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 敏
(浙江省平陽中學 化學組,浙江 平陽 325400)
復習課能使學生把平時相對獨立地進行學習的舊知識,以再現(xiàn)、整理、歸納等辦法串起來,進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溝通,并使知識條理化、系統(tǒng)化。同時復習課能培養(yǎng)學生歸納、概括的能力,幫助學生建構更高層次的知識結構。
化學概念圖就是將化學概念與概念之間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的空間網(wǎng)絡結構圖,它具有形象化、結構化和圖式化的特點。在學生構建化學概念圖的過程中,一方面能對化學概念知識的進行深層理解,另一方面促使學生整合新舊知識,建構知識網(wǎng)絡,從整體上把握知識,提高思維能力,最終使學生學會學習。
建構主義認為,學生的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學生對知識記得很“熟”,卻不能用它來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某些具體問題,這是因為在他們的頭腦中,知識組織的沒有條理,知識點之間缺乏內(nèi)在聯(lián)系,沒有呈現(xiàn)出一個層次網(wǎng)絡系統(tǒng)?!皹嫿ɑ瘜W概念圖”復習教學策略是指在復習教學中以構建化學概念圖為載體,以學生自主組建、修正、完善、反思、發(fā)展知識結構為主體,以教師的指導、評價為主導,師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復習教學策略,它充分體現(xiàn)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
“構建化學概念圖”復習教學策略的關鍵是學生自主構建化學概念圖,在教學過程中,發(fā)揮化學概念圖本身的價值則是構建化學概念圖復習教學模式研究的核心。這種借助于構建化學概念圖進行的復習教學策略應該是一種以學生為本、以學習為中心的主體性教學活動,能促進學生更多地投入自主討論與學習當中。
下面以蘇教版化學1 專題4 第一單元 《含硫化合物的性質和應用》的單元復習為例加以說明。通過本節(jié)復習課幫助學生學會元素化合物知識網(wǎng)絡的構建方法。
圖2
上課前,老師準確把握教學目標和學情,設計先行組織者。先行組織者是教師幫助學生主動學習所搭建的“腳手架”,上課時呈現(xiàn)先行組織者導入課堂,學生沿著概念框架逐步攀升。經(jīng)過該環(huán)節(jié)的認知加工練習,學生頭腦中就會逐漸形成初步的概念圖式。
在《含硫化合物的性質和應用》的單元復習教學中,教師根據(jù)學生知識情況,設計先行組織者如下:本節(jié)復習課我們將復習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質并構建出相互轉化的網(wǎng)絡圖。下面我們從一則報導說起,我國酸雨主要是硫酸雨(即雨水中含有硫酸),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雨水中硫酸是怎樣產(chǎn)生? 請分析上述反應中涉及的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質,并依據(jù)硫元素化合價的變化,嘗試組建它們相互轉化的網(wǎng)絡圖。
利用上述先行組織者進行導課,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回顧已有的知識,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如何構建網(wǎng)絡的策略,指明了本課任務即構建硫及其化合物相互轉化的網(wǎng)絡圖。
自主構建的目的是要求學生主動嘗試,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這時教師給予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使學生對一些概念進行較為深入的理解,并在頭腦中得以同化。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分組交流討論共同構建概念圖。初步構建出一些網(wǎng)絡圖如圖2 所示。
此環(huán)節(jié)是本模式的核心,在完善概念圖的過程中,學生之間相互評價作品的不足之處并說出理由,教師要逐步不斷點撥、引導學生使用評價的策略,使概念圖不斷完善。學生在討論中指出優(yōu)點:找出硫、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硫酸為核心概念,并以化合價的變化為橫向構建線索;不足:不能概括出單元的主要知識內(nèi)容,各類物質的性質也不能在此網(wǎng)絡中體現(xiàn)。同時學生們還得出構建概念圖的要點:把不同價態(tài)的含硫物質進行橫向排列,通過氧化還原反應實現(xiàn)轉化;把相同價態(tài)的含硫物質進行縱向排列,通過非氧化還原反應實現(xiàn)轉化。
在精致概念圖的過程中,教師提示以一個核心概念為中心逐步完善概念圖。有的學生以硫為核心,回顧非金屬單質的通性,然后在圖2基礎上構建;有的學生以二氧化硫為核心,回顧酸性氧化物的通性,然后找出二氧化硫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以外的性質:氧化性、還原性、漂白性,在圖2 上繼續(xù)構建;也有的學生以硫酸為核心,從酸的通性、濃硫酸的特性等方面進行構建等等,學生們思維處于非常開放的狀態(tài)下,學習興趣高漲,最后得到如圖3 所示網(wǎng)絡:
圖3
當學生形成了相對完善的化學概念圖之后,一些學生仍不能用所學知識進行解題,關鍵是他們對思維策略、解題途徑缺乏清晰的認識。在復習教學中可進行如下變式訓練:
1)檢驗CO2中的SO2,可以選擇哪些試劑?
2)證明SO2和CO2同時存在?
3)二氧化碳水溶液能與漂白粉作用產(chǎn)生碳酸鈣,換為二氧化硫水溶液能產(chǎn)生亞硫酸鈣嗎?二氧化碳能與過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二氧化硫能與過氧化鈉反應生成亞硫酸鈉嗎?二氧化碳能不能使Ba(NO3)2溶液變渾濁,換為二氧化硫如何?
學生在對比應用SO2和CO2性質的過程更加鞏固了二氧化硫知識,還會把除雜、檢驗的解題方法與二氧化硫的知識網(wǎng)絡聯(lián)系起來,提高概念圖的完善程度。
在學生把化學解題方法納入到個體的化學概念圖中并融會貫通后,教師再引導學生對自主構建的化學概念圖進行反思,嘗試找出其生長點。進而提煉化學知識,形成自己獨有的化學學習方法與策略并逐步內(nèi)化為個體獨有的化學學科學習思想。于是修正、發(fā)展圖3 得到如圖4 所示的概念圖。
通過教學實踐,“構建化學概念圖”復習教學策略是一種操作簡單、值得進一步深化研究的教學策略。它實現(xiàn)由“教”向“學”的轉化。用該模式進行復習教學時,教師能教授嫻熟、點撥到位。學生充分發(fā)揮主體作用,上課氣氛活躍。
但在實施時要注意以下兩點:
圖4
1)“構建化學概念圖”復習教學策略對學生原有的素質和知識的層次有一定要求。該策略對中等學習水平的學生促進比較大。可能是中等學習水平的學生通過構建化學概念圖的訓練把原有比較散亂的知識結構化,并及時讓知識在解題中得到運用,有效提高了成績。所以在實施時考慮學生的學習層次,才能使該教學模式具有更強的適應性。
2)“構建化學概念圖”復習教學策略對先行組織者的設計有一定要求。以現(xiàn)實情景為載體、以問題為任務驅動,能提供學習策略、指明學習目標的先行組織者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學生構建化學概念圖的優(yōu)良性也較好,課堂效果較好。
3)“構建化學概念圖”復習教學策略對概念圖的評價標準有一定要求。學生原有知識結構不同,在課堂中應強調(diào)引導學生自己建構個性化的化學概念圖,使學生在知識整理的過程中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拓展,使知識結構更具遷移性。如果按統(tǒng)一標準、統(tǒng)一模式來評價學生自主構建的概念圖優(yōu)良性,則會影響學生靈活使用所構建概念圖的效果。
[1]裴新寧.概念圖及其在理科教學中的應用[J].全球教育展望,2001,30(8):47-51.
[2]黃秀娟.“構建化學概念圖”的高三化學復習策略的實踐研究[D].吉林:東北師范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