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量化鑄件在汽車上的應用
一些輕量級的金屬,如鋁和鎂,可以代替鐵等用來作為汽車結構鑄件。但是,作為有效的替代品,輕質的鑄造材料需要與被替代材料具有相似的特性和性能,同時成本也要在可控范圍內。鑄件往往具有某些固有的特性缺陷(如抗拉強度、斷裂強度、延展性等),所以在設計時需要將鑄件的缺陷特性參數(shù)控制在一定范圍內。新型輕質材料的出現(xiàn)和先進的鑄造技術發(fā)展為汽車鑄造構件的輕量化提供了條件。一些關鍵技術的發(fā)展(如新型或改進型合金材料、先進的生產(chǎn)技術、專門定制的熱處理技術和加工技術)為智能輕型材料的應用提供了機會。全新的高壓壓鑄技術為車身結構設計和底盤部件的應用提供了新的方向。材料的力學性能可以通過適當?shù)臒崽幚韥磉M行調整,以達到特定的要求。凈成形或者近凈成形的鑄件也能夠降低制造成本。鎂合金壓鑄件使得薄壁車身結構的應用成為可能,焊接組件、鋁合金鑄件與擠壓和軋制部件的結合,也為汽車結構的發(fā)展提供新的可能。鎂合金原材料成本比較高,但這部分成本可以通過智能化鑄件設計來進行補償,如集成多種結構功能、提高產(chǎn)量等。新型粒子強化輕型金屬,如硅顆粒增強鋁合金氣缸套和硅-碳顆粒增強鋁合金制動盤,不但可以減輕質量、提高性能,還能更經(jīng)濟、環(huán)保。其它諸如真空鑄造、模壓鑄造和觸融壓鑄等技術的發(fā)展,也使鎂鋁合金鑄件的應用更加廣泛。
刊名:Indian Foundry Journal(英)
刊期:2013年第8期
作者:Guria A et al
編譯:陳鵬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