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金浩
媽媽總是跟我說,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并且講述了生活中種種可怕的實例。這讓我更不信任陌生人了。
一天,陽光明媚,我在家里待著,突然,一個電話打過來,媽媽接下電話,很快就說完了。說完后,她跟我說:“兒子,今天你去你老姨家吃飯吧,她給你做了好吃的,店里活太多,媽媽走不開,你自己去?!焙芸欤瑡寢尵桶盐宜蜕狭顺鲎廛?,媽媽又習(xí)慣地看了車牌號,并把它記下來了。
司機開車了,我們上路了,我警惕地看了一眼這位陌生的司機,他挺胖,腦袋圓圓的,雖然曬得很黑,但看著很和藹(ǎi),我心里想:“這個司機應(yīng)該是個好人吧,而且媽媽也記了車號,大概不會有問題。”我想著想著就想到了老姨可能會給我做的好吃的,也許是雞腿、肉串、龍蝦……一定好吃極了。
一個急轉(zhuǎn)彎讓我從夢中醒來,原來我已經(jīng)睡著了。我忙看了一下四周,開始覺得沒什么不對勁兒的。可是,慢慢我發(fā)現(xiàn),這條道讓我覺得越來越陌生了,和我原來走的路不一樣啊,完全不一樣,怎么回事?不好,我一定是遇到壞人了,這個司機要把我拉到哪里去呀?我怯生生地問了一句:“叔叔,我們?nèi)ツ膬貉剑俊薄暗搅四憔椭懒??!彼辉僬f話了。我怕極了,腦子里不停地出現(xiàn)壞人把我賣掉的情景。我雙手把住車門把手,想打開車門跳車,可不知為什么,又沒有勇氣。天??!這次我完了。媽媽,爸爸,再見了。
正在我胡思亂想的時候,忽然,耳邊傳來司機的聲音“小朋友,下車啦!那是你老姨來接你了吧?”我瞪大眼睛看了一下車窗外,咦!好熟悉的房子,這不是我老姨家嗎?呀,那路邊站的不是老姨嘛!
到了老姨家,我問老姨:“老姨,來這里的路有幾條啊?”老姨親切地回答道:“有兩條,你平時走的是近道。因為今天近道堵車,那個出租車司機只能從遠道來了?!苯K于真相大白了,我松了一口氣。
作者系黑龍江省大慶市
龍北第二小學(xué)三(2)班學(xué)生
生活中有許多誤會,如果在作文時恰當(dāng)運用,可以使文章情節(jié)撲朔迷離,令讀者讀來饒有興趣。這也是我們作文時可以運用的誤會法。
誤會法指文章借助于人物之間的各種誤會造成一定的矛盾沖突,最后真相大白的寫作手法。一般地,使用誤會法的文章會按照"產(chǎn)生誤會——發(fā)生沖突——升級沖突——真相大白——消除誤會"的線索行文。
本文就是按照這樣的線索來寫的。明明是司機走了遠道,小作者誤以為是遇到了壞人,由此引進誤會。這誤會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小作者悲觀的情緒逐漸升級。在結(jié)尾點明真相,消除了誤會。文章起伏跌宕(dàng),令人回味,讀者也被吸引著讀完全文。
我們來細細品味一下作者是如何寫好誤會的。
一,誤會設(shè)置很合理,給人一種自然而然的感覺。因為媽媽忙,給他打了車,讓他自己去老姨家??墒?,當(dāng)他發(fā)現(xiàn)路線不對時,心中非?;艁y害怕,對司機產(chǎn)生了誤會,這是非常符合一個孩子的真實心理的。
二,恰當(dāng)?shù)劁侁愓`會,制造懸念。在第4段,他對自己的心理活動進行了較多筆墨的描寫,誤會逐漸升級,“不好,我一定是遇到壞人了”, “我怕極了,腦子里不停地出現(xiàn)壞人把我賣掉的情景。天??!這次我完了。媽媽,爸爸,再見了?!边@些描寫有意識地鋪陳誤會,制造懸念,將讀者的思維引向相反的方向。
三,誤會在文章結(jié)尾處才解開。因為解得太早,讀者就不愿意把文章看下去了。小作者在結(jié)尾用老姨的話幫我們揭開了真相,同時,故事戛(jiá)然而止。使文章產(chǎn)生戲劇性的效果,使情節(jié)撲朔迷離,曲折有致。
我們知道文章寫得波瀾起伏才能引人入勝的道理。相反,平鋪直敘的文章,讀起來使人感到呆板、單調(diào),索然寡味。掌握了這種方法,我們就可以設(shè)計一篇因誤會而使情節(jié)波瀾起伏、引人入勝的較好的記敘文了。
指導(dǎo) 點評 王 姣