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微
去石霜寺是為了跟自己打賭。
女友是個知性女子,公司高管,注冊會計師,麻將高手。有一天告訴我,她篤信佛學,工作之余除了打牌和鍛煉,其他時間都在讀經(jīng)書。我的感覺,第一是“深藏不露”,第二是“驚訝不已”。這樣一個天天與數(shù)字打交道的人,實實在在活在“事實”里的人,她的精神,竟能如此水月鏡花心念浮動?玄乎!怪物!我不信。再說,經(jīng)書都枯澀,能比二五八吸引她?
偶然的機會,她邀我去石霜寺,說去赴一場靈魂浴佛的約會。我想好啊,倒要看看她怎么佛學高深,我賭她圖嘴巴快活說著玩的。
石霜寺因山而名。石霜山,位于瀏陽城南金剛鄉(xiāng)境內(nèi),山峻水秀,溪水和鳴,觸石噴霜?!笆先A噴猛霜,境奇因此辟禪房”。史籍載:“法道盛時,石霜、道吾俱為選佛之場。”宰相裴休奉旨監(jiān)建,“殿高九十尺,佛高七十尺”,曾經(jīng)騎馬關(guān)山門。御賜為“唐代國寺,仰食皇恩”,敕封“崇勝禪林”。中國佛教禪宗五家七宗,有兩宗發(fā)源于石霜寺:“有楚圓,住石霜崇勝寺行化,其下有慧南、方會,開黃龍、楊歧二派,合前五家,號為七宗。
千年古剎的背后,真有偌大的力量在繁衍。慶諸時候的古柏和銀杏還在,沐于晨鐘暮鼓,看盡滄海桑田。正是玉蘭花開的季節(jié),荷花玉蘭枝頭皎皎,與古柏和銀杏對望而立。時空,就在這靜謐與喧囂中轉(zhuǎn)換。檐黃樹綠,花烈香幽。是一幅畫,從遠古走來,再走去。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林深。石霜寺的青燈,在唐僖宗的年代格外閃亮,皇帝的太子李震在此修行。僖宗鐘受太子,想盡種種辦法培養(yǎng)他,希望他將來能夠好好繼承帝業(yè)。然而,太子自幼就不吃葷腥,長大以后,無經(jīng)世之意。中和初年九月十六日,被封為建王。885年,建王與父皇幸游蜀地,悄悄離隊,遠游他方,再也沒有回來。后來才知,他投奔到湖南霜華慶諸禪師。慶諸一見到他,就很詫異,說:“你乘愿力而來,才生在帝王之家,從紅塵中脫身出來追隨我,真是火中芙蓉啊!”于是剃度他出家,法名“普聞”。太子出家之事,詳細記錄在《盆溪李氏族譜》、《五燈會元》、《禪林僧寶傳》等資料里。史書沒有記載太子的生卒年份,封王應該在八九歲,出家就是十二三歲。小小年紀,為何如此作法?是父皇驕奢落敗讓他生怕,還是皇宮傾軋爭斗使其心寒?不知是怎樣的玄機,讓如此錦衣玉食的小皇子心向林泉。女友說,六祖惠能慧根早植,二歲半能牽牛聽經(jīng),看來佛性或許真的與生俱來也未知。
“太子橋”邊,夏花蔥郁,但新痕不掩舊跡,葉葉春歸都從容。曾經(jīng)某日,普聞禪師參禮石霜寺慶諸:“天下宗旨盛大,豈妄為之邪?”石霜反問:“是實事邪?”普聞曰:“師意如何?”石霜道:“待案山點頭,即向汝道。”普聞聽之大悟。我等愚蠻俗人,不懂為何慶諸說“等到寺前的案山點頭,我就告訴你”,普聞隨即就開悟了。但那一風一景,印在歲月的畫布中,時光流轉(zhuǎn),畫痕依稀。
到底是可憐了僖宗李儇,12歲當上傀儡皇帝。風華正茂確是好玩的年齡,斗雞、賭鵝,騎射、劍槊、法算、音樂、圍棋、賭博,游玩的營生他幾乎無不精妙。打馬球技藝更是高超,自己說如果設(shè)這項考試,朕只怕能中狀元。李儇在位15年,遭遇宦官專權(quán),黃巢起義,太子出家。幾次出逃,在顛沛流離中離開人世,只活了短短27歲。
撰寫此文時遍查史料,終于在《西方確指》里得到一個驚喜的答案。原來,僖宗長子李震,是覺明妙行菩薩化身!菩薩感恩阿彌陀佛授記,幾次現(xiàn)身來到凡間宣說佛法,驅(qū)邪度人。行文至此,有肅然之感,有欣然之嘆。我等凡俗,相不相信另說,但既是菩薩轉(zhuǎn)世,也不可憐父親失子,也不惋惜太子離家,欣然也。
大雄寶殿里恰逢一場祈福法會。梵音裊裊,眼眸澄澈,心境明凈。世上最和煦的風,最溫暖的情,最善良的心,原是都在這里的。煩擾去了,憂愁去了。恐懼和兇惡、喧囂和糾結(jié)都遠離。頭上無量的光,籠罩著,溫和而強大,現(xiàn)世與未在虛空融為一片,身體在太空里,自由自在,飄飄渺渺。我就是天空,天空就是我?;鵀樾∠?,繞地球流淌,沖刷掉煩惱,沖刷掉塵灰。懵懂醒來,一個清亮的我,大而光明。
住持是個三十多歲的帥男人,淡定從容?;蛟S接待來人多的緣故,住持能輕易知道香客信士們想了解什么??次遗笥佯堄信d趣吧,他不厭其煩地歷數(shù)石霜寺的顯赫,不在炫耀,是想讓我們知道本寺于禪宗的地位:石霜寺是佛教祖庭,禪宗道場。從曹溪的六祖惠能,歷南岳、馬祖、百丈、黃檗,一直到臨濟的義玄。義玄于石霜實在是影響深遠的一祖。住持說義玄,自然格外多幾句,尤其對其機鋒凌厲、棒喝峻烈的禪風要點贊一二。以心印心,心心不異。心即是佛。我聽得懵里懵懂。女友竊笑。
大概是覺得我今天跟她來是被勉強了。女友便說了個蘇東坡的故事逗樂。其實,看風景享清幽聽故事,我受用著呢。
蘇東坡到金山寺和佛印禪師一起坐禪。坐了一個時辰,蘇東坡感到身心舒泰,問佛?。骸岸U師,你看我坐禪的樣子如何?”佛印看他一下,點頭贊道:“像一樽佛?!狈鹩‰S口問:“你看我坐姿如何?”蘇東坡揶揄說:“像一堆糞。”東坡回家后,高興地告訴蘇小妹:“我今天贏了佛印禪師?!碧K小妹不以為然,說:“哥哥,今天輸?shù)钠鋵嵤悄恪7鹩《U師心中有佛,所以才看你如佛;你心中有糞,所以才視禪師如糞?!狈鹪谛闹凶?,通體琉璃。
先祖殿里陳列著各祖有德禪師,慶諸為石霜開山祖。據(jù)說他當年的追隨僧眾達一千多人,其中近八百人一心參禪,長坐不臥,屹若株杌,稱作“枯木禪”,名聲遠播。女友屏聲靜氣恭敬虔誠,依次頂禮膜拜各禪師像。等她拜完,我笑她說“如如之體,內(nèi)如木石”。女友大驚,以我于佛教的無知,卻知有如此一說,實在不可思議!
我回個鬼眼,來前我是做了功課的,哼哼。于是拿那段著名的“公案”問她:老太太為什么把和尚趕走,還把茅庵燒掉呢?
和尚修了二十年,竟然沒有識得人心道心,是假修行,不把他趕走,留著他干嗎?
難道說有女人抱他,和尚動心才是對的?
有見聞覺知不等于有淫心嘍。被父母擁抱,孩子不會產(chǎn)生淫心是吧?淫心不是從斷除見聞覺知而去除,而是在于心正,在于性真。一個人被他人擁抱,卻沒有感覺,那不變成枯木頑石了嗎?六祖惠能說“不離見聞緣,超然登佛地”,而沒說“斷絕見聞緣,超然登佛地”,應該就是這個意思。佛性好比是鏡子,淫欲好比鏡子中的影像,一個人為了去除鏡子中的影像,不要把鏡子砸碎吧?
我還是不懂。
但相信女友真的讀過經(jīng)書的,真心學霸一枚??!我輸了。
在羅漢殿,出于好奇,抽了支簽。住持親自幫我解簽,問求什么。我事先沒想過,隨口說媽媽正在病中,幫她問健康吧。簽說“君家陰德合天意”,住持閱而大喜,說:“無恙,是上簽?!蔽乙仓肋@簽合什么都會是好,住持佛前之人,心心向善,揀撫慰我的話說也未知。但我還是由此心情大悅,感念住持悲憫。
出得山門,群山掩翠,飛泉吐霧。這一刻,無煩憂無雜想,身心無比輕松。如石上霜華,簡單透亮。住持一句吉祥話讓我多日的糾結(jié)云散,難怪有人愿意信佛,因為它慈善,因為它溫暖。原來近佛其實不是那么玄妙和虛無的事,女友也不再神秘莫測和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