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濤
私入板橋竹林
折得一枝
置我宣城紙上
便有
鳥兒來棲
像鳥的鳥
在相機(jī)里
不像鳥的鳥
在宣紙上
在遠(yuǎn)離相機(jī)和宣紙的地方
鳥
唱著
一支禿筆
羅貫中
騙了天下
前世是那只飛蛾
撲進(jìn)火中
變成了螳螂
頭戴綠盔身穿綠袍
以撲火的姿勢
飛出成語
高舉雙刀站在大道上
擋車
有一些雞蛋
是螳螂的朋友
在俗語里
碰石頭
很想當(dāng)一只飛蛾
在某個夜晚
撲火
很想當(dāng)一只螳螂
獨立大道
攔住傲慢的馬車
還很想當(dāng)一個碰石頭的雞蛋
以沉默的方式
勇敢一次
很想 很想
很想了好多年
什么也沒有當(dāng)成
我還是我
俗語說 雞蛋碰石頭
雞蛋聽了轉(zhuǎn)過頭去
雞蛋知道自己是雞蛋
總是躲在離石頭很遠(yuǎn)的地方
從來不敢去碰石頭
雞蛋沒有碰石頭
是石頭一次又一次
把雞蛋碰爛
幸運的是
有一些雞蛋躲過了石頭
變成了小雞
小雞長大了
又生蛋
石頭還是石頭
水草味 河泥味
和水墨一起流淌
每一只蟹都是一個孩子
在宣紙上爬行 嬉鬧 追逐
忘了吃飯 忘了睡覺
也忘了回家
偶爾畫蟹
畫我濕漉漉的童年
那一次 我把
京劇臉譜畫到蟹殼上
筆還沒抬起
那些蟹就成了角兒
在宣紙上 扮
紅臉白臉花臉乃至別的什么臉
唱念做打
沒想到 畫上臉譜
蟹也能唱戲
忽然明白自己也是一只蟹
是什么時候畫上了臉譜
不知道
畫了什么樣的臉譜
不知道
是誰畫的臉譜
更不知道了
不知道就不知道吧
民謠是個孩子
不知道爹是誰媽是誰
生下就能走路
流浪塵世
民謠常常結(jié)伴行走
要是有人隨手摸一下
就摸到了人世冷暖
把虎頭鞋的味兒門神的味兒年畫的味兒
把三角形四邊形和說不清幾角的幾何圖形
濃墨重彩成
一只公雞
你說天是雞叫亮的天就是雞叫亮的
你說天不是雞叫亮的天就不是雞叫亮的
公雞還是公雞
公雞就是公雞
公雞只能是公雞
是公雞
總得叫幾聲
邁著八字步 呀 呀地走
腳蹼叫人想起
卓別林的大頭皮鞋
和農(nóng)耕文明一樣久遠(yuǎn)
幾千年過著鄉(xiāng)村的日子
這一回從老家的小院 到宣紙上
還是呆頭呆腦地瞅著我
蘇東坡說 春江水暖鴨先知
知與不知 鴨什么也不說
只管下蛋
有時一天下兩個
鴨 有佛相 或者
就是佛
古聯(lián)有句云
食蟹不足食蟹足蟹足亦不足
然而 此蟹之足
非是被好食者食盡
有道是畫蟹難畫足
自知技拙不敢落筆
好在 蟹足斷可以復(fù)生
說不定某天某時
八足皆活活生出 靈靈而動
緩緩步出這一方宣紙
回眸一笑
云深不知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