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大佬、地產大佬、投資大佬進行全球并購之時,在全球的資金技術布局中,印刷包裝行業(yè)似乎并沒有落下。
7月25日,長榮股份發(fā)布公告,稱擬收購海德堡公司目前經營的高端模切機和糊盒機相關有形、無形資產和業(yè)務。
此前6月,深圳市現代東科機械有限公司低調完成了對全球覆膜機“老大”史丹利蒙的技術收購。
印刷包裝產業(yè)的收購主要集中在我們的短板——技術設備領域。2008年以前,很少聽說中國印刷包裝機械企業(yè)海外并購,唯獨大的一次,發(fā)生在2002年,上海電氣集團收購日本秋山公司,開創(chuàng)了中國印刷機械企業(yè)成功收購發(fā)達國家先進企業(yè)的先河,當年引起了日本同行和各國媒體的強烈反響。
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中國企業(yè)加快了海外并購的腳步,除去中央和地方大型企業(yè)繼續(xù)發(fā)揮主導作用,民營企業(yè)逐步成為“走出去”的主力軍,其中最受世人矚目的莫過于2010年吉利收購沃爾沃事件。
中國印刷包裝機械裝備行業(yè)在2008年之后,也將目光與行動轉向了世界舞臺。我們來看看中國印包裝備大鱷全球并購的三種通路。
通路一:技術“聯姻”,走專精路線
2014年6月1日,瑞士史丹利蒙(上海)有限公司在生產完最后一臺PUR覆膜機后,正式將全球覆膜機業(yè)務全部轉交給深圳市現代東科機械有限公司,包括全球的制造、銷售和服務體系。
這是深圳東科的第二次海外“聯姻”,2013年11月5日,同樣擁有百年制造歷史的德國阿基里斯將其高端覆膜機技術全部轉讓給東科。
一家是來自瑞士的國際最頂尖無溶劑覆膜機制造商,一家是來自德國的水性干式覆膜機百年制造企業(yè),在不到一年內都將其領先全球的技術轉讓給成立于2002年的一家中國覆膜機制造企業(yè),深圳東科長袖善舞的技術收購戰(zhàn)略令業(yè)內人驚訝。
作為擁有世界高端技術的歐洲制造商,史丹利蒙與阿基里斯有許多共同點:歷史悠久,史丹利蒙成立于1917年,阿基里斯成立于1920年;技術領先,無論是史丹利蒙的無溶劑覆膜技術,還是阿基里斯的水性干式覆膜技術,都屬世界頂級,領先中國數十年;經營傳統(tǒng),老牌資本主義企業(yè),經營策略傳統(tǒng),史丹利蒙自2005年在上海設立獨資子公司,迄今在中國僅賣出不到50臺設備;成本高企,歐洲人工及原材料成本高居不下,導致歐洲進口覆膜機比中國國產覆膜機價格平均要貴到10倍左右。
曾經的優(yōu)勢不再是優(yōu)勢,在歐洲設備制造商開始轉讓不再盈利的專利技術之時,中國印包裝備迎來了走向全球的機會。
深圳東科通過一次性永久買斷兩家覆膜機企業(yè)的技術、生產、服務、銷售及售后,將在覆膜機領域走上一條專精化路線。通過整合產品線,降低運營成本,部署市場資源,深圳東科的全球化戰(zhàn)略已漸露崢嶸??梢灶A見,技術“聯姻”只是起點,未來高端覆膜機全球市場格局將被改寫。
通路二:產業(yè)鏈整合
2013年10月14日,廣東東方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fā)出公告,擬以4080萬歐元對價,收購意大利佛斯伯(高速寬幅瓦楞紙板生產線領域全球最大的兩家公司之一,另一家是BHS)60%的股份,借此進入上游的瓦楞紙板生產線市場。佛斯伯剩余的40%股份,也將分兩輪出售給東方精工。通過“三步走”,東方精工將佛斯伯100%股權收歸麾下,公司將從瓦楞紙箱印刷設備生產制造向上游瓦楞紙板生產線的研發(fā)和生產拓展。
作為國內大型瓦楞紙箱多色印刷成套設備龍頭企業(yè),收購佛斯伯是東方精工整合產業(yè)鏈、尋求國際化道路的突圍之舉。而對于想打入亞洲尤其是中國市場的佛斯伯,東方精工拋出的“橄欖枝”也充滿吸引力。
從下游水印機市場延展到上游瓦楞紙板生產線,從中高端市場拓展至高端市場,整合產業(yè)鏈是東方精工為代表的一類企業(yè)國際化的重要途徑。
通路三:與行業(yè)“大鱷”共舞
如前文所提,長榮股份擬收購海德堡的印后包裝相關資產,交易總金額為2500萬歐元,同時簽署排他性代理協議以及合作建廠。
不難看出,在國內已經名利雙收的長榮股份,寄希望牽手全球印刷設備龍頭,提升設備銷量,帶動印后設備實現全球擴張。同時排他性分銷協議也將直接帶動長榮印后設備跨越式增長。
長榮此次收購的模切機與糊盒機,一直不屬于海德堡的主銷產品,盡管在世界范圍受到客戶的認可,但由于產量低、成本高,一直處于虧損狀態(tài)。據了解,海德堡全球模切機、糊盒機的銷售額約3500萬歐元,2012和2013財年分別虧損1584萬歐元和2073萬歐元。
而對于長榮來說,2013年其模切、糊盒設備的出口額僅0.5億元人民幣,全部印后設備收入也僅為6億元。排他性分銷協議執(zhí)行后,未來長榮的模切、糊盒設備海外銷售額將得到極大提升。
2014年1月1日的一條新聞令印刷圈回味至今:原海德堡中國CEO蔡連成出任長榮股份總經理。
蔡上任后,長榮加快了國際化步伐,其與健豪合作的云印刷在行業(yè)內也運作得風生水起,其擬收購海德堡印后包裝資產的公告,讓行業(yè)人更是感嘆“長榮在下一盤好大的棋”。
可以預見的是,通過消化海德堡的印后產品技術,借助海德堡全球經銷渠道,長榮勢必拓展其全球版圖,與博斯特競爭搶占全球(除中國之外)近百億元的市場。
在中國成為全球都來掘金的熱土之時,歐美國家的產業(yè)轉移也給中國制造業(yè)帶來了新的機會。無論是通過技術收購,還是產業(yè)鏈整合,中國印包機械制造企業(yè)全球化的時代已經來臨。過去需要上百年才能沉淀的“德國制造”、“瑞士制造”,在這個所謂2.0的時代,或許會有新的奇跡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