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斯諾
摘要:鋼琴發(fā)源于歐洲,至今已經(jīng)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十八世紀初期由一個意大利人發(fā)明。鋼琴的音色獨特,辨識度高,甚至是一些不了解音樂、不了解鋼琴的人都能一眼聽出是鋼琴的聲音。在音樂的長河中,樂器的品種數(shù)以千計,然而鋼琴憑借獨特的音色品質(zhì)和寬廣的音域范圍在眾多樂器中脫穎而出,被眾多藝術家稱之為“樂器之王”。鋼琴伴奏作為鋼琴表演藝術中重要的一個分支,也逐漸被眾多聲樂表演所寵愛。本文詳細闡述了鋼琴伴奏在聲樂中的作用,并且提出了聲樂鋼琴伴奏需要注意的事項。
關鍵詞:鋼琴伴奏 聲樂 注意事項
鋼琴從出生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三百年的歷史,隨著歷史長河的積淀,歲月的磨練沖刷,如今已經(jīng)在眾多樂器之中脫穎而出,被藝術家們賦予“樂器之王”的美稱。鋼琴表演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就是鋼琴伴奏,起初,鋼琴藝術家們對于鋼琴伴奏這一領域的認識還不是很深刻,相對現(xiàn)在來說很淺薄,當時鋼琴藝術家們都將能夠開一場鋼琴獨奏視為鋼琴的最高境界,而忽視了對鋼琴獨奏的重視。然而隨著鋼琴伴奏的越來越流行,各種聲樂表演對鋼琴伴奏的鐘愛,人們對鋼琴伴奏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刻。使得鋼琴伴奏的地位也隨之越來越高。
一、鋼琴伴奏在聲樂中的作用
每一部聲樂作品中都有一個它想要表達的故事,想要表達的情緒,以及作者想要想觀眾傳達給觀眾的一種創(chuàng)作意圖。而這些只單純依靠表演者的表演是很難使觀眾直觀地感受到的,而鋼琴的獨特音色以及表達音樂的多樣化,剛好可以彌補這一點上的不足。可以通過鋼琴伴奏引導表演者更快地進入角色,更加準確地表達出所想要表達的東西。與此同時,鋼琴伴奏還可以引導觀眾更快的進入故事情節(jié)中來,身臨其境的感覺可以增強觀眾的代入感,仿佛自己置身于故事情節(jié)中,以更加近距離的狀態(tài)去感受故事情節(jié)中的喜怒哀樂。如果沒有鋼琴伴奏的引導,觀眾很難集中注意力,這樣就無法深切感受到聲樂表演所帶來的震撼和內(nèi)涵。試想一下,如果我們觀看經(jīng)典音樂劇《歌劇魅影》的時候沒有鋼琴伴奏,那么我們將很難感受到魅影出場的時候的震撼與驚悚,也無法去探知魅影內(nèi)心深處的凄涼幽怨,這些都是通過表演本身是很難詮釋得清楚的。正是因為有了鋼琴伴奏,我們才能理解和感受到當魅影看到克里斯汀時那充滿喜悅的心,由于我們被鋼琴伴奏引導到了劇情中來,仿佛我們就置身于此,我們正在見證者魅影對克里斯汀的那份深深的愛意,我們也仿佛看到了魅影在偷偷地教女主人公唱歌,看到了他們在一起的時候的那份甜蜜,當克里斯汀與他人相愛的時候,那份憂傷將魅影的心近乎撕裂,而那鋼琴伴奏的哀鳴,仿佛也要撕碎我們的心。我們會跟隨著樂曲同哭同笑,這便是鋼琴伴奏的魅力。
二、鋼琴伴奏需要注意的事項
說了很多鋼琴伴奏的作用,相信大家已經(jīng)對鋼琴伴奏的重要地位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然而,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工,鋼琴伴奏能有今天這樣的高度這樣的地位,說明鋼琴伴奏本身還是一個非常難以駕馭的職業(yè)。想要將鋼琴伴奏進行的更加完善,使演出更加的精彩,除了一些必備的專業(yè)的技能功底之外,還是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地方。
(一)相互合作默契配合
鋼琴伴奏不同于鋼琴獨奏,鋼琴獨奏更關注的只是自己的能力,只要自己掌握好節(jié)奏,發(fā)揮得到位就是一場成功的演出。而鋼琴伴奏除了自己扎實的功底之外,還要更多的去考慮聲樂演出者,只有伴奏和演出者相互合作配合的默契才是演出成功與否的關鍵。因此,鋼琴伴奏者需要非常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工作,并非是展示自己,而是要配合演出者,引導演出者。一個優(yōu)秀的鋼琴伴奏者,甚至會細致入微到觀察演出者的呼吸節(jié)奏,從而達到更高層次的配合。
(二)對旋律敏感充分了解作品
作為一個鋼琴伴奏有責任也有義務去充分了解作品所想要表達的思想和意圖。只有在有一定的音樂素養(yǎng),對旋律掌握十分到位的情況下充分了解了作品,才能更準確地知道什么地方應該是歡樂的情緒,什么時候應該是悲傷痛苦的情緒,什么時候該激昂什么時候該平靜。只有對作品有了充分的了解和理解之后才能更好的將作品想要傳達的意圖準確的反映給觀眾。如果鋼琴伴奏者沒有充分的了解作品就上臺演出,那么很有可能出現(xiàn)伴奏與劇情不符合,導致影響演出者的思維,本來應該引導結果卻變成了干擾演出者,最后導致演出無法順利進行或者是演出不完整。
(三)鋼琴伴奏者態(tài)度認真感情投入
有一句經(jīng)典的話是,好音樂不分國界。之所以好的音樂可以不分國界,那是因為一個好的音樂是充滿感情的,我們可以通過演唱者的肢體語言,演唱者的表情和眼神以及音樂的旋律來感受這首音樂想要表達的情感,而歌詞和語言反而顯得不是那么的重要了。同樣的,一個好的鋼琴伴奏是可以通過鋼琴說話的。鋼琴伴奏的目的就是要通過音樂去加強觀眾的代入感,讓觀眾隨著音樂的情緒變化隨著劇情的變化而產(chǎn)生情緒上的變化。這除了需要鋼琴伴奏者具備十分扎實的基本功以外,還要注重伴奏者的態(tài)度,和情感的投入。如果伴奏者本身的態(tài)度就是應付了事,沒有絲毫的情感投入,也就無法將觀眾的情緒帶動起來。試想一下,一個鋼琴伴奏者的音樂連自己都不能打動,那么拿什么去沖擊觀眾的靈魂呢,所以鋼琴伴奏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態(tài)度,只有全身心的情感投入,才能去打動觀眾,從而帶動觀眾的情感投入。
三、結語
隨著物質(zhì)水平的提升,人們追求精神文明的腳步也在不斷前進著,人們對于聲樂表演的欣賞水平也在不斷提高著。鋼琴作為“樂器之王”,因為其音色獨特,可以表達的音域非常寬,從最低音到最高音都應付自如,可以表現(xiàn)氣勢磅礴,同時也可以表現(xiàn)安詳寧靜,可以表現(xiàn)緊張驚悚,也可以表現(xiàn)歡樂愉快而被眾多聲樂表演尤其是音樂劇表演所接納。鋼琴伴奏儼然成為聲樂表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參考文獻:
[1]連續(xù)敏.鋼琴伴奏的歷史沿革[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08,(03).
[2]黨芳.鋼琴伴奏在藝術歌曲中的作用和地位[J].齊魯藝苑,2007,(04).
[3]高健.淺析專業(yè)鋼琴伴奏者應注重的基本問題[J].音樂生活,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