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霞
“破布頭,破鞋頭,破花絮,破銅爛鐵——兌糖吃來哉——”兌糖佬的吆喝聲一起,我們這些小孩子都跑了出去。
兌糖佬黑黑瘦瘦的,太陽下挑一副竹擔(dān),兩個竹籮前后晃悠,從沙泥道和曬谷場一路顛顛地走過來。他一手搭扁擔(dān),一手持一副金屬的響具,邊走邊敲出篤篤的響聲來。
“哎,兌糖佬——”有大人這么喊一聲,兌糖佬便停下步子,放下挑擔(dān)候著。
來兌糖的多是婦女,后頭必跟著孩子。一把雞鴨毛,幾管牙膏皮,一打用舊的布頭,各種銹銅爛鐵,還有穿破了的涼鞋布鞋,補(bǔ)了又補(bǔ)照樣漏水的破雨靴,都交給兌糖佬。他一只手拿過來,掂兩掂,扔進(jìn)后頭的竹籮里,另一只手便撩開了前頭竹籮上蒙著的一層布紗。
一大面潔白的篤篤糖,跟籮口差不多大,安安靜靜地盤在糖板上。糖上的波紋順著糖盤的方向起伏旋繞,像乳白的水波一圈圈地漾開來。我們?nèi)磷?,看兌糖佬舉起手里的響具,原是一對小小的錘子和鏟刀。他從糖板最外緣的端口開始,選定一節(jié),遞上鏟刀,拿小錘“篤篤篤”地輕輕敲擊。一塊潔白的篤篤糖粘著碎落的糖屑離開大糖盤,轉(zhuǎn)眼便落到了誰家孩子手中。
很快,兌糖擔(dān)的周邊便圍起一圈人,兌糖佬也忙開了。他要以最快的速度判斷兌糖人遞過來的各種舊貨的價值,再迅速轉(zhuǎn)換成篤篤糖的大小。他手里的小錘和小鏟篤篤地敲個不停。
“再多些嘛!”有大人表示不滿。
“已經(jīng)多了。”兌糖佬說,但還是彎下身,再敲出小小的一塊,添給兌糖人。
篤篤糖是小時候的美味。這是一種硬質(zhì)的飴糖,入口卻甘美軟糯,因?yàn)檫汉群颓脫魰r伴隨的篤篤聲,被大人小孩順口呼為篤篤糖。拿舊貨換篤篤糖,在我們看來是樁太劃算的交易。那些就要扔掉的東西,竟可以兌得那么好吃的篤篤糖,實(shí)在叫我們想不明白。
……
每次兌糖擔(dān)一到,我都著急得很,趕著向媽媽宣布:“兌糖佬來了!”
媽媽卻慢騰騰地,擱下手里的活計(jì),解下圍裙,去翻舊抽屜里的牙膏皮。我急得要命,擔(dān)心兌糖擔(dān)這就走了,擔(dān)心篤篤糖一下兌沒了,卻又盼著媽媽找到的兌貨多一些,再多些??匆娝庾吡?,手里只握著兩個牙膏皮,我心里一陣失望。可走到屋外,她又順手抽出了塞在石臼縫角的一大把雞毛。
我緊跟著媽媽,來到兌糖擔(dān)前。
“來,兌糖?!眿寢尠咽掷锏难栏嗥ず碗u毛遞過去。
兌糖佬掂掂牙膏皮,又翻了翻雞毛,說:“尾巴毛沒啦?!?/p>
這是一只大公雞的毛,尾巴毛早給我挑走,做了個大毽子。沒了尾巴毛,雞毛值不得多少錢。做大毽子的高興勁兒早過去了,我后悔得要命。媽媽變戲法似的,手里又托出個帶銹的鐵塊。這是個磨斷了的鋤刀頭。
兌糖佬接過鐵塊一掂,高興地笑了。他掀開了布紗,敲下好大的幾塊篤篤糖給我們。
我嘴里噙著糖,心滿意足地回家了。
有一回,兌糖擔(dān)來了,大人們剛好不在家。我急得什么似的。聽著兌糖佬的吆喝,想起媽媽常放牙膏皮的那個抽屜,我決定自己去兌糖。櫥柜太高,我夠不著,就搬了個凳子站上去。好不容易拉開抽屜,左翻右找,卻沒尋著牙膏皮。我跳下凳子,又趕忙跑去石臼邊,也沒找到雞毛。
時間一分分過去。我急得跑到門口去看。兌糖佬正篤篤地敲糖,他的身邊還有一兩個等著兌糖的人。我想他很快要挑著糖擔(dān)走了。
忽然,我靈機(jī)一動,想到了腳下穿著的塑料涼鞋。我見過別人把破得修不了的塑料鞋拿去兌糖,聽說舊塑料熔化了,可以再做出新的鞋子。拿破了的塑料鞋兌糖,換得的糖塊也格外大。
我雖然小,還知道一雙塑料涼鞋的價值,也沒有膽大到敢拿它去換篤篤糖的地步。我打的是塑料涼鞋上那副搭襻的主意。小時候穿涼鞋,搭襻吃力最多,也最易斷裂。斷了的搭襻,拿燭火烘軟了,粘回鞋面接著穿。粘的次數(shù)多了,搭襻越來越短,終于用不上了,就把它們剪掉,涼鞋當(dāng)拖鞋穿。
我想的是,把涼鞋的搭襻先剪下來,拿去換糖。我一點(diǎn)兒不在意涼鞋變涼拖鞋,早晚要變的嘛。反正鞋子還在,篤篤糖也有了,這就行了。
我找到一把剪刀,硬是把涼鞋的搭襻剪掉,趿拉著鞋,飛快地跑向兌糖擔(dān)。
“我要兌糖?!蔽蚁騼短抢信e起手里的涼鞋搭襻。
兌糖佬接過搭襻,搖了搖頭:“少了點(diǎn),小囡,問問你媽,鞋底還在不?”
我搖搖頭,有點(diǎn)緊張地望著他。
然而,他還是把搭襻扔進(jìn)籮里,掀開了糖盤的布紗。
我想象著那該是多大的一塊糖??上В磺媒o我很小的一塊。他說:“已經(jīng)多了?!?/p>
那塊糖,才含了一會兒就融盡了。搭襻的茬口磨得我的腳一點(diǎn)點(diǎn)疼,我開始想念穿涼鞋的感覺。
媽媽回來后,一眼看出我腳上的變化。我把剪搭襻兌糖的事兒告訴她。她數(shù)落了我一頓,末了,也只好拿來剪刀和銼子,把搭襻的茬口修理平整。那個夏天,我就趿拉著這雙拖鞋到處亂走。終于有一天,我趿著鞋坐船時,其中一只拖鞋“撲通”一聲,永遠(yuǎn)地沉在了水底。
兌糖佬又一次來的時候,媽媽提著剩下的那只拖鞋,牽著我走出門去。我又得到了好大的幾塊篤篤糖。
再后來,兌糖佬來得越來越少,終于不來了。兌糖擔(dān)改成了收舊貨的腳踏三輪車,后來又改成電動三輪,開過去突突響,車上的喇叭反復(fù)播著“舊電視,舊電扇,舊冰箱,舊東西——舊貨收來哉——”收來的舊貨直接兌錢。
我從此沒有再嘗過篤篤糖的滋味。
——選自2014年10月20日《文藝報(bào)》(有刪改)
【素材借鑒】
作者寫的是對于“篤篤糖”的一段甜蜜的回憶。圍繞有關(guān)“篤篤糖”的往事,作者精心選材,對兌糖佬、兌糖的人,還有兌糖的過程,以及親歷的兩件兌糖的事,都進(jìn)行了比較詳盡的描寫,將特定社會背景下特有的生活側(cè)影真實(shí)地呈現(xiàn)出來。孩子的心理描摹細(xì)膩,突出體現(xiàn)了普通的“篤篤糖”在孩子心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