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olus+J.Schrijver
本書是太陽物理學系列書籍的第二卷,集成了太空風暴的多個方面和與之相關的高能輻射,從太空風暴在太陽方面的原因到它們對行星環(huán)境的影響進行了闡述,揭示了太陽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星際激波、粒子加速和傳輸的物理過程,考慮了很多地球空間中的空間氣候的響應,回顧了歷史上的空間氣候觀測結果、原位粒子測量技術、高能粒子的輻射、空間氣候對人類的影響和空間技術。
全書共14章:1.太陽物理學的觀點,重點講述了壓力重力和磁場力、局部空間的結構和演變、空間天氣和氣候等方面的觀點;2.空間風暴和輻射引論,主要談了空間氣候對人類活動和衛(wèi)星運行的影響以及對未來空間天氣的預測;3.高能粒子的原位探測,簡單分析了探測的方法和探測器的幾何因素,重點介紹了幾種簡單的粒子探測器、能量分析器和光譜測量儀;4.高能粒子的輻射特征,重點介紹了幾種高能粒子包括無線電波、X射線和γ射線的輻射特性和現存的一些新發(fā)現和新問題;5.太陽和恒星的爆發(fā)、耀斑和噴射的觀測,概述了耀斑特征,重點介紹了耀斑的基本現象和空間存在的幾種耀斑類似物;6.日冕物質噴射和耀斑的模型;7.太陽物理學中的激波,解釋了激波發(fā)生的原因,介紹了Hugoniot跳躍條件,回顧了激波分類,討論了激波的物理過程;8.激波中的質點加速,回顧了激波加速的原理和特點,概述了使充電粒子在激波中加速的不同機理,重點是離子和質子的加速;9.高能粒子傳輸,介紹了空間宇宙線輸運的基本物理原理;10.行星磁層的能量轉換;11.捕獲粒子的激發(fā),簡述了粒子的幾種運動形式和輻射的一般特性,重點闡述了輻射帶加速機理和輻射帶粒子損失;12.耀斑、日冕物質噴射和大氣的響應,主要論述了高層大氣對地磁暴和太陽耀斑的反應;13.高能粒子和載人航天,介紹了載人航天工程的輻射防護和環(huán)境特征,重點分析了空間飛行輻射照射的來源和“星座”計劃;14.高能粒子和技術,主要討論了空間環(huán)境的各種效應是怎樣影響和破壞航天器系統(tǒng)的。
本書可作為太陽物理學、空間物理、高層大氣物理、空間天氣等相關專業(yè)的研究生教材,也可作為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的基礎性參考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