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 章
女兒成房客
◎ 華 章
在女兒放假歸來之前,她對自己和女兒的團聚充滿了期待,早早地做足了各種準備。剛開始,母女倆的確有兩三天的甜蜜期,但這短暫的甜蜜期一過,悠長假期對兩代人都成了折磨:她嫌女兒作息紊亂,常在外面同朋友瘋玩不知道回家,在家也是整天對著手機難得有時間與她聊天。
為了緩和矛盾,女兒去江浙一帶的小鎮(zhèn)旅行。有一天,女兒上傳了自己與民宿女主人的合影給她看:“老板娘與你一般年紀,脾氣也相像,我們卻相處得很好。媽媽你一直抱怨說我回來后把家里當旅館,但你要知道,20歲的人在家待不住,是一定會把家里當旅館的。你能不能僅把我當成一個年輕房客呢?你把我當客人,就不會對我要求那么多;對我來說,家會因此而變得更舒適自在,可能我反而愿意多些時間在家陪你。”
她吃了一驚,沒想到女兒會說出這番道理。沒錯,父母與成年兒女最愉快的相處方式恰恰是盡可能讓對方保持習慣了的起居規(guī)律,不去強迫對方與自己步調(diào)一致。
現(xiàn)在,她開始以民宿女主人的善解人意來要求自己:不再在早上7點沒命地催促女兒起床,繼而怒氣沖沖地抱怨她昨夜晚歸又讓自己失眠;女兒出門時,她也不再追問,如果女兒想在家里吃晚飯,必須留“預訂晚飯”的字條。同樣,按照民宿的要求,女兒必須自己洗衣服,需要女主人幫忙清潔時,在房門上掛一紙牌:“請幫忙打掃?!?/p>
有時候,她摘下紙牌進入女兒的房間,不禁面露微笑:她再也不必心虛自己是個“不請自來”的審查者了。當她發(fā)現(xiàn)女兒把枕頭挪開,在原本放枕頭的位置放了一個小毛巾卷時,她立刻明白女兒的頸椎又不舒服了。往常的話她不知要數(shù)落女兒多久,但現(xiàn)在,她只是去買了一個可以養(yǎng)護頸椎的蕎麥殼枕頭。
同時,她發(fā)現(xiàn)女兒越發(fā)像一名懂事的房客了:看到女主人揮汗如雨地給種植的菊花換盆會主動前來幫忙;如果晚歸,必定會寫道歉便條,而且女主人會清清楚楚地聽到,女兒晚歸開門關(guān)門時不再理所當然地摔得砰砰響,也不再把家里所有的燈都打開。站在一名房客的立場上,她明白這樣打擾他人是不對的。
在房主和房客的角色設(shè)定中,母女倆終于領(lǐng)會到親密關(guān)系的邊界在哪里,終于領(lǐng)會到心安理得享受個人自由的前提是不去打擾他人,哪怕是有血緣關(guān)系的親人。是的,你把我當房客,就不會對我要求那么多;我把你當主人,我也不好意思視你的貼心服務為理所應當。有了感念的心意,彼此的相處就多了一些潤滑劑。
(摘自《家庭》2014年9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