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滕客
現(xiàn)在的文化熱點中,民國熱一如既往高燒不退,而民國童書則是一個非?;钴S的文化板塊,里面充滿了中國式智慧。民國童書提倡孩子們回到他們自己的社會里去,還突出做人的觀念,強調倫理道德教育和正面價值觀,這些都是非常珍貴的。讀民國童書,會讓孩子們的閱讀豐富多彩!
可愛:童真童趣美不勝收
民國時期,先進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集中地表現(xiàn)在當時優(yōu)秀的兒童畫報中?!睹駠鴥和媹筮x編》由國家圖書館少年兒童館編,精選民國兒童畫報中精彩的內容,將其重新編排,試圖將這些藝術價值與教育價值完美結合的優(yōu)秀作品,重新奉獻給今日的兒童與社會。這些畫報,特別關注兒童生活和兒童心理,畫工精良優(yōu)美,彌足珍貴;內容生動向上,充滿童趣。很多畫法以今人眼光審視,依然堪稱經典,令人贊嘆不已??疵駠蠹业摹靶嚎啤蔽恼?,學輕松易懂的知識、游戲,賞美不勝收的手繪圖畫,品自信滿滿的民族精神。
民國名家輩出,其中不乏諸如豐子愷這樣的兒童讀物創(chuàng)作大家,中國兒童文學由此進入了一個相對繁榮的階段,成就了一大批經典之作。《豐子愷故事畫》類似連環(huán)畫,以圖文并茂的形式講述故事,一幅圖配一兩句文字,故事篇幅不長,短則1~2幅,長也不過一二十幅。故事雖短,都以童真、聰穎、趣味取勝。豐子愷畫風或線條疏朗質樸,或設色明麗細膩,或角度新穎幽默。雖歷時已久,但它傳達的純真童心、樸拙童趣卻依然存在。加之文字短小精悍,更能吸引小讀者們的眼球。
中國第一套具有現(xiàn)代意義的原創(chuàng)兒童繪本是《幼童文庫》,共200種,其中包括故事類、社會類和自然類等12個類別。全書文字有趣易懂,以圖畫為主,共計3500余幅手繪插圖和封面畫。這套《幼童文庫》形式頗多,譬如故事類《小雞學啼》很似連環(huán)畫,有連續(xù)的情節(jié)發(fā)展和對話;自然類《益蟲》《害蟲》《螞蟻》則似繪本,有講解、肢體說明、細節(jié)展現(xiàn),兒童閱讀時容易引出天真的想象,而與圖搭配的文字童稚有趣,如:“月亮團團,像個銀盤。月亮彎彎,像只小船?!边@樣稚拙的話語,看似簡單,實則需要編寫者懷有一顆稚拙的心,才可寫出童趣。
可讀:自然純真豐富生動
民國時的童書,讓人吃驚不斷。沈百英等編著的《兒童文學讀本》,收錄民國期間的兒歌、童話、神話等,內容質樸純真,充滿趣味,圖文并茂,豐富生動。書的裝幀雅致講究,工筆手繪的插圖、豎排繁體的剛勁字體、一個個雋永溫情的故事使得整本書漢語之美和文字之美呼之欲出。最簡單的小常識也以押韻的兒歌形式書寫,活潑的版式設計常有大塊留白,沒有現(xiàn)代機器印刷的窒息感。自然樸實、清新?lián)涿?,猶如回到那個沒有手機電腦,需要磨硯洗筆的年代。有人說,要是看著這套書長大,就不會這么浮躁了。這或許道出了這套書的價值所在。
《開明幼童國語讀本》是開明書店上世紀30年代初出版的一套小學國語讀本,由葉圣陶先生編寫,豐子愷先生繪插圖,分初小8冊,高小4冊,共440篇課文。這套小學國語讀本的內容以兒童生活為中心,著眼于發(fā)生在孩子身邊的點點滴滴,循循善誘,既傳播知識,又幫助孩子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與優(yōu)良的品德。葉圣陶先生不僅使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以貼近兒童口吻的語氣撰寫內容,而且與豐子愷先生一同將圖畫和文字有機編排,一改語文讀本枯燥呆板的弊病,有助于拓展兒童的想象,培養(yǎng)兒童的美感。
林蔭著、王泉根編著的《民國幼稚園老課本:生活課本》,是民國二十四年進步書店出版的一套幼稚園課本,共四本書,分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內容質樸純真,充滿童趣,其中涵蓋了識字、算術等多種學習形式,內容涉及自然、文藝、音樂、社會等多個領域。體裁采用故事、歌謠、謎語、急口令,務求變化反復,使兒童不至感覺單調乏味。文字方面絕對避免抽象、生僻、缺乏想象力的字句,圖畫生動活潑,線條筆調亦多變化,務使兒童愛不釋手。全書集中展現(xiàn)了包括陶行知、沈百英、王云五等一代教育前輩,對孩子的關愛以及“大師編小書”的人文情懷。
可品:獨立生存寓教于樂
在今天中國,童子軍早已不見蹤跡。為什么強大的波斯帝國只教給孩子三件事情:騎馬、射箭和不說謊?為什么至今發(fā)達國家的童子軍還那樣生生不息?為什么我們的教育那么復雜,卻缺失一個人最重要的“生存訓練”?《民國童子軍獨立生存手冊》是根據(jù)民國時期徐應昶等編著的《童子軍智囊》《童子軍結繩術》《童子軍露營須知》等九本書改編而成。全書內容豐富多樣,不僅包括一些諸如日常衛(wèi)生健康、身體鍛煉等生活常識、游戲及必須的生存技巧,如童子軍露營須知、童子軍智囊、童子軍救護等,還寓教于樂,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意識及獨立生存能力。
民國小學生的白話文作文,帶著啟蒙時期的誠實和趣味,給當代孩子們上了一堂“真善美”的作文課。瞿世鎮(zhèn)、董堅志等編著的《民國小學生作文》,薈萃了民國時期出版的大量優(yōu)秀小學生作文, 共336篇,并配有精美木刻、石印插圖近108幅。以內容和體裁分為看圖、寫人、寫物等類別;編輯順序由易到難,循序漸進;適當?shù)纳衷~注釋,閱讀起來輕松易懂。這些文章沒有花哨的詞句,全是平實的敘述,在敘述中流露自己的真情實感,喜怒哀樂盡在其中,這樣的作文不管經過多少歲月,總有打動人心的力量。
民國也很重視孩子們的“公民教育”。葉紹鈞、吳翰云等編著的《民國小公民讀本》,則取自民國時期少兒公民教育的讀物,共包含12大章,涵蓋家庭、健康、進取、勞動、公益、仁愛、義俠、知足、改過、誠信、法紀、國家方面,其中內容均為古今中外寓意深刻、發(fā)人深省的故事。全書立足于小公民的權利和尊嚴,說理通俗,邏輯清晰,憑借翔實的材料,融會中外古今,視野開闊,情感飽滿,相信可以開釋小讀者心中的許多困惑。精煉鏗鏘的導語,曲折動人的故事,將啟發(fā)小讀者們對個人、家庭、社會、國家等方面進行重新認識。
最后要說的是,任何圖書都有時代局限性,對民國童書,要有一種正確的態(tài)度。父母不妨和孩子一起閱讀民國童書,去偽存真,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和微妙,同時也是一種有益的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