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克”的來歷
50年代,有一次,周恩來和一位美國記者談話時,記者看到總理辦公室里有一支派克鋼筆,便帶著幾分諷刺,得意地發(fā)問:“總理閣下,也迷信我國的鋼筆嗎?”周恩來聽了風(fēng)趣地說:“這是一位朝鮮朋友送給我的。這位朋友對我說:‘這是美軍在板門店投降簽字儀式上用過的,你留下作個紀(jì)念吧!我覺得這支鋼筆的來歷很有意義,就留下了貴國的這支鋼筆?!泵绹浾叩哪樢恢奔t到了耳根。
一句話的電影說明書
1954年,周恩來參加日內(nèi)瓦會議,通知工作人員,給與會者放一部《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彩色越劇片。工作人員為了使外國人能看懂中國的戲劇片,寫了15頁的說明書呈周總理審閱。周恩來批評工作人員:“不看對象,對牛彈琴”。工作人員不服氣地說:“給洋人看這種電影,那才是對牛彈琴呢!”
“那就看你怎么個彈法了”,周恩來說,“你要用十幾頁的說明書去彈,那是亂彈,我給你換個彈法吧,你只要在請柬上寫一句話:請您欣賞一部彩色歌劇電影,中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就行了。”電影放映后,觀眾們看得如癡如醉,不時爆發(fā)出陣陣掌聲。
周總理舌戰(zhàn)米高揚(yáng)
有一次,周總理從日內(nèi)瓦開會回來順道訪問莫斯科。在為他舉行的一次招待會上,他用英語向蘇聯(lián)人祝酒。這時米高揚(yáng)(蘇聯(lián)部長會議副主席)抱怨道:“周,你為什么不說俄語?你的俄語很好嘛!”這句話顯然是很不友好的。周總理的方法是先不予理睬,他仍用英語回答說:“米高揚(yáng),該是你學(xué)習(xí)漢語的時候了?!币源倜赘邠P(yáng)說出不學(xué)漢語的原因。米高揚(yáng)果然上鉤,抱怨說:“漢語太難學(xué)了。”此話一出,周總理馬上輕快地說:“沒關(guān)系,下回到我們使館來,我們將非常高興地教你?!币幌伦訉⒚赘邠P(yáng)置于一種學(xué)生的地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