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頂山》詩選
主編:弦河
創(chuàng)刊時間:2012年11月
出版周期:年刊
出版地點:上海
代表詩人:馬東旭、凹漢、任敬偉、非飛馬、弦河、樹弦、陳學林等自由,以及自由所允諾的東西,在將生命騰空,如一只死鳥翅膀下夾帶的風
稀薄
朵漁
寧靜,又非內(nèi)心的寧靜。一個虛無的小人一直在耳邊叫喊,寧靜擁有自己的長舌婦
一朵野花,從沒要求過陽光雨露,它也開了一只蜘蛛,守著一張尺蠖之網(wǎng),也就是一生
我漸漸愛上了這反射著大海的閃光的一碗稀粥,稀薄也是一種教育啊,它讓我知足
自由在冒險中。愛在豐饒里。人生在稀薄中。一種真實的喜悅,類似于在夢中痛哭。
暴走者
李滿強
看見他的時候,他正在體育場的環(huán)形跑道上。揮汗如雨
寸草不生的頭頂,因為
運動而呈現(xiàn)出回光返照的跡象
脂肪堆積的身體
看起來像一只呆笨的企鵝
在此之前,他一定是暫時放下了
掌聲和玫瑰。放下了
下屬的請示匯報,上司的冷嘴臉放下了酒桌上呼嘯
牌桌上的委曲求全
放下了患老年癡呆的老母親
將要高考的兒子
人到中年,他
才開始蹣跚學步。這怨不得他
多年來,他的左腿
曾被物質(zhì)長久綁架
他的右腿,患有欲望的
小兒麻痹
在剩下的時間里,他得把丟失多年的自己找回來——
在黃昏的風里,這個中年男人的腳步越來越快,越來越輕
輕到似乎要狠狠地甩掉
沉重的肉體和前半生。似乎要
跌跌撞撞地
飛起來
活得像樹的人
弦河
一些樹是安靜的,偶爾騷動,嘩嘩嘩嘩
一些樹是寂靜的,偶爾揮揮手回應
樹大了招風,樹高了也會招風
誰也改變不了它們的命運,活著是
死亡的洗禮;我們可能只是,一塊石頭的潔白
這時向黑夜叩拜是對大山最崇高的敬仰這時我們是我們自己
發(fā)光的會在黑夜里找到久別的親人
迷路的會在叢林中找到方向
夕陽還在,只是少去了幾分新鮮的背影勾勒熟悉的背影也日漸稀少
隱去的部分,被一只孤獨的麻雀用翅膀素描僅僅是剩下的,我聽見山的體內(nèi)有人獨自呢喃僅僅是剩下的在愛這深厚的土地
風開始騷動,失去了砍伐的掠奪者它們擁抱成一團,呼嘯;日夜咆哮任枝丫在身體上伸長
更多的根莖抓住了大山的骨骼
體內(nèi)的血液滾燙,越積越多
終于爆發(fā)了,洪水泛濫,山體滑坡它要將千瘡百孔的傷口修復
這沖動使愛他的人陷入恐慌和迷茫
終于有一些人像樹一樣安靜了
就要把身體交給土地,把靈魂埋入大山的骨骼就要有一些人寂靜了,收回了疼痛
離開這想愛卻不能愛的故鄉(xiāng)
風在替它們揮手,即使有一天魂歸故土
父親,疼痛〔外一首〕
鄉(xiāng)空目
我怕寫到
一朵花,止于春末
我怕東八里的一塊土堆
我怕,有些人
再像松子一樣。熟了一輩子掉進泥土
黃昏之下,泥土之上
往下踩,那不是什么奇異柔軟是悲傷
我想,這替代了
分娩時的疼痛
這些年,疼痛,一邊長一邊短長的像河流
短的像縫針
從身體里走了出來
一步一步,打垮一個器官心臟眼睛定居在傷疤
和神經(jīng)探討著,敏感
時間跟前,欲言又止
以上均選自《佛頂山》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