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乙方+肖婷
[摘 要]謝啟昆,字蘊山,進士出身,曾任職多地,歷乾隆和嘉慶兩朝。一生明于吏事,但其著述也很豐富,尤其是在任廣西巡撫期間,主持修撰了嘉慶《廣西通志》,本文茲從方志的性質、方志的源流、方志的編撰方法簡要分析其方志思想,并對嘉慶《廣西通志》作一簡短評價。
[關鍵詞]謝啟昆;《廣西通志》;方志
一、謝啟昆生平及其著作
謝啟昆,字蘊山,又字良璧,號蘇譚,江西南康人。1737年(乾隆二年)出生于蘇步坊的一個書香世家,自幼飽承家學。1761年進士,朝考第一,選庶吉士,授編修。1770年典河南鄉(xiāng)試,分校禮闈,均得士。1772年任江蘇鎮(zhèn)江知府,后調揚州;1785年遷山西布政使,1799年擢升為廣西巡撫。
謝啟昆一生明于吏事,所持堅正。但是謝啟昆少年時期就以博聞強識、好學不倦而受到世人的稱許,生平著述頗豐,除主持纂修《廣西通志》外,還著有《西魏書》、《粵西金石略》、《小學考》、《小學韻補考》、《樹經堂詠史詩》、《樹經堂集》等。正如《清史稿》所述“啟昆少以文學名,博聞強識,尤善為詩?!?/p>
二、謝啟昆與嘉慶《廣西通志》
嘉慶四年,謝啟昆擢升為廣西巡撫,在入桂之前,他就從《一統(tǒng)志》里探索了解廣西的政風民情。入桂后即著手籌劃修志,嘉慶五年正月便開志局于桂林秀峰書院。在修志的過程中,他并不像通常許多地方官吏那樣,對于修志只是掛名領銜而不預事,而是躬親監(jiān)臨其事的。不僅在發(fā)凡起例,厘定大體上殫精竭慮,出謀劃策,而且還親自執(zhí)筆撰述,或筆削潤澤。
梁啟超曾說“謝蘊山之《廣西通志》,首著敘例二十三則,遍征晉唐宋明清諸舊志門類體例,舍短取長,說明所以因革之由?!惫P者茲就嘉慶《廣西通志》的敘例,以窺謝啟昆的方志思想。以下將從方志的性質、方志的源流、方志的編撰方法來具體論述:
(一)方志的性質
謝啟昆認為方志是地理專書。地理之學,經史鈐鍵?!爸境藶榈乩韺湟仍诳たh沿革?!睆那貪h迄今,分并增省,名實同異,最為紛糾。戴震曾經說過“地志沿革不明,則山川人物,無一不誤,洵知言也?!敝x啟昆較之與戴震更為明確的認為方志的重要性尤其在于郡縣的沿革。他還認為“志乘本于圖經”。古之圖經,世無傳本。然考隋志所載:冀、齊、幽三州圖經各一卷。蓋以圖為主,略載山川封域而已。圖經的主要方面是講述地理的,然而地理書者,只知拘守圖經,宜其不能通貫以復仲洽舊規(guī)矣。他舉唐《元和志》、宋《九域志》的例子說明僅僅是地理之書。
(二)方志的源流
他認為晉摯虞的《畿服經》是后世方志之祖。晉摯虞根據《禹貢》和《周官》而寫成的《畿服經》,“其州郡及縣,分野、封略、事業(yè)、國邑、山陵、水泉、鄉(xiāng)亭、城郭、道里、土田、民物、風俗、先賢、舊好,靡不具悉,凡一百七十卷,實后世方志之祖,惜散佚已久,《隋志》即不著錄?!睌U展前輩學人的志乘著作,為自己所用。他說“《周官》:外史掌四方之志,注謂若晉《乘》、楚《禱杌》之類.此專門紀事之權輿。《隋志》舊事篇所載《秦漢已來舊事》、《沔南故事》二書,皆其義也。后世輿地之記,雖名為志,然于一方古今大事,反缺略不載,蓋猶囿于圖經之舊,不能充例以盡義。”
同時他還評述歷代圖經的優(yōu)劣,他認為“《一統(tǒng)志》不應載人物,蓋拘守唐宋人之舊法。樂氏《寰宇記》乃增人物、古跡、詩文,雖略傷繁冗,而例實開來?!辫b于此,我們可知他把《寰宇記》當作樣板為方志定型。同時他還認為“宋周應合《景定建康志》,分圖、表、志、傳四篇,體例最善?!?/p>
(三)方志的編撰方法
《廣西通志》,有郝浴版、李紱版、金鉷版,到謝啟昆編修時已經有七十年了,文獻間缺。他認為“方志為國史聽取材,前者屢奉部檄,徵取志書,久無以上供史館,實為守土者之魄:用敢遠稽舊聞,近考襠冊,勒成一書。”他對各個篇章的撰修,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郡縣沿革乃是方志之要,因為郡縣歷代變化較多,更替較大,因此他主張“今作表以著相承之緒,而博采史志及專家之書于后,明表中稱引所據?!睂τ诘貓D的繪制給予了相當的重視,他說“九州廣輪,山川林麓,筆于書者,得其名數,著于圖者,識其形象。收萬里予尺幅,運天下若指掌。圖之為用,視書尤切?!比欢鴪D學相傳之法,后來被廢置。他根據裴秀的圖體六論:一曰分率,所以辨廣輪之度;二曰準望,所以正彼此之體;三曰道里,所以定所由之數;四曰高下,五曰方邪,六曰迂直,三者因地制宜,所以校平險之異,其圖制可謂精矣。繪制地圖可以最大程度地恢復古代原貌。其次,仿前人著作而有所創(chuàng)新。對登科取士者,仿照《漢百官表》例略,載選舉制度于前,而譜其名次。廣西土司,肇自宋明,襲職守土,數百年不墜其緒。今考其承襲之人,著之如譜,以附職官之末。仿照《漢書地理志》,節(jié)錄正史天文于輿地略中。
三、評價
由于謝啟昆親臨其事,《廣西通志》僅用一年零四個月就編撰成功。在修志興盛的乾嘉時期,它問世不久,即為當時的學者所重視,備受贊譽。清代學者阮元稱它“載錄詳明,體例雅飭”。嘉慶道光間的浙江、廣東、云南等省修志,都仿照其體例。梁啟超不僅將其與章學誠的《湖北三書》稿作比較,更是稱它為“省志之楷?!?,和“舊志中號稱最佳”。
參考文獻:
1.趙爾豐等撰:《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2.梁啟超著,夏曉虹、陸胤校:《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新校本)》,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
3.(清)謝啟昆:《廣西通志》卷首《廣西通志敘例》,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
4.梁啟超著,夏曉虹、陸胤校:《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新校本)》,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
作者簡介:藍乙方(1990),男,江西南康人,碩士,研究方向:贛南地方史;肖婷(1989-),女,云南曲靖人,碩士,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民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