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艾揚格
【范文示例】現(xiàn)代瑜伽一代宗師艾揚格練習瑜伽的初衷是強身健體,而后將傳統(tǒng)瑜伽醫(yī)學化及科學化,獨創(chuàng)了瑜伽派別“艾揚格瑜伽”,并將瑜伽文化傳播到西方,風靡全世界。這不僅體現(xiàn)出對傳統(tǒng)文化的敬畏,更是對文化的繼承與發(fā)展。人類社會及其文化的進步和發(fā)展需要這種傳承精神。
【深度視角】
瑜伽有益于每個人的身體、心理、情緒和靈性的健康和改善,對全人類都有益。這就是為什么人們稱瑜伽是普世的修行法。當自身內在統(tǒng)一時,并非就是瑜伽的終點。瑜伽修行者的身、心、感官、智覺和意識訓練到某種程度時,就必須生活在世間而行為舉止超然其外。這就是所謂的行事善巧,其意義不只是機敏而已。善巧是行為舉止不期盼任何好的或不好的結果。瑜伽修行者行事沒有善惡之別,全以純凈、圣潔之心為之。
人生哲理和實際人生有很大的出入,如果能在其中取得平衡,你就是務實的哲學家??照劶兇獾恼軐W算不上什么大成就,這樣的哲學家只是做夢的人。我們必須把哲學帶到日常生活里,這樣人生的苦樂就有了哲理。我們能真實面對自己的進化與成長,不放棄個人的靈修之路,而同時成功地生活在社會里嗎?這是實際的哲學。
瑜伽初始是個人的成長,但是通過個人的成長,社會、群體就會進步。如果有一百個人在練瑜伽,而且個個看來健康、愉快,旁人就會問這些人在做什么。就這樣一百、兩百、三百,練瑜伽的人數(shù)量很快增加。過去好像只有我一個人認真練瑜伽,現(xiàn)在看看四周,有多少人在練哪!這就是從個人到群體,從群體到社會。
為什么你想到世上的暴力,為什么你不想想自身內在的暴力?每個人都得自我修煉,因為:沒有紀律,我們就不可能自由;沒有紀律,世界也不可能自由。唯有紀律帶來真正的自由。如果你志在健康,你認為沒有紀律能達到嗎?節(jié)制在生活中是首要,這就是為什么瑜伽始于行為規(guī)范,這是每一個人都必須修習的。沒有紀律的人稱不上修行人;有紀律的人才是修行人。健康是修來的,不健康是缺少修煉。
修行生活不能脫離日常生活。相反的,我們必須圓融處世。生活里的種種處境是為了助長,而不是毀壞我們的成長。環(huán)境似乎經(jīng)常不利于個人的生活,比如友人多喝酒,獨我不飲,他們請我喝酒,如果我說:“不,我沒興趣?!彼麄儠靶?。所以我說:“好啊,我去,給我果汁,你們喝酒?!边@樣有何不妥?這表示我了解他們,我與他們同行但不同調。我出入自如,這就是平衡。如果我們能這樣處世,就是修行。
個人成長是必要的,瑜伽能成就每一個人。你的身體是世界的縮影,里面有個龐大的國際組織。人體有三百個關節(jié),這表示身體里有三百個組織分子相互關聯(lián);如果把體內的動脈、靜脈、微血管連接起來,整個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長達九萬六千米;另外有生物能量流動于一萬六千米長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里;把肺臟平攤開來,有一個網(wǎng)球場那么大;腦有四瓣——這不是很像一個龐大的國際組織嗎?瑜伽幫助所有的部位彼此協(xié)調,合作無間。瑜伽對治你的良心,瑜伽對治你的意識,瑜伽對治你的智覺,瑜伽對治你的感官,瑜伽對治你的肉體,瑜伽對治你的知覺器官,因此瑜伽是普世的學問。
當你的身、心、靈都健康、和諧了,就會把健康、和諧帶給四周的人,把健康、和諧帶給世界——你不是脫離世界離群索居,而是在人類大體當中做一個健康的活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