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鄧小平與晉冀魯豫邊區(qū)大生產運動

      2014-11-14 00:14張艷
      黨史文匯 2014年11期
      關鍵詞:北方局邊區(qū)鄧小平

      張艷

      1943年10月,遵照中共中央決定,一二九師師部與八路軍前方總部合并(保留一二九師番號),中共北方局與太行分局合并,撤銷太行分局,由北方局和八路軍前方總部直接領導晉冀魯豫邊區(qū)的太行、太岳、冀南、冀魯豫四塊根據地的敵后抗戰(zhàn)工作。

      身為中共中央北方局代理書記的鄧小平,也從河北涉縣赤岸村移居山西左權縣麻田鎮(zhèn),主持北方局和八路軍前方總部的日常工作。上任之初,擺在鄧小平面前的首要任務就是發(fā)展生產,繁榮經濟,帶領根據地軍民克服糧食和物資缺短的嚴重困難,為鞏固抗日根據地和日后的大反攻奠定堅實的基礎。

      指導推動大生產運動

      1942年、1943年,是太行抗日根據地異常艱難的兩年,除了日軍頻繁的“掃蕩”和經濟封鎖,旱災、水災、蝗災、瘟疫等也降臨到很多地區(qū),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就連部隊,也是經常以野菜充饑。在一些地方,群眾連樹皮都吃光了。

      1943年10月1日,中共中央發(fā)布了《 關于減租生產擁政愛民及宣傳十大政策的指示 》,要求各根據地開展“自己動手,克服困難(除陜甘寧邊區(qū)外,暫不提豐衣足食口號)的大規(guī)模生產運動”,十大政策是指“對敵斗爭、精兵簡政、統(tǒng)一領導、擁政愛民、發(fā)展生產、整頓三風、審查干部、時事教育、三三制、減租減息”。

      1943年10月、12月,鄧小平兩次組織北方局、八路軍前方總部等機關領導,討論如何貫徹落實中央提出的十大政策。會議決定:1944年根據地宣傳和執(zhí)行十大政策的重點放在生產上。鄧小平指示:“在大生產運動中應密切結合減租減息,以減租推動生產運動。中央說的減租減息和擁政愛民,都是為了明年的生產運動。在災區(qū)與災荒嚴重地區(qū),一定與救災斗爭結合,平原地方應密切結合反資敵,提出保護生產果實。機關生產也在這里提出,應提出以農業(yè)為主,手工業(yè)亦不可缺少?!?/p>

      1943年12月3日,鄧小平又致電毛澤東、彭德懷,匯報了華北根據地的經濟情況:“華北各區(qū)因敵人破壞,戰(zhàn)爭影響,普通災荒及我們自己的生產工作很差,除山東之膠東、濱海及冀魯豫一部分地區(qū)外,經濟上都已接近枯竭點,最近太行區(qū)因敵人封鎖,山貨不能出口,導致物價飛漲。晉察冀經濟亦非常困難。冀南今年旱災之后,又遭水災、雹災,入秋普遍瘟疫,死人很多。今年因水災種麥減少,特別估計到明年敵人的大破壞,災荒的繼續(xù)性,深值警惕。今后必須注意生產,講究積蓄。不僅在人民中提倡耕三余一(作者按:耕種三年,節(jié)余一年的糧食;耕種一年,節(jié)余四個月的糧食),軍政方面也要切實注意糧食資財?shù)姆e蓄?!辈⒔ㄗh:“由中央指示華中和山東,注意積蓄物資或現(xiàn)金,給以具體任務,最好能轉送一部到延安或華北,以備不時之需。否則,將來華北萬一大軍云集,困難很多。”

      12月16日,毛澤東、彭德懷復電指示:“努力生產,注意積蓄,準備迎接更加艱苦局勢之到來,這是完全對的,請你堅持此方針?!?/p>

      為推動晉冀魯豫邊區(qū)軍民掀起大生產運動,1944年1月8日至11日,由北方局召集,在麻田召開晉冀魯豫邊區(qū)財經會議,確定了1944年邊區(qū)財政工作的總方針是增加生產,擴大根據地的財富,發(fā)展工農業(yè),克服財經困難,奠定新民主主義的經濟基礎;決定在全邊區(qū)發(fā)展1000個合作社,種植5萬畝棉花。

      1944年4月2日,太岳軍區(qū)副司令員謝富治、政委王鶴峰來到北方局,向鄧小平匯報工作。因為災荒嚴重,困難較多,太岳區(qū)出現(xiàn)了經濟蕭條的現(xiàn)象。對此,鄧小平指出,太岳區(qū)的物質條件要比太行區(qū)好,各種礦產、土特產較多,現(xiàn)在之所以出現(xiàn)經濟蕭條的情況,根本問題有兩個,一個是生產沒抓住,一個是經濟政策上有毛病,致使有些工業(yè)倒閉,冬耕沒有做好,在幫助人民渡荒方面也沒有做好;太行區(qū)的經濟條件比太岳區(qū)差,但在去年,救災工作成績卻很大。太行區(qū)從敵占區(qū)吸收糧食,銷售到災區(qū),并發(fā)動災民運糧、婦女紡織,在群眾中開展借糧運動,引導農民及時種春菜、秋菜,大力發(fā)展商業(yè)、手工業(yè)、合作社,搞煤炭輸出,多方面救濟災民,從而緩解了很大困難。最后,他指示謝富治和王鶴峰,太岳區(qū)應主要以發(fā)展生產,增加人民收入來解決經濟問題,要根據毛主席的指示,檢查經濟政策中存在的問題,以期能夠正確掌握經濟政策,發(fā)展大生產。

      1944年7月,鄧小平組織北方局和晉冀魯豫邊區(qū)政府再次召開財經會議,討論了生產、征購小麥和貸款等問題。會議決定,拿出4000萬元冀南幣購買小麥,提出在發(fā)展農業(yè)生產上不再提倡開荒,號召深耕細作,大量扶植養(yǎng)豬,并決定貸款扶持手工業(yè)的發(fā)展。

      就這樣,鄧小平多次召開會議,加強部署和檢查,并親自指導生產工作如何具體開展,極大地推動了根據地大生產運動的開展。

      親自帶頭自力更生

      為深入貫徹毛澤東關于“自己動手,發(fā)展生產”的方針,在生產建設方面作出表率,北方局、八路軍前方總部的很多機關領導,和普通戰(zhàn)士一樣,扛镢挑擔,躬身下田,親自參加生產勞動,帶動部隊和群眾開展大生產運動。

      1943年秋天,鄧小平和北方局的宣傳部部長張際春、委員劉錫五等人合作,征得駐地村干部的同意,承包了兩畝公產水田,并向村里立下“軍令狀”,保證第二年按規(guī)定交田租。

      鄧小平等人都缺乏種田經驗,因此,特意在當?shù)仄刚埩艘晃焕限r擔任技術顧問,指導他們如何上糞、犁地和下種。每天清晨,天剛蒙蒙亮,鄧小平等人便早早起床,拿著鐵鍬、镢頭,挑著籮筐,來到地頭,一塊兒擔糞、施肥、鋤地。他們共同努力,順利完成了秋耕任務。

      1943年10月下旬,鄧小平指派北方局秘書處處長陳鶴橋,擔任八路軍前方總部和北方局機關開荒生產委員會主任,帶領機關人員來到駐地附近龍王堂的大山上開荒。這支由機關人員組成的開荒隊伍,白天掄镢開荒,晚上就在山上的大巖石下找個避風的地方休息或研究工作。

      北方局的機關大院里有塊空地,也分給各部、科的人員,種上了菜。麻田鎮(zhèn)外,清漳河邊有一片葦子地,鄧小平帶領大家,將這片葦子地的葦根挖掉,分給北方局、八路軍前方總部司令部、野戰(zhàn)政治部的人員種上了菜。冬季空閑時間較多,北方局等機關的很多男同志還虛心向女同志學打毛衣,替工商局編織用于出口的毛衣,賺取手工費。

      在這場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中,也涌現(xiàn)出了很多生產英雄和勞動模范。在北方局的直屬單位中,就有一位代表,他就是北方局黨校管理科長郭瑾。

      1942—1944年,在黨校物資供應困難的情況下,郭瑾組織人員開荒種菜,解決了150多名學員的吃菜問題。在他的帶領下,到1944年,已開墾出24畝地,打了兩眼土窯,砌了一眼石窯。為了方便學員們的生活,他還在黨校附近開辦“泰記”飯館。隨后,靠著小飯館和5萬元資金,他又創(chuàng)辦了“泰記”商店,手下職員增加到30人,馱騾發(fā)展到16頭,并辦起12人的氈帽廠。隨著企業(yè)規(guī)模的擴大,資金也越滾越大,擴大到了100萬元。有了充裕的資金,郭瑾便拿出50萬元作為黨校辦公經費,補助學員伙食。在太行區(qū)第一屆群英會上,他被評為一等勞動英雄。

      大生產運動的豐碩成果

      根據地通過開展大規(guī)模的生產運動,增加了糧食產量,減輕了人民負擔,保證了抗日部隊的物資供應。

      據統(tǒng)計,1944年,太行部隊開荒88172.43畝,生產和節(jié)約收獲折合糧食10萬石以上(每石140斤);太岳部隊開荒58052畝,產糧25409石、蔬菜4031360斤。部隊除完成每個人自給3個月糧食和全年蔬菜的任務外,食用油、鹽、肉及日常辦公雜支費用,大部分也靠生產解決了。太行區(qū)黨政機關種地10332畝,其中新開荒7629畝,生產細糧21萬斤,蔬菜150萬斤,平均每個人自給2個月糧食,蔬菜全年自給。這一年,太行全區(qū)軍民共開荒33萬畝,增產細糧2400萬斤。太行區(qū)夏秋兩季共產糧12.3億斤,是抗戰(zhàn)以來收獲最多的年份,棉花產量也創(chuàng)抗戰(zhàn)以來最高紀錄。據24個縣統(tǒng)計,種棉9.1萬余畝,產棉150萬斤,此外,大麻、果類、花椒、柿子、核桃等,都獲得了豐收。

      農業(yè)豐收帶動了農村副業(yè)和家庭手工業(yè)的發(fā)展,養(yǎng)豬、養(yǎng)羊、養(yǎng)雞戶多了起來,軍隊和民政機關也建起許多小型工廠和作坊,涉及煤炭、造紙、鐵貨、皮革、紡織、肥皂、紙煙等多種行業(yè),使邊區(qū)的很多日常用品實現(xiàn)了自給自足。

      太行部隊還抽出人員,幫助群眾耕種、鋤苗、收割,共達42900畝,體現(xiàn)了軍民之間“軍愛民,民擁軍”的魚水關系。

      1944年11月20日—12月7日,在山西黎城縣南委泉村組織召開的太行區(qū)第一屆殺敵英雄和勞動英雄大會上,鄧小平高度評價了全年的生產工作:“今年機關、部隊自己生產兩月或三月的食糧和全年的菜蔬,還要依靠自己生產來貼補油鹽,計算起來,減輕了人民十萬石公糧的負擔,如果把辦公雜支和節(jié)約統(tǒng)統(tǒng)計算起來,大約減輕了人民二十萬石公糧的負擔,這是一件多么重大的事情!……軍隊、政府等機關節(jié)衣縮食,幫助人民渡荒等等,無一不表示出軍民一致的團結力量?!?/p>

      (責編 雷蕾)

      猜你喜歡
      北方局邊區(qū)鄧小平
      鄧小平與北方局的整風運動
      紅色讀物
      戰(zhàn)斗在皖浙贛邊區(qū)的劉毓標
      《中共閩浙贛邊區(qū)史》出版發(fā)行
      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鄂皖邊區(qū)
      冀魯豫邊區(qū)革命史概述
      鄧小平總書記題詞
      互助| 成都市| 大厂| 澎湖县| 年辖:市辖区| 青浦区| 福州市| 呼玛县| 涡阳县| 五寨县| 镇原县| 启东市| 东方市| 铜川市| 通河县| 丰台区| 太谷县| 治多县| 商丘市| 开平市| 临湘市| 玉溪市| 旌德县| 陇川县| 闽清县| 长葛市| 黄大仙区| 温州市| 武功县| 利辛县| 石门县| 南召县| 丹巴县| 当涂县| 津南区| 怀安县| 鹤山市| 万盛区| 延安市| 稻城县| 洛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