她對父親說:“許崇嵐同志去世了?!?/p>
許崇嵐的妻子找到我父親,是完成許崇嵐的一個遺囑:無論如何也要找到我父親,將他從前借的80元錢歸還。
那個年月,在一個偌大的城市里,要想找一個失散多年的老同事,無異于大海里撈針。許崇嵐的妻子在丈夫去世不久,就急忙來到我父親工作的那個工廠,親自將那80元交到我父親的手中。
(摘自《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