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保祥
人生有兩場戲在演:身在其中和旁觀。要么你是當事人,身在福中不知福;要么你是冷眼旁觀者,客串一下。
專注是一粒種,從一而終,心無旁騖,管他是與非、對與錯,只要身在其中,便要走出一個春綠秋紅來。但令人煩憂的是,生活中,許多人無法專注。做事業(yè)的,總是盼望下屬們能夠一專多才,修理完機器,你還要會布置會場;喝完紅酒,白酒還能千杯不醉;做學問的,守著電腦,當想閱讀一篇文通字順的好文章,QQ響個不停,電話鈴聲接踵而至,約會、宴會與一系列的流程占據了你的半壁江山。所以說,畫畫的人,你不必太在意射在屋角的半尺陽光,不必理會外面小孩的嘈雜聲打亂你的心緒。涉入愛情的人,你該好好愛一場,一場愛情是一篇宏大的巨作,不要管其他人的七葷八素。愛情最缺乏專注性的元素了,稍微有幾雙冷眼,便可能令主人變成客人。
冷眼是一杯酒,你喝著,他們看著,你醉了,人事不省,但人生中總有幾雙冷眼盯著你。每個人都不是完人,人生中難免送別人冷眼,接與不接,都是意料中的事情,但總會有太在意眉宇間的親與不親,放與不放間的愛與不愛,因此,中了人家設下的蠱。如果你是旁觀者,一定要保持一顆向善的心,只要心不壞,眼睛放出的光芒一定豪情萬丈,別人原原本本接收的,會是一世界的陽光普照。
心與眼神一致的人不可怕,你躲著就是了,眼睛是一枚凌厲的武器,誰也不愿意迎著畢露的鋒芒。最害怕的是口是心非的人,心中所想,不通過眼神交流,而這種人,在這世上越來越多,讓眼睛應接不暇,總會有一天,眼睛不再是心靈的窗戶。
專注與冷眼,其實就是鄉(xiāng)民與游客的關系。眼神再差,也是客,游客會挑剔鄉(xiāng)里的東西質量差,鄉(xiāng)民們會怪游客缺少涵養(yǎng),破壞了傳統(tǒng)與慣例。設身處地地為對方著想,是天底下最難下的棋。鄉(xiāng)民與游客本是一家人,掉轉關系后,他們就是世間的人際,好像一只鳥落在樹上,鳥也成了樹的花朵。
不怪,是一種境界;從一,也是一種精神。福爾摩斯走在大街上,戴著一頂難看的草帽,沒有多少人認識他,當他是叫花子。一陣風刮過來,帽子掉在地上,許多人歡呼雀躍。
一陣風便是送給專注與冷眼的最好媒介。
(公孫怡薦自《做人與處世》)
責編:易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