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振松
立秋剛過,筆者來到浙江省開化縣池淮鎮(zhèn)省級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園區(qū),一塊“張老拐家庭農(nóng)場” 的牌子躍入眼簾。家庭農(nóng)場場長張士福是個殘疾人,聽說我們來了,他拄著拐杖,右腳懸空,笑盈盈地向我們走來。
張士福領著我們鉆進連片鋼架大棚,大串大串的葡萄從碧綠的藤蔓上一掛掛地垂下來,它們晶瑩透明,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來的,又活像顆顆巨大的紫色珍珠,一粒粒水靈靈的,讓人看著就口水直流。
張士福一臉豐收的喜悅,向我們介紹他的家庭農(nóng)場。他說他種植的20畝麒麟西瓜現(xiàn)在已賣得差不多了,可是要貨的客戶還是接連不斷找上門來。如今他的10畝葡萄園又喜獲豐收,果實累累,有“夏黑、金手指、南玉”等6個品種。他邊介紹邊打開手機里的一條條預約短信讓筆者看,說是好多游客都盯著要來采摘葡萄呢!
張士福家住池淮鎮(zhèn)星口村,患有先天性的腿殘,從小右腳不能落地。從18歲開始就在當?shù)丶?zhèn)上開裁縫店,幫人做衣服,技術一流,還帶出多個徒弟。1999年,張士福結了婚。后來裁縫做衣服不流行了,他就沒再開裁縫店。2001年,張士福與妻子嘗試著種麒麟西瓜謀生,但由于缺乏種植技術,當年他種的西瓜連自己都不夠吃,出現(xiàn)嚴重虧損。但他身殘志不殘,放棄種西瓜后,便去縣城開電動三輪車。
失敗乃成功之母,張士福種植西瓜致富的愿望一直沒斷絕。2005年,他得知溫嶺有位種麒麟瓜的江師傅在常山種瓜,效益很好,于是前去拜師取經(jīng)。
學習回來后,張士福把學到的麒麟瓜育苗、施肥、整枝及病蟲害防治等技術,在自己種植的實踐中認真運用。次年,他在村里租地5畝,搭建了29個西瓜大棚。在他的精心培育下,西瓜獲得豐收,當年就賺了兩萬多元。
2012年,張士福在池淮鎮(zhèn)壩頭村流轉土地15畝種植西瓜,由于當?shù)氐耐寥篮凸喔葪l件適合西瓜的生長,交通便捷方便顧客買瓜,于是他把自己生產(chǎn)的瓜果打出了“張老拐”的品牌,在本地喊得響當當。當年,他除去成本還賺了21萬元。為了帶動附近村民增收,張士福還成立了“開化縣銀藤水果專業(yè)合作社”。現(xiàn)在合作社有4個股東,共流轉土地兩百多畝,種植了西瓜、葡萄、甘蔗、冬棗、無花果等。今年,張士福在當?shù)匦庞蒙缳J款10萬元,將西瓜種植面積擴大到20畝,僅西瓜一項就收入三十多萬元。如今他的葡萄已開始上市,每千克賣到二十多元。加上17畝草莓、12畝甘蔗、8畝冬棗、8畝無花果等,預計到今年年底他的家庭農(nóng)場總收入可達八十多萬元。
(作者聯(lián)系地址:浙江省開化縣農(nóng)信聯(lián)社?? 郵編:32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